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寶“藏”故事|“電力天路”點亮雪域高原——西藏城鄉告別用電難

發布時間: 2021-07-30 08:45:00 來源: 新華網

  近年來,西藏相繼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裏聯網工程4條“電力天路”,形成了西藏500千伏統一電網,主電網實現全區74個(ge) 縣(區)全覆蓋,惠及近330萬(wan) 人。雪域高原昔日用電難、用電貴的問題,一去不複返。


位於(yu) 拉薩市尼木縣境內(nei) 的電網塔基(7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過去,全縣就靠兩(liang) 個(ge) 小型水電站供電,縣城時不時就會(hui) 停電,我們(men) 燒柴油發電,但發電負荷太小,帶不動電暖器,客人經常蓋三層棉被禦寒。而且柴油發電一天下來的油費就要1200元左右,是正常電費的3倍以上。”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一家酒店的經理達娃普遲說,“去年阿裏電力聯網工程投運後,我們(men) 用上了穩定的大網電,每個(ge) 房間都裝了空調,住宿條件大為(wei) 改善。”

  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受地理條件等因素困擾,電力供應短缺問題是製約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突出瓶頸。


日喀則市江當現代生態產(chan) 業(ye) 示範園內(nei) 的“光伏+儲(chu) 能”電站(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和平解放前,西藏僅(jin) 有一座供少數上層貴族享受的小電站。西藏和平解放後,國家高度重視高原人民的用電問題。1965年,被譽為(wei) “拉薩夜明珠”的納金電站6台機組全部建成發電,不少拉薩居民結束了用鬆明子和酥油燈照明的曆史,開啟了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電力工業(ye) 起航之路。

  此後,1985年西藏首條110千伏輸電線路投運,20世紀90年代末拉薩與(yu) 山南電網率先聯網,21世紀初藏中電網基本形成。特別是近十年來,西藏電網建設“蹄疾步穩”,從(cong) 2010年青藏電力聯網工程開工建設至今,10萬(wan) 餘(yu) 名電力建設者冒風雪、忍高反,在“世界屋脊”相繼架起覆蓋全區的“電力天路”,全區供電可靠率達99.33%。

  主電網的升級跨越與(yu) 迅猛發展,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西藏長期以來的缺電問題,帶動家用電器進入西藏尋常百姓家,幫助廣大農(nong) 牧民實現了從(cong) “用上電”向“用好電”的生活品質改善,同時也為(wei) 高原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奠定了基礎,成為(wei) 西藏高質量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力支撐。

  這是7月11日拍攝的位於(yu) 山南市加查縣境內(nei) 的西藏首座大型水電站——藏木水電站。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近年來,西藏大數據儲(chu) 存、有色金屬采選、綠色建材等耗電量較大的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十三五”期間,西藏電網用電負荷連年刷新曆史紀錄,年均增幅近20%;全社會(hui) 用電量連續多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達到82.5億(yi) 千瓦時。

  坐落於(yu) 拉薩市高新區的西藏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擁有西藏最大的雲(yun) 計算數據中心。企業(ye) 占地麵積64.5萬(wan) 平方米,總投資118億(yi) 元,可容納7萬(wan) 個(ge) 機櫃。

  公司負責人蔣寧說:“大數據產(chan) 業(ye) 的主要成本支出是電費,一般占到總支出的70%左右。如果沒有西藏電力事業(ye) 的飛速發展,我們(men) 企業(ye) 用電就很難保障,公司也不可能發展壯大。”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電網公司在西藏計劃投資466億(yi) 元,進一步加強西藏與(yu) 西南電網聯網,積極推進青藏直流二期等工程前期工作,全麵補強縣域電網、中心城鎮和產(chan) 業(ye) 園區電網。同時,大力實施鄉(xiang) 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助力西藏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