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藏族女放映員的15載光影路
左圖:黃得梅(左)在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馬營鄉(xiang) 卡拉村放映電影。
上圖:電影送到村,豐(feng) 富了村民們(men) 的精神生活。
中壩藏族鄉(xiang) 遭遇洪災後,黃得梅(左七)組織樂(le) 都區放映隊前往災區送物資、放電影。
這些鞋墊寄托著留守老人們(men) 對黃得梅的感謝之情。
一圈又一圈的盤山路,像一條沒有盡頭的長繩,纏繞山腰,越過山岡(gang) ,路一邊的懸崖深不可測,伴隨著山間的寂靜與(yu) 清冷迎接著不多的來客。
“別怕,別怕。去山裏的路都是這樣,習(xi) 慣就好了,走了十幾年我們(men) 都輕車熟路了,你放心,掉不下去的。”黃得梅笑著對不敢往懸崖下看的記者說。
一個(ge) 小時後,車停在了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中嶺鄉(xiang) 吳家窪村的打麥場上。黃得梅一邊細心地卸載幕布等放映設備,一邊開心地說:“今晚看電影的人肯定多,你看天氣多好。”
58歲的黃得梅是一名藏族女放映員,也是青海惠民農(nong) 牧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海東(dong) 市樂(le) 都區農(nong) 村公益電影放映隊的隊長。
她在曲折的山路上披星戴月走了15年,共放映電影5000餘(yu) 場,行程15萬(wan) 多公裏。她經曆了放映設備的三次更替,見證了村道從(cong) 泥濘土路變成水泥大道的變化,盡管年齡總是提醒著她退休,她也依舊停不下去山裏放電影的步伐。
給放映機搭一條潔白的哈達
夜幕降臨(lin) ,黃得梅已經拉好銀幕,架起音響,接通電源,調好了設備,開啟接受青海惠民農(nong) 牧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監控的GPS定位係統以及攝像頭……19時,隨著數字影片解碼卡插入播放器並點選影片,放映機投射的光,又一次照亮了吳家窪村村民們(men) 的夜生活。
“每次電影一開始放,我就會(hui) 想起我第一次看電影和放電影的場景。”黃得梅笑著說。
第一次看電影,黃得梅還小。晚上跟著村子裏的人一起去別的村子看,她清晰地記得那晚播映的是《地道戰》,黑白的畫麵讓她仿佛置身其中。同時,人群裏那個(ge) 放電影的“電影匠”令她崇拜不已。回家途中天太黑,黃得梅不慎掉進了水溝。然而,昏迷幾小時醒來後她依舊會(hui) 去想電影裏每一個(ge) 細節,每一句話,還有那個(ge) “操控”著畫麵的“電影匠”。
從(cong) 此,初見光影她便愛上了電影,更是對電影放映員這一職業(ye) 心生向往。
2008年,農(nong) 村公益電影放映正式進入樂(le) 都區,為(wei) 農(nong) 牧區千家萬(wan) 戶帶去文化盛宴,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當時,43歲的黃得梅從(cong) 廠子裏下崗了。一日聊天時,朋友突然提起讓她來試試放電影,從(cong) 小就喜歡電影的黃得梅開心地答應了。
當手裏拿著幾十斤重、編號為(wei) “1”的“海威牌”數字放映設備時,黃得梅興(xing) 奮不已。此後,她如饑似渴地學習(xi) ,很快掌握了放映技術,開始奔走在鄉(xiang) 間道路,在各個(ge) 村的空地上放映電影。
第一次放電影是在縣城附近的李家村,那天晚上,黃得梅生澀地架好儀(yi) 器,開始放映電影《舉(ju) 起手來》,坐在人群裏,她專(zhuan) 注地看著熒幕上的畫麵,為(wei) 自己能放電影開心不已。
電影放映結束,本可以將設備放在村委會(hui) ,但黃得梅根本舍不得放下它,硬是把沉重的設備背回了家,並用一塊紅布包了起來,還搭上了一條潔白的哈達。從(cong) 此之後,黃得梅便再也沒有離開過樂(le) 都區農(nong) 村公益電影放映隊。
