【綠色家園】豆庫爾村,生態養殖路漸成
說起養(yang) 殖野血犛牛,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蘇裏鄉(xiang) 豆庫爾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進保的興(xing) 奮勁兒(er) 就止不住。
這幾年,進保最看好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就是犛牛養(yang) 殖,然而以傳(chuan) 統方式實際操作下來發現,草場承載力有限,想要擴大牲畜養(yang) 殖規模,可比登天還難。
看著周邊別的村子生態畜牧業(ye) 發展得有聲有色,進保下了大功夫,“政策要一步步落實,我們(men) 村也不能落下。”經過幾番培訓、考察、調研,村“兩(liang) 委”的思路越發清晰——生態是繞不過去的紅線!要想讓村民增收致富,還要在發展方式方麵多花心思。
“村民大多以從(cong) 事畜牧養(yang) 殖為(wei) 生,要是搞其他產(chan) 業(ye) ,沒有基礎不說,光是重新摸索就得好幾年,也不了解市場情況。”進保說,村裏的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該走怎樣走,也一直是蘇裏鄉(xiang) 政府關(guan) 注的事。
在2022年的一次調研中,進保看到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犛牛養(yang) 殖基地裏,成群的犛牛長勢喜人,關(guan) 鍵是:通過對犛牛品種進行優(you) 化改良,繁育出的犛牛肉質明顯提高,尤其舍飼養(yang) 殖幾乎不影響草場牲畜的承載力。這種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形式,符合豆庫爾村的實際需要,給進保很大的啟發。
進保深入研究後發現,野犛牛與(yu) 家養(yang) 犛牛雜交而生的野血犛牛,不但繼承了兩(liang) 者的優(you) 點,體(ti) 型大、生長快,而且具有環境適應性強、采食範圍廣等特點。其後代母牛比純家養(yang) 母犛牛產(chan) 奶量增加1.5倍、產(chan) 肉量能提高30%左右,售價(jia) 更是要貴上一倍多,正是他要培育的品種。
豆庫爾村各家各戶養(yang) 殖牲畜都嚴(yan) 格按照草原生態保護的規定執行,村子的天然草場基本處於(yu) 飽和狀態。要想讓村民致富,就得拓展其優(you) 勢的犛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因此要擴大野血犛牛養(yang) 殖規模。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要帶大家一起發展野血犛牛養(yang) 殖的消息很快傳(chuan) 到了村裏,村民們(men) 歡欣不已。“這既能不占用更多草地,保護我們(men) 家鄉(xiang) 的草原生態,又能增加收入,真是兩(liang) 全其美的好事情!”
立項、審批、建設……很快,豆庫爾村的野血犛牛養(yang) 殖項目開始實施。“現在好多村民都把自己家的犛牛拉來提純複壯,村裏的草場也比原先茂密了不少!”看到項目帶來的明顯效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進保信心高漲,他說:“隻要我們(men) 按照政策走,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2023年夏,得償(chang) 所願的進保格外高興(xing) 。藍藍的白雲(yun) 下,壯實的犛牛群安逸地成長,豆庫爾村的野血犛牛養(yang) 殖逐漸實現規模化,走出了一條在堅守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基礎上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路,“家鄉(xiang) 環境美好,村民增收致富,我們(men) 在守住綠水青山創造‘金山銀山’哩。”進保笑著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浙江海西深化合作 柴達木特色農畜產品銷售步入“快車道”
18日,青海海西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產銷對接會在浙江省台州市舉行。此次推介會將進一步拓展海西特色農畜產品銷售渠道、擴大“神奇柴達木”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助力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先行示範州建設。[詳細] -
柴達木盆地綠色有機企業和產品認證數位居青海省首位
記者15日從青海省海西州委宣傳部獲悉,截至目前,柴達木盆地認證綠色、有機食品企業85家,認證綠色、有機產品388個,綠色有機企業和產品認證數位居青海省首位。 [詳細] -
青海省海西州發布“神奇柴達木”區域公用品牌
1月6日,以“品牌強農助振興·綠色有機築高地”為主題的“神奇柴達木”海西州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暨產銷對接會在西寧舉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