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青海湖湟魚“育嬰室”:“密集”育苗,體重10克放流
圖為(wei) 布哈河黑馬河增殖實驗站內(nei) 的湟魚魚苗。張添福 攝
圖為(wei) 工作人員檢查魚苗。張添福 攝
圖為(wei) 正在育苗。張添福 攝
圖為(wei) 密集培育的魚苗。張添福 攝
圖為(wei) 魚苗。張添福 攝
圖為(wei) 工作人員檢查魚苗。張添福 攝
圖為(wei) 密集分布的魚苗。張添福 攝
圖為(wei) 顯微鏡下的魚卵。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 供圖
8月12日,中新網記者探訪了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下屬的布哈河黑馬河增殖實驗站,該站主要負責布哈河、黑馬河青海湖裸鯉人工繁育,堪稱湟魚“育嬰室”。青海湖是中國麵積最大的內(nei) 陸鹹水湖,而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中唯一的水生經濟動物,俗稱“湟魚”,每10年大約增重0.5公斤。上述實驗站現場捕捉天然水域中自然繁殖的親(qin) 魚,進行人工授精,將受精卵進行人工孵化。孵化的“水花”魚苗經一年的池塘和工廠化車間人工培育,體(ti) 長10厘米、體(ti) 重10克以上時放流入青海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湟魚寶寶”成長記
伴隨著又一個洄遊季的結束,青海湖迎來了一批新的生命。記者日前探訪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記錄湟魚人工孵化培育的過程。 [詳細] -
直擊青海湖湟魚洄遊高峰
盛夏時節,青海湖特有物種湟魚(學名“裸鯉”)迎來洄遊產卵的高峰期。洄遊之路充滿艱難險阻,從產卵到孵化,湟魚魚卵出苗率往往不足百分之一。[詳細] -
“中華水塔”連續19年增殖放流珍稀魚類維係高原水體生態
青海省連續19年開展青海湖裸鯉等珍稀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放流規模從最初的300萬尾增長到2021年的2000萬尾以上,累計放流各類魚類1.9億尾,有效促進了魚類資源的恢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