村幹部端上熱茶在村口等候
吳家窪村。光影下,村民們(men) 的目光齊齊聚集在正播放《長安三萬(wan) 裏》的熒幕上,黃得梅坐在設備旁和村民們(men) 一同觀看,時不時有幾個(ge) 村民過來和她聊幾句。
“我已經看了七八回了,不看畫麵,光聽聲音我都能知道播到哪兒(er) 了。”黃得梅說。
村民們(men) 現如今對電影十分喜愛,但黃得梅十幾年前剛開始放電影的時候並不是這般光景。
“有天晚上去馬廠鄉(xiang) 放電影,回家的路上下起大雨,開車走到一半還遇上了道路塌方,放映員們(men) 幫搶修人員修好路將近花了四個(ge) 多小時,山裏又冷又黑,折騰了一宿,回到家天都亮了,這樣的情況我們(men) 遇到的太多了。”
山間土路坑窪崎嶇,導航有時也起不了作用,深夜裏總是走錯路;冬天在外麵凍得瑟瑟發抖,下雨天山路坍塌回不了家;放映時間總和晚飯時間“不謀而合”,晚飯用鹹菜、泡麵、饃饃隨便對付;各個(ge) 村委會(hui) 不配合,放電影接不上電,沒有村民來看電影……這讓黃得梅苦不堪言。
辦法總比困難多。放電影的條件艱苦她能承受,但是沒觀眾(zhong) 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經過幾個(ge) 月的輾轉,黃得梅明白還得通過村委會(hui) 去解決(jue) 。
黃得梅開始從(cong) 村支書(shu) 著手,不斷地打電話溝通,跑到村子裏協調,希望村委會(hui) 重視農(nong) 村公益電影,能提供用電,能組織村民觀看。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2011年,放映工作終於(yu) 初見成效,村幹部支持了,接電沒障礙了,觀眾(zhong) 穩定了。
“水滴還能石穿,繩鋸還能木斷,我就不信我去十次還溝通不好放電影這個(ge) 事。”
接下來,隨之而來的“小驚喜”更讓黃得梅心裏又甜又樂(le) 。
那是2013年的一天,黃得梅如約到樂(le) 都區瞿曇鎮車路村放電影。兜兜轉轉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的路程,剛到村口,她便看見村幹部們(men) 端著熬好的熱茶在村口等她,黃得梅心裏又溫暖又感動。
更讓她驚喜的是,放映途中她有事走開了一會(hui) 兒(er) ,等她回來換片子時,隻見一名村幹部熟練地換到了下一部電影,她會(hui) 心地笑了。
“放映員來了村子裏也熱鬧了,他們(men) 來得多了,我們(men) 也看得多了,都學會(hui) 放電影了”。吳家窪村村支書(shu) 保旭東(dong) 笑著說。
有規矩更有溫情
晚上臨(lin) 近12點,電影放映結束,村幹部們(men) 幫黃得梅收好設備,疏散村民。黃得梅再一次收齊來時的行裝驅車前往中嶺鄉(xiang) ,與(yu) 其他放映員匯合一同回家去。
黃得梅告訴記者,“一起來,一起回”是樂(le) 都區放映隊鐵打的工作流程,在青海省獨一無二。
“集合出發——拍照——開班前會(hui) ——進村——放映——集合——返回——開會(hui) ”。加入放映隊的兩(liang) 個(ge) 月後,黃得梅的熱心和負責讓她當上了放映隊的隊長。她總結經驗,七年的時間裏,漸漸形成了一套適合樂(le) 都區的專(zhuan) 屬工作程序。
從(cong) 2016年開始,雷打不動地下午在縣城集合,然後開車前往放映鄉(xiang) 鎮,每一輛車子必須按照順序行駛,不能隨意變換初始位置,車上必須掛上宣傳(chuan) 幅。走在路上,放映隊14輛車組成的車隊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
“這可是無形宣傳(chuan) 。”黃得梅驕傲地說。
