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縣贈科鄉1300多畝青稞喜迎豐收
又是一年秋收季,白玉縣贈科鄉(xiang) 下比沙村千畝(mu) 青稞種植基地的青稞迎來了豐(feng) 收的季節。放眼望去,廣袤的原野上,聯合收割機隆隆轟鳴、來回穿梭,村民們(men) 忙碌地穿梭在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秋收景象。
收割現場,村民們(men) 幹勁十足,他們(men) 有的口中哼唱著山歌,一手抓住青稞麥稈,一手揮動鐮刀,手起刀落處,就將顆粒飽滿的青稞穗牢牢攥在手中,“唰唰唰”的割麥聲此起彼伏;有的將成熟的青稞收割、紮捆,然後堆砌成一排排整齊的青稞垛子。不遠處,現代化的收割機也來回穿梭在“金色的海洋”中,快速翻滾,一展現代化、高科技收割技術,不一會(hui) 兒(er) 飽滿的青稞便裝滿了車廂。村民們(men) 忙著搶收、運輸、晾曬,臉上洋溢著豐(feng) 收的喜悅。
“在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和關(guan) 心下,我們(men) 采用大型農(nong) 業(ye) 機械收割的方式,在提高收割效率的同時,進一步解放了生產(chan) 力,未來兩(liang) 天我們(men) 將完成1337畝(mu) 青稞的收割。”贈科鄉(xiang) 鄉(xiang) 長澤翁牛麥胸有成竹地說。
下比沙村村民呷瑪拉姆激動地說:”今年青稞的收成非常不錯,我們(men) 老百姓現在的日子是真的越過越紅火,我感到非常高興(xing) 。“
據了解,今年,白玉縣青稞種植麵積42950畝(mu) 。目前,青稞已陸續進入收獲期,淨收麵積達到25800畝(mu) 。
贈科地處白玉北部邊緣,地勢平坦,種植青稞曆史悠久。近年來,白玉縣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論述 ,結合白玉實際,因地製宜,在贈科鄉(xiang) 打造千畝(mu) 青稞種植核心區,探索出當地村民從(cong) 傳(chuan) 統單一的種植模式向科學化、規模化種植發展的途徑,廣泛調動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種植積極性,從(cong) 根本上打破農(nong) 牧業(ye) 發展體(ti) 製機製上的瓶頸,推廣種植青稞新品種1300餘(yu) 畝(mu) ,促進青稞產(chan) 業(ye) 規模化發展,為(wei) 打造千畝(mu) 青稞基地打下堅實基礎,有效拓寬當地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渠道,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局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瀘定加速災後農業恢複 續寫產業發展新篇章
“9·5”瀘定地震一年來,瀘定縣把以人為本、民生優先貫穿到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全過程,製定6個災後恢複重建產業項目目標,分類製定災後恢複重建指導措施,全力以赴推進災後農業生產恢複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詳細] -
理塘縣倡導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近日,理塘縣委宣傳部聯合縣婦聯、團縣委在格薩爾廣場開展2023“風新理塘”新時代文明實踐——農村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活動和全國第21個公民道德日宣傳活動。[詳細] -
康定市人民政府官網開設《康定年鑒》欄目
近日,經康定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與康定市地誌辦的共同努力,康定市人民政府官網開設了《康定年鑒》欄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