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互補”帶“綠”塔拉灘——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一線見聞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光伏發電園區,一天之中光照最強烈的時段,正是光伏電站的“高光時刻”。在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中控室裏,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黃河公司”)的工作人員正時刻關(guan) 注電站發電運行情況。
“園區裏這些光伏板發的電,通過前方的變電站升壓到330kV,經過50多公裏長的高壓輸電線路輸送到龍羊峽水電站,水電站再根據總的發電任務和光伏實時發電量調節水電,實現‘削峰填穀’的效果,最終並網向外輸送。”正在現場工作的黃河公司海南分公司維檢工劉國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著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的運營機製。
一條高壓線路,連通一條大河與(yu) 一片荒漠,實現了塔拉灘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麵對即將到來的夏日用電高峰,這個(ge) 水光互補發電站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將采取集中消缺等措施確保平穩有序供電。
青海擁有充足的太陽能光照資源,具備良好的光伏發電條件。但光伏發電的“不穩定”也曾影響這一資源的利用。
“如果剛好有一片雲(yun) 飄過來,遮住陽光,實時數據就會(hui) 反映出發電量瞬間下降。如果不進行相應調節,可能會(hui) 造成電網大麵積脫網事故。”劉國棟介紹,“水光互補技術”正是將光伏電站和水電站整體(ti) 作為(wei) “虛擬水電”進行綜合運行控製,借助靈活、穩定的水電,將原本不穩定的光伏電源調節為(wei) 穩定、優(you) 質、安全和電網友好的電源後,送入電網。
據悉,龍羊峽水光互補發電站總裝機容量2130兆瓦,其中,光伏裝機容量850兆瓦,位於(yu) 黃河上遊的大型梯級電站——龍羊峽水電站裝機容量1280兆瓦,庫容為(wei) 247億(yi) 立方米,調節庫容為(wei) 193.5億(yi) 立方米,是調節性能優(you) 良的多年水庫。
通過“水光互補”,龍羊峽水電站送出線路年利用小時數由原來的4621小時提高到5019小時;以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年均約14.94億(yi) 千瓦時的發電量計算,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6.46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2.66萬(wan) 噸、二氧化硫排放約3944.16噸。
在持續向外輸送“綠電”的同時,以黃河公司為(wei) 代表的一係列光伏電站的“藍板板”,也為(wei) 塔拉灘帶來了“綠化”效果。“以前塔拉灘就是大片的荒漠化土地,光伏電站建成以後,蒸發量、風速、沙塵都大大降低,加之清洗光伏板的水相當於(yu) 不定期‘澆水’,光伏板下植被也日漸恢複。”劉國棟說。
此外,不少企業(ye) 還與(yu) 當地政府和群眾(zhong) 合作,在光伏板下建起了“光伏牧場”,養(yang) 起了“光伏羊”。“光伏板下的青草成了羊飼料,羊則成了園區裏的‘除草工’,避免了雜草長得過高影響光伏板發電。同時,‘光伏羊’也成為(wei) 提高當地群眾(zhong) 收入的一個(ge) 重要渠道。”黃河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道。
站在觀景台上遠眺,藍天白雲(yun) 之下的塔拉灘,一排排一片片光伏板整齊列陣吸收著太陽能,點點羊群穿梭其中;一趟趟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綠電”輸送的“經脈”,源源不斷地將清潔能量向外運送;遠處,白雪覆蓋的山頂依稀可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打造清潔能源發展新引擎
走進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有序排列。塔拉灘如今已是光伏發電高地——以光伏為主的新能源裝機總量達到1478萬千瓦,2022年完成發電量212.6億千瓦時。[詳細] -
探尋“光伏+”背後的“1+1>2”
如今的青海,在“雙碳”願景下,點亮清潔能源產業集聚的“綠色”民生之“燈”,正成為關鍵一環。值此春光無限美,我們從塔拉灘出發,不斷探尋“光伏+”背後的民生與創新之路。[詳細] -
塔拉灘上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目前,海南州清潔能源裝機容量4314萬千瓦,並網裝機容量2094萬千瓦,占全省裝機容量的51.39%,新能源裝機容量已突破“兩個千萬千瓦”,成為青海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主力基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