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八廓街一個(ge) 民族聚居的大院裏,次仁玉珍一路成長為(wei) 一名文藝工作者,“大家相親(qin) 相愛,互相幫助,誰家有事喊一聲,總能及時得到幫助。”
“共飲一井水、同為(wei) 一家人”,這樣的民族大院,在八廓街附近有100多個(ge) 。
民族團結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全麵貫徹黨(dang) 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兒(er) 女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開。
雪域兒(er) 女心向黨(dang)
本有很多機會(hui) 外出務工,也可接手家族磨坊生意,普瓊卻選擇了自己熱愛的工作,一幹就是21年。
“沒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作為(wei) 江孜縣宗山一處遺址的講解員,普瓊深愛著這份工作,“我是農(nong) 奴的後代,更能體(ti) 會(hui) 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要把新舊西藏的對比一直講下去。”
七十載滄桑巨變,如今的江孜已是西藏的產(chan) 糧大縣和新興(xing) 旅遊地。去年,全縣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145元。
登宗山遠眺,年楚河畔溢青流翠,那是青稞在抽穗;群山腳下鋪展明黃,那是油菜花在盛放。眼前,具有當地風格的新居整潔漂亮,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江孜的發展成就,正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的一個(ge) 縮影。在黨(dang) 的領導下,西藏各族兒(er) 女始終高舉(ju) 愛國主義(yi) 和民族團結的旗幟,自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發展奇跡。
“講黨(dang) 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西藏近年來持續開展“四講四愛”群眾(zhong) 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zhong) 深刻認識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堅決(jue) 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
“隻有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堅持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才能為(wei) 西藏發展進步築牢堅實基礎、開辟光明前景。這是曆史的深刻結論,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心聲。”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曆史研究所研究員張雲(yun) 說,各族群眾(zhong) 擁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擁護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擁護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更加自覺更加堅定。
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珠峰腳下,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紮西宗村80多戶村民,自然條件受限,日子一度不太寬裕。
2017年,上海援藏產(chan) 業(ye) 項目“珠峰小鎮”選址紮西宗村。“小鎮建設運營,不僅(jin) 吸納當地村民就業(ye) ,還能帶動創業(ye) 。”上海援藏幹部、定日縣發改委副主任沈耀庭說。
伴隨項目建設,村裏近幾年來了180多名務工者。紮西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桑布組織大夥(huo) 兒(er) 結對認親(qin) ,各族群眾(zhong) 相幫互助,“大家有活一起幹,有生意一起做。”
團結固則百業(ye) 興(xing) 。“4年多來,村裏開起超市、旅館和餐廳10多家,珠峰小鎮吸納40多名村民就業(ye) ,帶動戶均年增收6000多元。”桑布說,“小鎮8月中旬正式營業(ye) ,人氣會(hui) 更旺、生意會(hui) 更火。”
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yi) ,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yi) ,都要有利於(yu) 提升各族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雪域高原正不斷舒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動人畫卷。
在全國海拔最高的縣——那曲市雙湖縣,民族團結的故事廣為(wei) 流傳(chuan) 。2017年8月2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援藏醫療隊實施了世界首例5000米海拔急診剖宮產(chan) 手術,母子平安。孩子的父母巴桑和曲德隨即為(wei) 孩子取名霍黨(dang) 生。次日,因胎兒(er) 被臍帶繞頸,產(chan) 婦桑吉卓瑪也接受了醫療隊的緊急剖宮產(chan) 手術,並為(wei) 女嬰取名霍油生。
自從(cong) 1994年開始援建、2002年對口支援以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先後選派14任援藏幹部奔赴雙湖,累計投入4.5億(yi) 元,落地項目103個(ge) 。
1994年至2020年,對口援藏省市、中央國家機關(guan) 及中央企業(ye) 分9批共支援西藏經濟社會(hui) 建設項目6330個(ge) ,總投資527億(yi) 元,並選派9682名優(you) 秀幹部援藏。
和平解放70年來,西藏人民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深深感受到西藏的前途命運始終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緊連在一起。
70年來,中央政府為(wei) 西藏製定了許多好政策,涉及財稅金融、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發展等各個(ge) 領域。中央財政對西藏轉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在不同時期相繼安排一大批關(guan) 係西藏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項目,極大改善了西藏人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連續5年召開深化對口援藏扶貧工作會(hui) 議,通過中央支持和各地幫扶,截至2019年底,西藏全區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問題。”西藏自治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西藏正努力譜寫(xie)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篇章。
民族團結就像陽光和空氣
出拉薩,沿318國道西行,閱不盡高原壯闊、峽穀幽深,也采擷了一路“民族情、一家親(qin) ”的佳話。
雅魯藏布江畔,日喀則市仁布縣切娃鄉(xiang) 普納村是個(ge) 易地扶貧搬遷新村,59戶村民來自不同民族。
“剛搬來那會(hui) 兒(er) ,大家比較陌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拉巴次仁說,為(wei) 了讓大家團結起來共謀發展,幾經商議,普納村將民族團結寫(xie) 入村規民約,每年6月召開民族團結座談會(hui) 。“每到藏曆新年,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品嚐美食。”拉巴次仁說,人心齊、泰山移,磚廠、溫室大棚等項目順利落地,去年村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wan) 元。
從(cong) 青海來到普納村做補胎生意的馬彬林,起初人生地不熟,“村裏又是借錢又是出點子幫我,生意才慢慢走上正軌,現在我們(men) 外來商戶定期聯合慰問村裏孤寡老人、家庭困難學生。”
走進多民族聚居的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民族團結就像陽光和空氣”等標語隨處可見。“加強宣傳(chuan) 教育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手段。”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詹勇說,社區成立民族藝術團,節目編排緊扣民族團結、全麵小康等重大主題,2009年以來共演出79場,觀看人數超2萬(wan) 人次。
西藏精心選樹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0年5月1日,《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正式施行,通過立法保障民族團結。
據統計,目前,國務院、西藏自治區表彰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共有1985個(ge) (次)、先進個(ge) 人2846人(次),拉薩、日喀則、昌都、阿裏先後成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地)。
今年2月底,《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規劃(2021—2025)》正式出台,提出力爭(zheng) 到2025年,全區7市(地)全部創建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地),80%的縣(區)建成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