說起不同於(yu) 其他縣區的集中放映模式,黃得梅說:“樂(le) 都區大部分地區地廣人稀、村與(yu) 村的距離遠,獨自放映‘工程大’,隊上還有6個(ge) 女放映員,路難走不說,安全也是個(ge) 問題。所以我提議采取集中放映的方式,這樣可以相互照應,也能高效完成放映任務。每次選擇一個(ge) 鄉(xiang) 鎮,再把大家分散到各村。這種形式實行後效果很好,所以就沿用到了現在。”
到了鄉(xiang) 鎮,黃得梅要求大家必須集體(ti) 留影。
“這是一種最省時最有力的工作‘打卡’,還能留個(ge) 紀念。”
留影打卡後,黃得梅開始當天的班前會(hui) 。先將自己事先填好村子名稱和村支書(shu) 聯係電話的表格發給大家,然後再囑咐一次放映紀律,強調放映員儀(yi) 表必須大方得體(ti) 不要穿奇裝異服,強調放映程序必須按照要求不能應付差事,強調放映員行為(wei) 舉(ju) 止必須文明不能在村裏亂(luan) 竄。最後,還會(hui) 囑咐大家遇到困難一定要給她打電話。在她看來,自己雖然是個(ge) 女人,但永遠是隊員們(men) 的堅強後盾。
“說實話,我的隊員們(men) 真的都很好,從(cong) 來沒有抱怨過誰去的村子遠,誰去的村子近,都是拿起設備就幹開了。”黃得梅眼裏充滿了欣慰。
開完班前會(hui) ,放映隊員們(men) 便去村子裏放電影,放映結束,再次集合。路燈下,黃得梅總結當日的放映工作並告知大家明天集合的時間,然後大家一起返回縣城。直到半夜一兩(liang) 點手機裏陸續閃現出大家發來的“平安到家”的微信,黃得梅一天的工作才畫上句號。
黃得梅說:“山裏電話信號不好,為(wei) 了提升放映隊的工作質量,大家自費買(mai) 了對講機保證時刻能聯係上彼此,還買(mai) 了幾十個(ge) 小板凳,方便農(nong) 民群眾(zhong) 看電影。”
多年來,在黃得梅的帶領下,樂(le) 都放映隊管理規範,為(wei) 區內(nei) 群眾(zhong) 提供著優(you) 質的服務,被青海省金橋院線和青海惠民農(nong) 牧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授予“青海省公益電影先進集體(ti) ”稱號。
鞋墊的故事
“下次你們(men) 啥時候來啊?”一位村民站在十米外的路燈下對著一隻腳已經踏上車子的黃得梅大聲問道。
“過幾天就來了,你等著啊。”黃得梅熱心地回答。
電影放多了,黃得梅也漸漸成了村民們(men) 的老朋友。
提起黃得梅放電影最難忘的時光,她隻想到了台下坐得滿滿當當的觀眾(zhong) ,小孩們(men) 看電影發出的“咯咯”笑聲,村民們(men) 興(xing) 奮地跑來和她說“今天這個(ge) 電影真好看”,還有各村的村支書(shu) 主動打電話詢問她什麽(me) 時候再來的場景。
15年來,黃得梅家裏積攢了很多的鞋墊,究其來曆,是村裏的留守老人送給她的。
樂(le) 都區各村有很多留守老人和留守兒(er) 童。黃得梅進村放電影時總是帶著幾包糖給村裏的小孩兒(er) ,孩子們(men) 開心,她也開心。有的老年人孤身一人無兒(er) 無女,黃得梅便買(mai) 了肉到他們(men) 家去,切好炒好;有的老人出行不便,她便幫助他們(men) 買(mai) 種子、買(mai) 土豆卻不收錢;有的“五保戶”老人生活拮據,黃得梅就塞點錢給他們(men) ……老人們(men) 為(wei) 了表達謝意,硬是把自己親(qin) 手做的鞋墊往黃得梅懷裏塞,盛情難卻,她隻好收下。
15年來,每次黃得梅去了,老人們(men) 便立即跑來家長裏短說個(ge) 不停。鄉(xiang) 親(qin) 們(men) 惦記著她,她也總想著這些喜歡看電影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
2022年,樂(le) 都區中壩藏族鄉(xiang) 發生洪災,黃得梅帶頭捐款,放映隊16名放映員買(mai) 了一車方便麵、牛奶、礦泉水和掛麵送到了中壩。雖然洪水把很多路段都衝(chong) 斷了,但是隊員們(men) 硬是用架子車把設備拉了上去,把溫暖和光影送給了受災群眾(zhong) 。
