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百萬湟魚魚苗放歸青海湖 增殖放流成各族群眾盛大節日

發布時間:2023-07-10 14:30:00來源: 新華社

  7月7日,以“嗬護生態文明 共創美好生活”為(wei) 主題的第16屆青海湖裸鯉增殖放流活動暨觀魚節啟幕。上萬(wan) 名各族群眾(zhong) 在“海濱藏城”剛察縣沙柳河畔,觀賞“湟魚洄遊、魚鳥共生”盛況,並興(xing) 致勃勃地參與(yu) 到增殖放流活動中。

  湟魚,學名“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種,也是青海湖“水—魚—鳥”生態係統中的核心物種。過去由於(yu) 大肆捕撈等原因,其一度瀕臨(lin) 滅絕。近年來,通過實施封湖禁漁、修建洄遊階梯,特別是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湟魚資源蘊藏量不斷回升。


7月7日,在剛察縣沙柳河畔,遊客正在放流湟魚。 新華社記者 李寧攝

  “湟魚的生命繁衍之旅往往麵臨(lin) 被捕食、天氣突變、河道斷流等凶險,自然繁衍的成活率不足千分之二。”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沙柳河泉吉河增殖實驗站站長周衛國介紹,多年實踐表明,人工增殖放流是快速補充生物群體(ti) 數量、穩定物種種群結構、增加水生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途徑。

  周衛國說,當天增殖放流的湟魚是由去年同期在沙柳河采集的受精卵培育而成,平均體(ti) 重10克,體(ti) 長10厘米。“經過一年的人工繁育,這些湟魚已具備了攝食、遊動能力和躲避天敵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增殖放流本是為(wei) 了恢複湟魚種群的科研項目,如今已成為(wei) 當地各族群眾(zhong) 的盛大節日。

  7日一早,剛察縣泉吉鄉(xiang) 寧夏村牧民卓瑪身著節日盛裝,和家人乘車趕到縣城。卓瑪說:“青海湖是我們(men) 藏族群眾(zhong) 心中的聖湖,現在湟魚越來越多了,我們(men) 剛察的生態也越來越好了。”

  從(cong) 小在青海湖畔長大的旦正才旦,對湟魚有特殊的感情。“放生湟魚是當地的傳(chuan) 統習(xi) 俗,而親(qin) 身參與(yu) 湟魚的增殖放流活動,更是為(wei) 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做出自己的貢獻。”

  據了解,當天有100萬(wan) 尾湟魚魚苗被放流。截至目前,今年已放流湟魚魚苗超過1500萬(wan) 尾。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