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滇藏鐵路麗香段參建各方9年奮戰

發布時間:2023-11-24 08:45:00來源: 雲南日報

  滇藏鐵路麗(li) 香段開通在即,全線139公裏,修建時間長達9年。

  在香格裏拉市虎跳峽鎮,奇、險、雄、壯的虎跳峽,見證了一批又一批築路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也見證了一年又一年築路人不忘初心、奮戰至今的堅守。

  鑿堅越險,一往無前。9年來,滇藏鐵路麗(li) 香段參建各方發揚“兩(liang) 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加強技術攻關(guan) 、優(you) 化施工組織,全力以赴開展工程建設,有效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實施,確保如期開通目標的實現。

圖片
小中甸站 陳飛 攝

  山河不語 見證開路之艱

  挑戰極限的攻堅路,勇攀高峰的創新路,高原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個(ge) 奇跡。記者在一線采訪時,建設者們(men) 對於(yu) 這條路都懷有特殊的感情。

  滇藏鐵路麗(li) 香段地處印度洋板塊與(yu) 歐亞(ya) 板塊接觸帶前沿,是我國地殼構造運動最為(wei) 強烈的地區之一,鐵路修建極其困難。沿線山高穀深,最大坡度達到了28.5‰,也即長度1000米的距離,起點和終點的高差,達到了28.5米,相當於(yu) 10層樓的高度,地形地質條件極其複雜,建設難度國內(nei) 罕見。

  整條線路地處高海拔地區,麵對高海拔氧氣稀薄,特長隧道多、線路坡度大等難題,鐵路部門統籌資源力量,優(you) 化資源配置,創新施工工藝,結合現場實際工況改造機械設備,創造了高原鐵路單日鋪軌8公裏的紀錄。

  “不要小看這8公裏的紀錄,整個(ge) 鋪架過程中可以說是險象環生,施工人員冒著危險,一點一點不斷突破才能獲得成功。”談起鐵路的鋪軌施工,中鐵二十一局麗(li) 香鐵路鋪架項目經理杜鵬濤想起了不少驚險的經曆。“在隧道鋪架施工中,因坡度高,設備長時間滿負荷使用所產(chan) 生的一氧化碳濃度時不時會(hui) 偏高,對施工人員會(hui) 產(chan) 生傷(shang) 害,因此隧道鋪軌施工的人員都有一個(ge) 背包,裏麵放有一氧化碳防護麵罩、氧氣瓶、防塵口罩等,以保證自身安全。”

  “更大的難點在於(yu) ,全線的兩(liang) 座控製性工程,哈巴雪山隧道和玉龍雪山隧道都遇到了國內(nei) 罕見的技術難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men) 的施工要在不斷摸索中前進,不斷失敗中前進。”談及為(wei) 何修建時間長達9年,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滇西鐵路建設指揮部麗(li) 香段指揮部指揮長王雪冰用簡單的幾句話,道出了這條路修建的艱辛。

  他介紹,玉龍雪山隧道開工建設以來已經先後發生突泥、湧水、溜坍238次,單個(ge) 作業(ye) 麵最大湧水量3.7萬(wan) 立方米。圍岩大變形也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侵入,在國內(nei) 外都極為(wei) 罕見。哈巴雪山隧道為(wei) 一級高風險隧道。需要采用3層初期支護,直徑108毫米大鎖腳錨管等多種措施才能確保隧道安全建成。“為(wei) 了克服哈巴雪山、玉龍雪山等重點隧道施工難點和高原高海拔高寒地區施工的困難,我們(men) 的建設者有的整整堅守了9年,前進的每一步都異常艱辛。從(cong) 束手無策到不斷嚐試,再到取得突破,最終實現貫通,背後都飽含了太多的辛苦和付出。”

  不止如此,地質情況的複雜遠遠超越了雲(yun) 南其他的鐵路;交通條件不便,施工便道就修建了近240公裏;隧道工程比例高,全線139公裏中,90多公裏都是隧道;鐵路懸索橋金沙江大橋跨度超過660米,多項紀錄都是鐵路懸索橋之最……細數滇藏鐵路麗(li) 香段的特點,更能真切地感受到項目建設之難。

