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雨山區:社區“吹哨” 部門“報到”
5月11日下午,馬鞍山雨山區山南社區居民81歲的朱雪卿前往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排練合唱,路過小區內(nei) 的一處台階,朱雪卿手扶新建的扶手,慢慢邁下,心裏鬆快許多,“有了這樣的扶手,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再也不用擔心上下台階的問題了。”
山南社區老舊小區多,小區內(nei) 很多地方有層數不一的台階,都沒有安裝扶手,給老年人出行帶來不便。社區網格員在接到居民反映後,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核實查看,並向社區書(shu) 記匯報了這一情況,隨即社區向共建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吹響了“二級哨”。
馬鞍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很快“應哨”,與(yu) 社區溝通協商後,迅速在山南、安民片區為(wei) 部分無扶手台階安裝扶手。“目前已經安裝了十幾處了,還有幾處正在安裝,近期就能夠全部安裝到位。”社區網格員鄧瀟瀟介紹。
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在雨山區已蔚然成風,更可喜的是,隨著網格化管理的不斷深入,雨山區越來越多的社區在“打開門”將居民迎進來的同時,也主動邁開步“走出去”,與(yu) 網格居民打成一片,真正了解網格內(nei) 居民的訴求,有效解決(jue) 矛盾糾紛,增強居民的信任感和獲得感。
半山花園社區雨東(dong) 村居民張永利家門前也新安裝了一對扶手,這是雨山區殘聯特意為(wei) 他家進行家庭無障礙改造的一項內(nei) 容。張永利患有肢體(ti) 一級殘疾,需要坐輪椅出入,因為(wei) 家裏沒有進行無障礙改造,平常生活多有不便。半山花園社區網格員洪安榮在走訪中了解到了這一情況,立即“吹哨”,幫助張永利家申請家庭無障礙改造。
雨山區殘聯“應哨”後立即派專(zhuan) 業(ye) 團隊入戶核查,對張永利的家庭情況、身體(ti) 情況等進行評估,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入戶安裝設計,形成了“一戶一方案”。最終,張永利家門口的陡坡上新增了便攜式坡道和扶手,衛生間入口處加裝了塑膠墊方便進出,衛生間內(nei) 換上了防滑磚、防滑墊,還安裝了無障礙扶手、洗浴凳等。為(wei) 了方便張永利在廚房操作,施工團隊還在他家的廚房新建了一處工作台。“非常感謝社區和殘聯的工作人員,家裏進行改造後,我的生活方便了很多,妻子也終於(yu) 可以輕鬆一些了!”張永利說。
據雨山區殘聯理事長胡魏爽介紹,今年已收集家庭無障礙改造申請113戶,目前已完成評估,待招投標結束後立即組織實施。(張令琪 張妍 唐成雲(y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