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裏拉金江鎮:挖掘紅色文化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香格裏拉市金江鎮黨(dang) 委依托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打造轄區內(nei) 紅色文化旅遊,深入挖掘金江特區人民政府、紅色渡口、賀龍將軍(jun) 北渡金沙江臨(lin) 時指揮部(姚家大院)、車軸村紅色文化黨(dang) 建園等紅色文化資源,賡續紅色血脈,以黨(dang) 建引領紅色文化,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建設紅色民族廣場,發揮陣地作用。為(wei) 著力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引導村級自治組織移風易俗、和諧善治,以村級集體(ti) 經濟為(wei) 杠杆,撬動“革命老區紅色遊學基地”建設,串聯七個(ge) 紅軍(jun) 渡口、金江革命老區陳列室、姚家大院、金江特區工委會(hui) 議遺址、吾竹青年自治聯誼會(hui) 成立舊址、夜襲財神殿遺址、中共滇西北金江特區工作委員會(hui) 舊址等紅色遺址遺跡,挖掘整理黨(dang) 的故事、革命故事、先輩英烈的故事,形成多條以“尋根紅色文化之源 探秘綠色生態寶庫”為(wei) 主題的遊學觀光線路,輻射帶動周邊黨(dang) 員群眾(zhong) 有序參與(yu) 其中,發展特色種植養(yang) 殖、旅遊服務、餐飲服務等,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村級黨(dang) 組織作用發揮,促進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服務周邊地區開展黨(dang) 性教育,示範引領涉藏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新模式。
繼承革命傳(chuan) 統、弘揚革命精神。金江鎮黨(dang) 員和澗秋私人出資,將其百年老宅改建為(wei) 紅色民族文化廣場。一樓還原了30年代普通農(nong) 戶的生活場景,二樓以作為(wei) 金江革命老區陳列室補充的定位,陳列展示了紅二、六軍(jun) 團過迪慶時的長征日誌、渡江發生的小故事和紅軍(jun) 曾使用過的生活用具,還原了長征過金沙江的艱險及軍(jun) 民魚水情深的場景。如今,這裏已經成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和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的“打卡地”,不斷教育引導當地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弘揚紅色精神,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優(you) 化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賦能紅色旅遊。近年來,金江鎮吾竹村石鄉(xiang) 村民小組通過實施村莊亮化、廊道風貌、文化牆建設,推進生態宜居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村容村貌。如今,道路修好了,村莊更亮了,七彩的文化牆和新建的黨(dang) 群服務中心格外醒目,別具一格的“姚家花園”也成為(wei) 美麗(li) 鄉(xiang) 村亮麗(li) 風景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弘揚傳統藝術 書寫時代新篇
在香格裏拉市三壩鄉哈巴村,采摘花椒的時節,也是村民們唱山歌的好時光。若沒有勞動的場景、沒有美妙的曲調、沒有生動的語言,恐怕就沒有民歌藝術的空間,也就沒有活色生香的相戀鄉愁。[詳細] -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日一播報】和美鄉村新畫卷
初夏時節,走進香格裏拉市金江鎮吾竹村堆滿一組,映入眼簾的是遠山青黛、碧水田園,房前屋後古樹紅花相映,鄉間小道兩側果樹成蔭,一幅幅包含該村文化曆史的彩繪躍然牆上,漫步其間好不愜意。[詳細] -
【清廉迪慶】維西縣各鄉鎮紀委深入推進廉政風險防控
連日來,維西縣各鄉鎮紀委從思想建設、製度機製、崗位職責等方麵,緊盯各鄉鎮重點崗位、重點工作,梳理剖析潛在風險,認真排查廉政風險點,逐項製定防控措施,有力增強了幹部職工廉政風險防控意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