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追光而行 向陽而生——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新高地

發布時間:2023-07-17 12:26:00來源: 新利平台

  一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青海能源事業(ye) 發展,精準把脈青海“富光豐(feng) 水風好地廣”能源資源優(you) 勢,提出“使青海成為(wei) 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chan) 業(ye) 基地”的重要指示,賦予青海“三個(ge) 更加重要”戰略地位,作出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的重大要求,為(wei) 青海能源事業(ye) 高質量發展錨定了新航標、擘畫了新藍圖。

  近年來,青海省立足資源稟賦,依托地形優(you) 勢和光照條件,借助光伏發電產(chan) 業(ye) ,建立“牧光互補+水光互補”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板”下經濟,探索出一條光伏生態園和藏羊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發展相結合,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新路子。

  7月16日,2023年“打造高地 建設‘四地’”全國重點網絡媒體(ti) 青海行采訪團走進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千萬(wan) 千瓦級生態光伏發電園區”,在“藍海”中感受光伏的魅力。

  
圖為(wei) 一眼望不到頭的藍色光伏板整齊排列 張亞(ya) 男 攝

  青海省海南州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位於(yu) 共和縣塔拉灘,也稱“塔拉灘光伏發電園區”,是中國首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太陽能生態發電園,規劃麵積609.6平方公裏,也是目前全球一次性投入最大、單體(ti) 容量最大、集中發電規模最大的光伏電站群。

  當一塊塊偌大的深藍色光伏電板“追光逐日”,產(chan) 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使得光伏電板下的荒漠化土地變成了充滿生機的綠地。近年來,通過沙漠生態治理和生產(chan) 實踐,海南州太陽能生態發電園區逐步形成了光伏與(yu) 治沙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園區內(nei) 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蓋度恢複到80%,水源涵養(yang) 量大大增加,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現出“雙下降”趨勢。

  
圖為(wei) 俯瞰藍色光伏板 張亞(ya) 男 攝

  同時,在太陽能光伏板的遮擋下,園區土壤涵水能力較高,野草生長迅猛,一定程度影響了光伏板吸收太陽能的效率。把羊群放入園區,便成為(wei) 兩(liang) 全之策。

  板上發電、板下牧羊,在光伏園區放養(yang) 的藏羊吃掉了生長茂盛的雜草,不僅(jin) 節省了牧民的飼料成本,而且減少了光伏園除去雜草的人工成本,實現了光伏企業(ye) 和農(nong) 牧民雙向受益。同時,通過羊糞施肥、養(yang) 膘出欄,更好地保持了園區生態良性循環發展,當地農(nong) 牧民養(yang) 殖藏羊的收益也得到了提高。

  
圖為(wei) 光伏板應運而生出了“光伏羊” 青海新聞網供圖 

  在未來,青海的清潔能源將源源不斷通過特高壓輸送到全國各地,為(wei) 我國清潔能源和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貢獻青海力量,成為(wei) 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地新高地。(新利平台 記者/張亞(ya) 男)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