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援青讓青海湖北岸“海濱藏城”“畜”勢勃發
圖為(wei) 援青幹部管理組聯合剛察縣援建辦督導項目建設進度。(資料圖) 蔡誌睿 攝
高原的夏天清涼純淨,位於(yu) 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哈爾蓋草原上草芽剛剛“露頭”。
在315國道以北的果洛藏秀麻村,村民吉太才讓正在給牛羊收拾草料,看著成群的牛羊,吉太才讓有著自己的打算。
“建設養(yang) 殖場時流轉的是我家的草場,將來我還想參與(yu) 到合作社的運營中來。”他說。
吉太才讓口中的養(yang) 殖場,是山東(dong) 省聊城市對口支援建設的剛察縣哈爾蓋鎮果洛藏秀麻村村級生態畜牧業(ye) 集中規模化養(yang) 殖基地。
基地中,標準的牛舍、羊舍、遮雨棚、貯草棚等在嫩綠的草原上格外醒目,舍棚中的牛羊悠閑自在……
“村裏的合作社成立後麵臨(lin) 資金困難,我們(men) 充分發揮村黨(dang) 支部領辦合作社優(you) 勢,及時申請了山東(dong) 援建項目資金。今年初,養(yang) 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現在我鎮打造千隻白藏羊養(yang) 殖基地的信心更足了。”剛察縣哈爾蓋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南久多傑說。
圖為(wei) 被評為(wei) 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的剛察藏羊進場入圈。蔡誌睿 攝
果洛藏秀麻村曾經是貧困村,在實現脫貧摘帽後,村集體(ti) 經濟仍比較薄弱,每年靠出租臨(lin) 街鋪麵、公用草場等收入不足20萬(wan) 元,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產(chan) 業(ye) 基礎還不牢固。
2021年,山東(dong) 聊城援青幹部管理組了解到當地的發展情況後,拿出援建資金1000萬(wan) 元為(wei) 果洛藏秀麻村建設高標準養(yang) 殖基地,支持村合作社由傳(chuan) 統的散養(yang) 模式向集中式、規模化“半舍飼養(yang) 殖”轉變。
援青幹部管理組成員、剛察縣發改局副局長趙誌新介紹:“建設期間,援青幹部管理組堅持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兩(liang) 手抓’,協調縣援建辦開通援建項目‘綠色直通車’,及時將建設用料和建築工人保障到位,項目於(yu) 2022年11月如期完工。”
記者在養(yang) 殖基地看到,除了13300平方米的標準牛舍、羊舍、遮雨棚、貯草棚以外,堆糞場、化糞池、給水管網、電路、監控設備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兩(liang) 輛糞汙運輸車正在忙碌。
“有了這些明亮的圈舍,村裏的收入有保障了,草場退化的壓力也大大緩解了。”果洛藏秀麻村支部書(shu) 記浪太介紹,養(yang) 殖基地年可育肥出欄犛牛150頭、育肥羊出欄1350隻,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將從(cong) 原來的不足20萬(wan) 元提升至60萬(wan) 元以上。
為(wei) 降低養(yang) 殖基地運營成本,剛察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利用60萬(wan) 元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為(wei) 合作社投資建設了一條飼料加工生產(chan) 線,預計節約飼料成本近四成。
“我們(men) 將定期組織有關(guan) 部門及專(zhuan) 家,深入分析研判農(nong) 牧援建項目運轉情況,確保有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解決(jue) 。”在和同事對飼料設備的使用進行指導後,援青幹部管理組成員、剛察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副局長蔡誌睿說。
“產(chan) 業(ye) 發展,人才先行。”在對口支援剛察的十年時間裏,山東(dong) 省聊城市技術人才“組團式”幫扶主要集中在教育和醫療領域。今年初,為(wei) 補齊農(nong) 牧智力支援短板,聊城市首次組織選派了3名農(nong) 牧科技專(zhuan) 家人才團隊,專(zhuan) 項服務剛察縣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
圖為(wei) 航拍生態畜牧業(ye) 集中規模化養(yang) 殖基地。蔡誌睿 攝
農(nong) 牧團隊還組織當地畜牧獸(shou) 醫站專(zhuan) 家到養(yang) 殖基地及周邊牧戶開展調研,幫助農(nong) 牧民推廣高效養(yang) 殖技術,共同探索解決(jue) 原有的分散收購、價(jia) 格不一等問題。
“聊城市援青幹部管理組將立足生態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基礎,繼續與(yu) 剛察縣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形式的深層次合作,逐步構建壯大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拓寬銷售鏈、打造服務鏈的全產(chan) 業(ye) 鏈幫扶模式。”聊城市援青幹部管理組組長、剛察縣委副書(shu) 記、副縣長孫建德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情誼暖高原 健康花盛開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三年時間不長不短,從齊魯大地到青海高原,山東援青“組團式”醫療幫扶團隊奔忙在祁連山下。[詳細] -
“山東智能”在海北“嫁接”成長
隨著援青工作的不斷深入,山東援青模式日益成熟,“海北所需,山東所能,合作共贏”成為魯青兩地幹部群眾的共識。[詳細] -
山東與青海海北啟動雙向文化交流 深化對口支援合作
活潑歡快的回族宴席曲、高亢奔放的馬頭琴演奏、古老神秘的藏戲……伴隨非遺文藝展演的舉行,“不忘初心 傳承經典”青海海北-山東雙向文化交流活動12月2日晚在山東濟南啟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