黃得梅的溫暖不僅(jin) 給了山裏的老人小孩,更多的也給了放映隊的隊員。從(cong) 初次培訓新隊員如何使用設備,再到無數個(ge) 大雨滂沱、又冷又餓的夜晚,她和隊友們(men) 同去同回,都讓大家心裏暖暖的。
事實上,黃得梅所負責的放映區域離她居住的地方很近,但是作為(wei) 隊長,她總是帶頭領著大家一起去偏遠的村子放電影,她沒有覺得自己吃虧(kui) ,而是覺得16個(ge) 人團結起來,把電影送到各個(ge) 村莊是一件十分有意義(yi) 的事。
“90歲的母親(qin) 也為(wei) 我驕傲”
“我為(wei) 我自己的工作驕傲,我90歲的母親(qin) 也為(wei) 我感到驕傲。當她看著我和隊友們(men) 分工協作在樂(le) 都區中心廣場放電影,台下坐滿了觀眾(zhong) ,我看得出來我的母親(qin) 眼裏也全是驕傲。”黃得梅說。
15年,跑遍樂(le) 都區354個(ge) 行政村,16個(ge) 人的放映隊伍,放映電影7.5萬(wan) 餘(yu) 場,平均每年為(wei) 25萬(wan) 農(nong) 民群眾(zhong) 帶去溫暖的光影,樂(le) 都區農(nong) 村公益電影放映工作不斷成長。
黃得梅說:“現在大家夥(huo) 都擼起袖子加油幹,希望把疫情期間落下的任務趕上去,繼續把豐(feng) 富的文化帶到村子裏去,做好文化宣傳(chuan) 。”
如今,樂(le) 都區16個(ge) 人16支放映隊,每個(ge) 隊員放起電影來早已得心應手,卻依舊離不開黃得梅。而黃得梅也離不開他們(men) ,他們(men) 像一個(ge) 大家庭,彼此照顧,彼此關(guan) 愛。15年,黃得梅最大的感受隻有樸素的四個(ge) 字“開心充實”。
“按年齡我該退了,但是單位不讓我退,隊員們(men) 也不原意讓我走,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想走,我想做一輩子放映員,直到我走不動路,拿不起設備。”黃得梅說得很平靜,但是她眼裏全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15年裏,青海惠民農(nong) 牧區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授予黃得梅青海省公益電影“優(you) 秀放映員”稱號,還有全省農(nong) 牧區公益電影放映工作“先進個(ge) 人”等榮譽。她憑借著一腔熱情和責任心,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堅守著紮根基層、服務群眾(zhong) 的信念,將公益電影傳(chuan) 遍千家萬(wan) 戶,溫暖了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心房。
本文配圖均由黃得梅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湖岸畔“草原放映員”的光影人生
經曆過坎坷,許國強才感到,這份工作並沒有想象中輕鬆。“草原的廣闊,也意味著路途的遙遠。”他感歎,村莊之間往往相距上百公裏,深夜放完電影,隻能露宿草原。[詳細] -
高原上有台不熄的放映機
今年是許國強擔任電影放映員的第三十四個年頭。1988年,21歲的他成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鐵蓋鄉的一名電影放映員。[詳細] -
青藏高原上的電影放映員——記2021年10月“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好人許國強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這裏四麵環山,地勢連綿起伏。1990年,許國強前往塘格木三塔拉放映電影,不料當地突發地震,房子倒了,砸壞了放映機,也砸傷了許國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