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英:為維西留下“帶不走的專家”
“我們(men) 缺先進的醫療設備,但更缺技術人才。要是能多有幾位像劉芳英這樣的醫生就好了。”維西縣白濟汛鄉(xiang) 傈僳族農(nong) 民老餘(yu) 的話表達了當地各族群眾(zhong) 的心聲。
劉芳英是中組部“組團式”援滇幫扶的醫療人才之一,是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專(zhuan) 家,2022年8月起進駐維西縣人民醫院,擔任縣醫院內(nei) 科副主任。她除了協助科主任完成科室管理外,還主動承擔起臨(lin) 床醫療、教學、基層義(yi) 診及培訓等重擔。短短一年多時間裏,劉芳英以仁心仁術在三江腹地鐫刻下“同是一家人,共築中國夢”的“山海”故事。
“我們(men) 從(cong) 劉芳英身上讀懂了什麽(me) 叫仁心仁術”
“在維西縣開展幫扶工作一年多的時間裏,她把這裏當作第二故鄉(xiang) ,把全縣人民當作親(qin) 人,把為(wei) 維西縣填補醫療技術空白、提升服務患者水平作為(wei) 第一責任,為(wei) 我們(men) 帶來更加先進的理念和前沿技術,提高了我們(men) 科室的管理水平和業(ye) 務服務能力,她把閃光的足跡留在了三江腹地。我們(men) 從(cong) 劉醫生的身上讀懂了什麽(me) 叫仁心仁術。”談到劉芳英時,維西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和張春有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感激。
如和張春所說,在維西縣開展幫扶工作以來,劉芳英以仁心溫潤三江腹地,以仁術填補技術空白。2022年8月28日,她診斷出了維西縣人民醫院首例肺小細胞癌;2023年9月,她為(wei) 隻剩一肺的維西縣村民成功完成氣管鏡檢查,診斷了維西縣人民醫院通過病理組織檢查明確的第一例組織胞漿菌病;她帶來的電子氣管鏡技術填補了維西縣人民醫院技術空白,有力提升了維西縣醫院呼吸係統疾病的診斷能力。
“我要在維西縣醫療技術史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為(wei) 什麽(me) 要不遠萬(wan) 裏去到維西?到維西縣人民醫院應該做什麽(me) 、怎麽(me) 做?剛接到“組團式”幫扶維西縣任務時,這幾個(ge) 問題就溢滿了劉芳英的腦海。踏上維西縣這塊熱土,醫療技術落後、大量病人外出就醫的情況刺痛了劉芳英的心。經過思考,劉芳英有了答案:“我的責任就是通過幫扶,提高維西縣的醫療技術水平,解決(jue) 維西縣各族群眾(zhong) 看病難的問題,在維西縣醫療技術史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劉醫生全身心投入幫扶工作,恨不得把一天當成兩(liang) 天用,她除了填補維西縣醫院醫療技術空白外,還起到了‘傳(chuan) 幫帶’作用,為(wei) 維西縣留下‘帶不走的專(zhuan) 家’,我們(men) 十分感謝她!”維西縣人民醫院負責人說。
劉芳英是采用什麽(me) 方式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的呢?她說:“我是通過四種渠道幫助同事們(men) 提高業(ye) 務水平:一是上手術台指導。做手術時,讓同事學習(xi) 的同時大膽讓他們(men) 親(qin) 自動手做手術,我在旁邊指導。二是查房講課。我帶著同事在查房過程中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提高同事醫療水平。三是以會(hui) 診、學術研討、科內(nei) 講課和院內(nei) 講課等方式相互學習(xi) ,共同提高。四是下鄉(xiang) 到基層衛生院講課,有針對性地傳(chuan) 授基層衛生院急需的醫療技術知識。”
“因病返貧情況在維西縣很突出。我們(men) 希望上海寶山區多派像劉芳英這樣的專(zhuan) 家到維西縣開展衛生幫扶,培養(yang) 更多的本地專(zhuan) 家,造福維西縣的各族群眾(zhong) 。”維西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迪慶州工商聯聯合愛心企業開展慰問活動
下一步,州工商聯將持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用心用情用力提供多渠道幫扶,引導更多民營企業家助力鄉村振興。[詳細] -
迪慶州疾控中心重組掛牌
近日,重新組建的州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州衛生監督所)正式揭牌。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濤出席儀式,並為州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州衛生監督所)揭牌。[詳細] -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迪慶一日一播報】厚植民生情懷 繪就幸福底色——2023年全州民政事業發展綜述
黨的二十大作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大部署。我州圍繞提升養老服務、兒童關愛和殘疾人福利水平,進一步解民憂、紓民困、惠民生,社會福利事業實現供給到位、質量提升、對象滿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