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更加緊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更加牢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在雪域高原。
有1300多年曆史的八廓街是拉薩最繁華的商業(ye) 街之一,來自天南海北的各族商戶“比鄰而市”。在八廓街所在的八廓古城,生活著藏、漢、回、門巴等20多個(ge) 民族,各民族不同文化和諧相處,群眾(zhong) 互敬互愛。
八廓古城有15個(ge) 社區,平日裏,社區通過舉(ju) 辦“節日共同過”“民族大講堂”“黨(dang) 員一對一幫扶”等活動,不斷增進不同民族居民的相互了解。
不僅(jin) 在城市社區,在牧區和鄉(xiang) 村,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故事也處處可見。
拉薩市窮達村居住著藏、漢等400多戶人家,漢族小夥(huo) 高永乾和妻子次仁曲珍結婚後來到這裏生活。那時窮達村大多以種青稞、小麥為(wei) 主,村民增收慢。然而有過大棚種植經驗的高永乾發現,村裏肥沃的土壤恰恰是建溫室大棚的基礎。於(yu) 是他把自己掌握的技術手把手教給藏族村民,還和妻子成立了合作社,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ye) 。
大家互幫互助,村裏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現在窮達村建起90棟溫室大棚,帶動86戶村民增收,還形成以蔬菜大棚、青飼玉米為(wei) 主的農(nong) 業(ye) 種植產(chan) 業(ye) 。加強民族團結,近萬(wan) 名援藏幹部從(cong) 產(chan) 業(ye) 項目到文化幫扶,為(wei) 西藏百姓搭建起更多團結線、幸福路。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色尼區,援藏幹部們(men) 幫助當地群眾(zhong) 建起了智能溫室。
西藏還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和創建規劃,設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chuan) 月、民族團結進步日等,構築民族團結工作創新和保障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