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寶“藏”故事·70年巨變丨暢享文化生活——西藏建成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係

發布時間: 2021-07-29 08:53:00 來源: 新華社

   《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截至2020年,西藏已建成區、市(地)、縣(區)、鄉(xiang) (鎮)、村(居)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這意味著西藏公共文化服務覆蓋率達100%。如今,圖書(shu) 館、群眾(zhong) 藝術館、博物館等各級文化活動場所已成為(wei) 西藏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此外,依托10個(ge) 專(zhuan) 業(ye) 文藝院團、76個(ge) 縣區藝術團、153個(ge) 民間藏戲隊、395個(ge) 鄉(xiang) 鎮文藝演出隊和5492個(ge) 行政村文藝演出隊,西藏各項文藝演出活動有序開展,極大豐(feng) 富了高原群眾(zhong) 的文化生活。

   益西卓瑪家住在西藏山南市乃東(dong) 區,今年剛結束高考的她,趁暑假來到了離家不遠的山南博物館參觀。看到豐(feng) 富的館藏文物和精美的多媒體(ti) 展示,她說,這些文化服務設施幫助我們(men) 更加直觀、生動地了解中華文化和藏族曆史。

   除了假期參觀博物館、群眾(zhong) 藝術館等,在平時,圖書(shu) 館是益西卓瑪最愛去的地方。琳琅滿目的圖書(shu) 、幹淨整潔的閱讀環境讓益西卓瑪可以專(zhuan) 心學習(xi) 。她說:“我喜歡和朋友一起來圖書(shu) 館看書(shu) 學習(xi) 文化知識。長輩們(men) 常教育我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們(men) 要充分利用這些文化服務機構,豐(feng) 富充實我們(men) 的業(ye) 餘(yu) 生活。”


讀者在西藏自治區圖書(shu) 館閱讀學習(xi) (2020年4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圖書(shu) 館、博物館等場所給群眾(zhong) 帶來公共文化服務便利的同時,高原上的居民還加入群眾(zhong) 文藝演出團隊,自己編排節目或參加慶典活動表演。為(wei) 支持群眾(zhong) 文藝演出隊建設,西藏自2020年起對每個(ge) 行政村文藝演出隊每年補助5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演職人員誤工補貼,購置演出服裝、演出道具,以及節目創作等。

   位於(yu) 拉薩市蔡公堂街道的白定村於(yu) 2020年組建了村文藝演出隊,演員由村民組成。農(nong) 閑的時候,西藏自治區群眾(zhong) 藝術館的專(zhuan) 業(ye) 老師給村民們(men) 進行輔導,編排節目。白定村村民巴桑是演出隊的一員,他說:“演出隊組建後,我們(men) 的業(ye) 餘(yu) 生活更加豐(feng) 富,表演的節目深受群眾(zhong) 歡迎。”


拉薩市老年文藝隊在拉薩市群眾(zhong) 藝術館演出(2019年12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公共文化服務工程是西藏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的另一重要內(nei) 容。從(cong) 1998年開始的西藏農(nong) 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到如今“美麗(li) 西藏 可愛家鄉(xiang) ”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鄉(xiang) 村供給工程的實施,西藏不斷創新載體(t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精神文化需求。

   西藏自治區電影公共服務中心譯製科科長次頓說:“我們(men) 每年都開展豐(feng) 富的影視作品譯製工作,努力讓廣大農(nong) 牧民‘看到、看懂、看好’更多的新時代影視作品,豐(feng) 富他們(men) 的精神文化生活。”

   截至2020年,西藏公共數字文化建設成效顯著,數字化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建成並通過公共文化數字文化網發布地方特色資源和紅色資源總量達9.33TB,外購資源2950餘(yu) 部、20TB,少數民族語言譯製數字資源4169小時。


西藏電視台藏語配音員在給電視劇配音(2009年9月29日)。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廳長晉美旺措說,西藏和平解放70年後的今天,整個(ge) 高原公共文化設施煥然一新,增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

   文字記者:金一清、司源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海報拍攝:詹彥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