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40年,一所民族寄宿製小學的時光記憶

發布時間:2023-06-06 16:25: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在青海湖之南,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有一座始建於(yu) 1983年的小學,校園裏風景如畫,書(shu) 聲琅琅,國旗輕揚。這是共和縣容納學生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所半寄宿製民族完全小學——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小學。


圖為(wei) 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小學舊貌


圖為(wei) 如今的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小學教學樓

  5月29日,伴隨著鏗鏘的節拍與(yu) 莊嚴(yan) 的音樂(le) ,學校的國旗隊、校旗及校徽護衛隊依次進場,在身著民族服裝的孩童們(men) 的歡呼聲中,建校40周年慶典暨校園體(ti) 育文化藝術節活動拉開了帷幕。

  開幕式上,校歌、律操、獨唱、現代舞與(yu) 民族舞精彩紛呈,少年們(men) 的歌聲與(yu) 舞姿充滿童真童趣,全校837名運動員以滿腔熱情投入校運動會(hui) 的比賽,整個(ge) 校園洋溢著歡樂(le) 的氣氛。這是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小學師生文體(ti) 生活的一幕縮影。


圖為(wei) 即將入場的國旗護衛隊


圖為(wei) 開場舞《海之韻》


圖為(wei) 朝氣蓬勃的方陣隊


圖為(wei) 開幕式上,曆任校長合影


圖為(wei) 開幕式上,校長索南達傑致辭

  據介紹,該校曆來注重體(ti) 育文化教育,學校曾獲2015年中國西部“賽亁杯”青少年棒球A組聯賽第二名,2018年全國青少年棒球公開賽西北賽區暨西安國際港務區陸港杯U12、U15棒球亞(ya) 軍(jun) ,為(wei) 推進實現以體(ti) 育人、推動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建校40年來,學校已培養(yang) 21402名少數民族學生,向州縣民族中學輸送合格生源,湧現出100多名縣級以上骨幹教師、教學名師、優(you) 秀教師和教學能手,曾獲青海省綠色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ti)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先進集體(ti) 、中國少年先鋒隊共和縣“紅旗大隊”等31項縣級及縣級以上榮譽獎勵,各項事業(ye) 蓬勃發展,成績卓著。


圖為(wei) 學校首屆畢業(ye) 生合影(1988年)

  建校40周年慶典的文藝匯演異彩紛呈,校園體(ti) 育文化藝術節激情澎湃,但更令人鼓舞的是學校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變好的發展曆程。

  1983年至1994年,全校師生艱苦奮鬥,邊建設邊辦學,使當時的民族一完小雙語教學初具規模;1994年至2009年學校實踐探索、穩步發展,形成以一類模式為(wei) 主的雙語教學特色,發展定位與(yu) 辦學理念更加適應民族教育發展的大趨勢;2009年至2019年,在海南州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曆史機遇期,學校在基礎設施、辦學資源、條件保障等各個(ge) 方麵實現跨越式發展,重點實施“名師工程”,並將“合格+特長”式人才培養(yang) 模式貫穿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之中,質量和創新意識融入改革諸環節,學校全麵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麵。

  如今的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小學,占地麵積29820平方米,教育基礎設施齊全,遠程教育技術、多媒體(ti) 平台、圖書(shu) 室、實驗室及教學輔助等優(you) 質資源持續服務於(yu) 教學改革與(yu) 發展,全校教職工146名,在校生1735名,其中住校生1300名,教學班33個(ge) ,少數民族占比100%。

  
圖為(wei) 學校舊貌


圖為(wei) 學校現狀

  建校至今的40年間,學校確立特色辦學、規範管理、全麵發展、爭(zheng) 創一流的發展定位,秉承快樂(le) 教育,實施陽光體(ti) 育,以黨(dang) 建引領學校發展,聚焦特色化、標準化、現代化建校思想,開放辦學,依法治校,深度融合中小學教育改革大勢,夯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教研合作、教學觀摩、教學競賽活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四十年風雨兼程、發奮圖強;四十年砥礪前行、揚帆逐夢。未來,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小學將在耕耘與(yu) 收獲中交織希望,在精神與(yu) 理想中凝聚力量,讓一屆又一屆學子的青春與(yu) 未來共鳴,讓夢想之花絢爛綻放。(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特約通訊員/根恒卓瑪 圖片由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小學提供)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