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家園】護好長江源頭最美的風景
7月,位於(yu)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海拔4500多米的長江源頭——沱沱河,晨風依然刺骨。
天剛蒙蒙亮,59歲的新文騎著摩托車像往常一樣開始長江源頭的生態巡護工作。
2017年從(cong) 格爾木市民族中學退休以後,新文報名成為(wei) 民間河湖長,今年是他巡護沱沱河的第7個(ge) 年頭。
常年雨雪的天氣,即便是撿垃圾這樣簡單的事,在這裏做起來也很不簡單。在一次巡護途中,新文發現結冰的河麵上堆著垃圾,便想打撈上來,嚐試了四五次都沒成功。他幹脆穿著皮褲,跳進冰冷的河水裏,連冰麵下的垃圾一起打撈出來。沒想到被附近的群眾(zhong) 拍成視頻發到網上,很多網友被他感動,一時間讓他成了“網紅”。
隨之而來的也有質疑,有人認為(wei) 他沒必要這麽(me) 拚,可以等到天氣好的時候再去撈垃圾。對此,新文說:“我從(cong) 小生長在沱沱河邊,河水養(yang) 育了我們(men) ,讓它變幹淨,我一刻也不想等。”
新文告訴記者,他保護環境的迫切感從(cong) 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有了,那時候由於(yu) 沱沱河地區草場退化,河流水量減少。2003年,國務院批準青海建立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次年,他和唐古拉山鎮128戶407名世居牧民搬遷至格爾木市南郊。卻一直惦念著沱沱河,並努力尋找機會(hui) 為(wei) 修複家鄉(xiang) 生態環境出力。
唐古拉山鎮生態管護轄區較大,河湖長的工作壓力不小。為(wei) 了確保每日巡護河流、草場,整治環境衛生的效果,唐古拉山鎮黨(dang) 委政府除了安排幹部職工輪班外,還動員各站所、牧民群眾(zhong) 、商戶加入,形成了全民參與(yu) 的良好氛圍。
巡河5個(ge) 多小時後,新文打開格爾木水利雲(yun) App,開始匯報當天的巡護情況。他對記者說:“唐古拉山鎮生態地位非常重要。而今,越來越多的牧民放下牧鞭,加入到草原生態管護員和濕地管護員的隊伍中。”他覺得工作充滿幹勁兒(er) ,對創造美好生態環境更有信心。
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實施兩(liang) 周年,在唐古拉山鎮及各站所的共同努力下,長江流域禁捕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新文表示,這些年,他有幸成為(wei) “中華水塔”生態守護者中的一員,盡管每天5-6小時的巡護工作,對於(yu) 已近花甲之年的他來說挑戰不小,但隻要能幹一天,他就要堅定地保護好家鄉(xiang) 的草地、河流和野生動植物,使綠水青山成為(wei) 長江源頭最美的風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綠色家園】江永才仁的創業故事
“草原是我的家,我不想它遭到破壞。”江永才仁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珍秦鎮可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主業是回收廢舊物品。[詳細] -
【綠色家園】豆庫爾村,生態養殖路漸成
豆庫爾村各家各戶養殖牲畜都嚴格按照草原生態保護的規定執行,村子的天然草場基本處於飽和狀態。要想讓村民致富,就得拓展其優勢的犛牛養殖產業,因此要擴大野血犛牛養殖規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