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共繪“詩和遠方”美好畫卷
近年來,維西縣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以資源稟賦為(wei) 支撐,積極探索文旅融合路徑,並把全域旅遊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同謀劃、同布局、同落實,全力推動文化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9月,全縣直接或間接旅遊從(cong) 業(ye) 人員1600餘(yu) 人,已建酒店、民宿308家,2023年以來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209.61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社會(hui) 總收入239745.82萬(wan) 元。
傈僳族舞蹈阿尺目刮。
多路徑激發文旅新動能
近年來,維西縣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嚴(yan) 格落實各項工作責任製,創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質量和服務能力,在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上尋求新突破。同時,充分挖掘、展示鄉(xiang) 村文化魅力和生態潛力,全麵塑造生態文化旅遊品牌,走出一條具有維西特色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
藏族熱巴舞。
依托資源優(you) 勢 發展文旅產(chan) 業(ye)
地處滇西北的維西縣,環抱於(yu) 三州(市)六縣之間,具備一縣連三州六縣的中心區位優(you) 勢,是滇西旅遊大環線節點之一,是香格裏拉冬季旅遊的互補點和一日遊“三江”的樞紐地。
維西縣旅遊資源豐(feng) 富,滇金絲(si) 猴景區是研學、休閑、康養(yang) 勝地。還有旅遊名鎮2個(ge) (塔城鎮、葉枝鎮)、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1個(ge) (啟別村)、省級旅遊名村5個(ge) (同樂(le) 村、皆菊村、慶福村、南嘎拉組、啟別村)。
維西縣氣候溫潤,全縣最高海拔4880米,最低海拔1486米,平均海拔2340米,森林覆蓋率高達76.2%,具有適中的海拔、適量的雨水、適宜的溫度三大特點,空氣、陽光、海拔、濕度、負氧離子含量等優(you) 越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有利於(yu) 發展大健康生態旅遊。
今年以來,維西縣通過舉(ju) 辦熱巴藝術節、豐(feng) 收節、非遺展演等主題節慶活動,推動文旅消費加快複蘇,逐步形成以自然探秘、康體(ti) 養(yang) 生、民俗體(ti) 驗、休閑度假為(wei) 主的旅遊目的地,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呈現向上向好勢頭。
“《瓦器器》獲評省級非遺項目後,攀天閣鄉(xiang) 工農(nong) 村《瓦器器》表演隊多次受邀外出表演,讓更多人了解到傈僳族歌舞樂(le) 文化。”非遺傳(chuan) 承人餘(yu) 春海說。
該縣以項目建設為(wei) 牽引,以文旅融合發展為(wei) 方向,以提檔升級為(wei) 突破,以促消費為(wei) 抓手,不斷培育壯大文化旅遊市場主體(ti) 。全力以赴抓項目布局謀劃、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建設,積極推進塔城鎮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園、永春鄉(xiang) 鄉(xiang) 村旅遊基礎設施——犁地坪水庫生態景觀工程建設,舉(ju) 全縣之力擦亮世界的“香格裏拉”金字招牌……
維西縣堅持“走出去”與(yu) “引進來”相結合,多次到上海、昆明等地學習(xi) 交流文旅工作經驗,邀請上海市寶山區文旅局到維西考察調研,與(yu) 上海變色龍國際旅行社合作推出沉浸式文化探險之旅,邁出滬滇(維西縣)文旅產(chan) 業(ye) 幫扶第一步。同時,通過地方主流媒體(ti) 、抖音和微信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chuan) 文化旅遊資源。
同時,按照上級部門關(guan) 於(yu) 包裝策劃精品文旅項目的部署要求,結合全縣文旅資源分布情況和資源發展方向,做到規劃先行,做好項目儲(chu) 備,紮實推進文旅項目前期工作。
同樂(le) 山寨。
推進“文旅+” 提升鄉(xiang) 村品質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ti) 。維西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探索“旅遊+文化”“旅遊+農(nong) 業(ye) ”“旅遊+互聯網”“旅遊+農(nong) 特產(chan) 品”等發展模式,不斷提升鄉(xiang) 村旅遊品質。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飲食文化等資源內(nei) 涵,做足做好“旅遊+”文章,賦予旅遊新內(nei) 容、新內(nei) 涵,逐漸實現文化與(yu) 旅遊深度融合。
“我家開辦了納西族民宿體(ti) 驗館,與(yu) 村裏的民宿和旅行社合作,讓遊客來我家了解納西族文化,體(ti) 驗製香、磨豆腐、舂餌塊,實現了雙贏。”啟別村村民和玉林說。
維西縣將濃厚的文化內(nei) 涵融入鄉(xiang) 村旅遊中,培育民俗文化體(ti) 驗項目,探索“旅遊+農(nong) 特產(chan) 品”模式,有效激發文化旅遊內(nei) 生動力,提升文旅產(chan) 業(ye) 品牌效應。
“我家養(yang) 了稻田魚、稻田鴨、土雞和土豬,還建了民宿,假期有很多外地遊客來我家吃農(nong) 家菜,有的遊客還購買(mai) 我家的稻田米、火腿、核桃油,因為(wei) 品質好、味道好,有時候還請我郵寄給他們(men) 。周邊縣內(nei) 外的食客也慕名前來品嚐我家的美食,生意越來越好了。”啟別村潔清闊山莊負責人和金梅介紹。
維西縣借助電商平台,以“伴手禮”形式,開發銷售土特產(chan) 和農(nong) 特產(chan) 品,提升農(nong) 特產(chan) 品附加值。
維西縣探索鄉(xiang) 村旅遊發展新模式,推出以塔城鎮為(wei) 代表的集生態田園觀光、民俗風情互動、農(nong) 耕文化體(ti) 驗於(yu) 一體(ti) 的特色休閑農(nong) 業(ye) 旅遊區,努力實現“村莊變景點、田園變公園、小民房變民宿、村民變演員、觀景變養(yang) 生”的華麗(li) 蝶變。
維西縣推動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全麵實施全域旅遊戰略。以房屋入股、土地流轉等方式,豐(feng) 富並激活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潛力,不斷拓寬群眾(zhong) 收入渠道。通過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開展招商引資,有效吸引本土人才返鄉(xiang) 創業(ye) ,進一步凝聚農(nong) 村人氣,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匯聚人才力量。
塔城風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塔城鎮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維西縣塔城鎮依托獨具特色的山水、文化資源,按照縣委、縣政府將塔城鎮打造為東入維西的門戶型觀光旅遊重鎮的要求,堅持以“一個引領兩個夯實三個牽引”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詳細] -
啟別村:“民宿+”模式帶動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近年來,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依托特有的資源優勢,著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托“民宿+”模式,讓村民走上了依靠鄉村旅遊脫貧致富的好路子。[詳細] -
滇藏鐵路迪慶段實現4/5G網絡全覆蓋
近日,記者在中國移動迪慶分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克服了高原反應、高地質風險、交通不便和施工難度大等諸多困難,已於11月中旬完成了滇藏鐵路迪慶段的4/5G無線網全覆蓋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