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皮膚被指“割韭菜” 《王者榮耀》七年之癢了
上線七年吸金力依舊不減。據Sensor Tower數據,7月,騰訊旗下遊戲《王者榮耀》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2.2億(yi) 美元。然而,就在《王者榮耀》繼續蟬聯全球手遊暢銷榜冠軍(jun) 的同時,該款遊戲在近日卻陷入“割韭菜”的輿論聲中。不少玩家反映,《王者榮耀》近期推出新角色皮膚“瑤”,根據抽獎運氣的不同至多花費超800元才能獲得皮膚,也就意味著獲得該款皮膚所需花費的成本大大提升。同時,玩家對於(yu) 該款皮膚“塑料感建模”“特效貼圖”的聲音也不絕於(yu) 耳。盡管穩坐著MOBA類遊戲頭把交椅,但隨著爭(zheng) 議不斷引發口碑下滑,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競品頻出,爆款後遺症也在《王者榮耀》的身上開始顯現。
代幣抽獎
日前,《王者榮耀》因角色“瑤”的皮膚陷入“割韭菜”的質疑聲中。
資深玩家張清給北京商報記者算了一筆賬,“瑤”此前的皮膚價(jia) 格在28-178元間,但本次的皮膚獲取不能直接購買(mai) ,而是需要氪金購買(mai) 代幣,通過代幣抽獎獲得,這也就意味著手氣不好的情況下,需要花費超800元才能獲取新皮膚。
事實上,該款皮膚一經上線就質量與(yu) 價(jia) 格不符的聲音便不絕於(yu) 耳。一時間,“維護MOBA遊戲的健康發展”的微博詞條與(yu) 多款其他廠商的MOBA手遊同時登上微博熱搜。
“勇者、史詩、傳(chuan) 說等皮膚品級,由特效製作技術水平劃定,但如今各品級特效基本已無區分度,僅(jin) 僅(jin) 成了定價(jia) 的標準。其實也有需要花2000元以上抽獎獲取的皮膚檔位,如果特效足夠好,很多玩家都會(hui) 接受,但是新皮膚建模塑料感,特效也比較粗糙,質量還不如88元買(mai) 的皮膚,卻要賣出近10倍的價(jia) 格。”玩家王喬(qiao) 指出,從(cong) 前皮膚上線前要預熱,有配套活動,現在卻成了周均上新,為(wei) 了圖鑒的收集度,幾乎每周都有新的皮膚要氪金,越來越吃不消了。
質量問題
實際上,本輪因皮膚質量問題引發玩家不滿,並非首次在《王者榮耀》的玩家圈出現。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王者榮耀》曾因情人節皮膚相關(guan) 問題引發玩家討論,並被大量玩家投訴至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最終推出單獨退款政策;2020年,被質疑皮膚貨不對板,再次被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點名。此外,遊戲匹配機製等問題也時常為(wei) 玩家詬病。
遊戲行業(ye) 分析師衛明野指出,玩家購買(mai) 角色皮膚,最終還是“花錢買(mai) 體(ti) 驗”,而皮膚能夠反饋在玩家遊戲體(ti) 驗上的要素是特效,特效質量如何往往是玩家評價(jia) 某款皮膚“值不值”的標準。
存量博弈
在MOBA類遊戲的世界裏,《王者榮耀》毫無疑問是至今仍無人能敵的“吸金王”。
據Sensor Tower數據,7月,騰訊旗下遊戲《王者榮耀》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2.2億(yi) 美元。
遊戲內(nei) ,皮膚價(jia) 格不斷抬高,新英雄陸續登場,聯名活動接二連三。北京原野科技有限公司合夥(huo) 人朱家亮曾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盡管《王者榮耀》未公布皮膚流水在營收總額中的占比,但據預測,應占總額一半以上。
遊戲之外,作為(wei) 一款七年的老牌遊戲,《王者榮耀》IP版圖已蔓延至多領域。從(cong) 周邊產(chan) 品的銷售到餐飲、家電品牌的聯名;從(cong) 以遊戲內(nei) 容改編的動畫,到授權拍攝劇集《你是我的榮耀》,均有《王者榮耀》身影。此外,衍生遊戲《王者榮耀·世界》已登記獲批軟件著作權,《王者萬(wan) 象棋》《王者榮耀 星之破曉》獲批版號,《代號:啟程》公布概念預告片。而《王者榮耀》的電競賽事體(ti) 係,已圍繞職業(ye) 和業(ye) 餘(yu) 開辟出多條賽道。
遊戲內(nei) 深度開發與(yu) 遊戲外跨界聯動,讓《王者榮耀》站在聚光燈之下,但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對比過往,《王者榮耀》的總體(ti) 收入規模麵臨(lin) 下降,七麥數據顯示,5月以來《王者榮耀》iphoness端預估收入均低於(yu) 平均值。
衛明野談到,MOBA類遊戲能夠在玩法既定的情況下,通過視野布局、對手實力、成長發育路線等多變量因素,讓每一局遊戲都能形成完全不同的遊戲體(ti) 驗,變化讓遊戲總能保持新鮮感,也因此拉長了遊戲的生命周期。例如2009年推出的《英雄聯盟》,2013年的《刀塔》,如今仍熱度居前。隨著玩家的增量規模縮小,廠商進入存量博弈期,遊戲體(ti) 驗是競爭(zheng) 重點。
內(nei) 憂外患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因“皮膚”而起的風波,讓格局趨於(yu) 穩定的MOBA手遊市場掀起新浪潮。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網易旗下的《決(jue) 戰平安京》、競技世界的《曙光英雄》等手遊接連推出福利活動拉新、引流。
數據顯示,長期位居免費榜200名以下位置的《曙光英雄》聲量快速攀升至榜首,實現日活躍用戶超百萬(wan) 。
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同類遊戲的聲勢漸起不足以讓《王者榮耀》跌出頭號玩家行列,但的確也為(wei) 廠商敲響了提升遊戲體(ti) 驗的警鍾。
遊戲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的大環境之下,頭把交椅輪到誰來坐從(cong) 來沒有定數。公開資料顯示,射擊類遊戲《穿越火線》曾風靡全國,成為(wei) 許多玩家接觸的首款射擊類遊戲。隨著《絕地求生》的上線風頭逐漸被掩蓋,《反恐精英》《守望先鋒》等遊戲的運營、開發,又在分流《絕地求生》的射擊類頂流熱度。
針對《王者榮耀》近期爭(zheng) 議及MOBA手遊市場競爭(zheng) 格局,北京商報記者聯係騰訊方麵,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複。
“遊戲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的賽道上,作為(wei) 長周期運行的遊戲,不在競爭(zheng) 中掉隊甚至保持領先優(you) 勢,需要流水增長,也需要通過IP開發進一步打開更多變現渠道。市場跟著需求走,遊戲的商業(ye) 化節奏變速,玩家需求消極處理,消耗的是‘玩家緣’,有竭澤而漁風險。”衛明野如是說。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韓昕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