  “這些特點,無論哪一項都是製約施工的重要因素,更何況滇藏鐵路麗(li) 香段還有許多難啃的‘硬骨頭’。”省交通運輸廳相關(guan) 負責人坦言,地質複雜多變導致工程施工困難,高地應力大變形影響隧道施工困難,施工環境惡劣導致施工組織困難,一係列的原因,使得滇藏鐵路麗(li) 香段的建設成為(wei) 雲(yun) 南交通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環保施工 建設最美天路

  初冬,麗(li) 江拉市海迎來了觀鳥的最佳季節。

  水草肥美、湖光秀麗(li) ,如鏡的湖麵倒映著玉龍雪山,適宜的氣候使得越冬的鳥在此安然棲息,或翱翔於(yu) 藍天白雲(yun) 之間,清幽的環境和清澈湛藍的海水讓拉市海廣受青睞,成為(wei) 麗(li) 江旅遊的熱門景點。

  為(wei) 保護好這一“生命的搖籃”,聚焦實現沿線景觀和諧,滇藏鐵路麗(li) 香段項目部有序推進拉市海濕地自然保護區噪聲防治和生態防護,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建設對濕地鳥類及自然環境影響。

  放眼滇藏鐵路麗(li) 香段全線,蜿蜒的鐵路連接麗(li) 江古城、拉市海、玉龍雪山、虎跳峽、哈巴雪山、香格裏拉等著名景區,被譽為(wei) 最美雲(yun) 嶺天路。從(cong) 麗(li) 江站一路向北,隨著海拔不斷攀升,一幅幅生態畫卷在眼前展開。

  “為(wei) 減少對沿線生態環境的破壞,鐵路在規劃初期從(cong) 選線開始就繞開保護區的核心區,並在施工過程中牢固樹立‘環保施工’理念,守護好雪域高原。”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滇西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馬建華介紹,項目部全力推動穿越玉龍雪山、哈巴雪山風景區段落生態恢複,全麵抓實沿線邊坡、棄渣場、施工場地及道路生態修複工程,嚴(yan) 格落實環水保措施。施工中按照“先擋後棄”原則,優(you) 先施工擋護工程,並盡可能多地剝離地表土,然後從(cong) 低到高分層棄土。棄土(渣)場也選擇在無常年流水且無地質災害的支溝,不占用森林、耕地。棄土(渣)完成後,及時完成截排水設施,並按照複墾方案覆土覆綠,讓鐵路建設和環境保護實現並行。

  在哈巴雪山隧道,進口位於(yu) 虎跳峽旅遊風景區和金沙江水源保護區範圍內(nei) 。為(wei) 保護好這裏的環境水源,施工方設計了一座汙水處理站,進場時就施工完成並投入使用,能將處理後的廢水用於(yu) 施工便道、拌和站等區域灑水降塵,嚴(yan) 禁不達標廢水排出。

  在虎跳峽金沙江鐵路大橋“一橋飛架兩(liang) 岸、天塹變通途”的壯麗(li) 景觀背後,是建設者不斷優(you) 化大橋及兩(liang) 岸景觀優(you) 化設計,恢複完善生態植被,實現鐵路建設工程與(yu) 自然風貌融為(wei) 一體(ti) 的努力。

  在姆木隧道,最初設計時隧道計劃采用明洞施工,但隧道橫穿茶馬古道遺址,且周邊百年古樹較多,為(wei) 減小對環境的影響,改為(wei) 暗洞施工,進一步保護了生態。

  “自滇藏鐵路麗(li) 香段開工建設以來,昆明局集團公司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建設綠色生態、環保達標的高原鐵路工程為(wei) 目標,全力打造美麗(li) 鐵路大通道實現貫通。”馬建華說。

  如今,這條雪域高原最美天路即將貫通,“複興(xing) 號”高原列車蓄勢待發,將穿越崇山峻嶺,跨過洶湧波濤,疾馳在雪域高原。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