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蘭(lan) 邊防連一角。張宇 攝
1951年6月1日,開完李狄三的追悼會(hui) 。
6月2日,先遣連45名官兵組成進軍(jun) 噶大克先遣分隊,由彭青雲(yun) 負責。
6月6日,向普蘭(lan) 進發。
——摘自《進藏英雄先遣連》
雄壯的國歌在靜寂的營區響起,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升旗台兩(liang) 側(ce) 護衛的戰士手中鋼槍閃亮……7月1日上午,普蘭(lan) 邊防連官兵和身著節日盛裝的當地群眾(zhong) ,在普蘭(lan) 邊防連營區舉(ju) 行升國旗儀(yi) 式,共同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周年。
阿裏地區普蘭(lan) 縣地處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1951年5月28日,由新疆軍(jun) 區獨立騎兵師2團副團長安誌明帶領的進藏先遣支隊在紮麻芒堡與(yu) 進藏英雄先遣連官兵會(hui) 師。7月15日,普蘭(lan) 宣告和平解放,先遣支隊和進藏英雄先遣連部分官兵奉命整編後駐守普蘭(lan) 。連隊在普蘭(lan) 縣城東(dong) 北1.5公裏處的高地修建營房。從(cong) 此以後,普蘭(lan) 邊防連就一直紮根邊防、紮根普蘭(lan) 。
“連隊傳(chuan) 承先遣連對黨(dang) 負責、對人民負責、對集體(ti) 負責、對個(ge) 人負責的‘四個(ge) 負責’精神,叫響了爭(zheng) 做先遣傳(chuan) 人的口號。”普蘭(lan) 邊防連指導員劉誌龍說,從(cong) 新兵下連開始,連隊通過組織參觀先遣連遺址、觀看連隊紀錄片和電影《先遣連》、開展“講先遣故事,爭(zheng) 做先遣傳(chuan) 人”等係列活動,讓官兵感受進藏英雄先遣連感人故事、體(ti) 會(hui) 先遣精神。通過活動,官兵從(cong) 聽故事到講故事,從(cong) 被動接受者逐漸成為(wei) 主動傳(chuan) 承者。就這樣,一代代官兵把連隊這種精神接續不斷傳(chuan) 承下來。
70年前,進藏英雄先遣連到過的巡邏點位,今天的普蘭(lan) 邊防連官兵依然頂風冒雪堅持巡邏。
70年前,進藏英雄先遣連解放的這片神聖國土,今天的普蘭(lan) 邊防連官兵依然像釘在邊防線上的釘子一樣在堅守著。
29歲的劉誌龍是普蘭(lan) 邊防連第26任指導員。2016年從(cong) 軍(jun) 校畢業(ye) 後,他主動要求到阿裏為(wei) 國戍邊,從(cong) 此一切就與(yu) 普蘭(lan) 邊防連緊緊相連。
在普蘭(lan) 邊防連營區,隨處可見官兵對先遣連精神的傳(chuan) 承。“一進營區,山頂上擺放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萬(wan) 歲萬(wan) 萬(wan) 歲’的標語,體(ti) 現了先遣連對黨(dang) 負責的絕對忠誠。”劉誌龍說,營區門口道路兩(liang) 側(ce) 擺放的“爭(zheng) 做先遣傳(chuan) 人”等文化石,體(ti) 現了全連官兵鐵心戍邊、為(wei) 國奉獻的精神風貌。
同劉誌龍一樣,來自寧夏的四級軍(jun) 士長傅登賢也與(yu) 普蘭(lan) 邊防連緊密相連。入伍14年來,傅登賢一直都在普蘭(lan) 邊防連服役。“剛到連隊,指導員、老班長就帶領我們(men) 回顧先遣連的光榮事跡,看遺址、講故事、說傳(chuan) 統,先遣連‘四個(ge) 負責’精神深深印在我心裏,激勵我一路走到現在。”傅登賢說。
14年的磨煉讓傅登賢從(cong) 普通一兵成長為(wei) 一名資深的基層帶兵人。先遣連精神不僅(jin) 激勵傅登賢自己,也成為(wei) 他帶好兵的方法。“我們(men) 班裏曾經有一個(ge) 家境十分優(you) 越、花錢大手大腳的戰士。剛到部隊第一天,就覺得這裏太苦了、吵著鬧著要回家。作為(wei) 班長,我組織全班讀革命前輩的故事,相互交流心得體(ti) 會(hui) ,在日常生活中用先遣連精神進行引導幫助。通過努力,這名戰士的思想漸漸改變,工作也開始積極努力,生活也開始注意節儉(jian) 了。這名戰士退役時,銀行卡上的餘(yu) 額比從(cong) 家裏帶來的錢還多2萬(wan) 多元。回到地方工作後,這名戰士發展得也相當好。”傅登賢驕傲地說。
自從(cong) 2010年年底入伍以後,大學生士兵、四級軍(jun) 士長任興(xing) 華擔任過文書(shu) 、軍(jun) 馬飼養(yang) 員、軍(jun) 犬育導員、炊事員、種植員等工作。無論做什麽(me) 工作,任興(xing) 華都踏實努力,得到大家的認可。“一個(ge) 大學生入伍還搞後勤,真不如去戰鬥班排。剛開始搞後勤工作,不僅(jin) 有同誌這樣說,我也曾經這樣想過。通過學習(xi) 先遣連的光榮事跡,我樹立了‘崗位無大小,隻要努力幹好工作,同樣是建功立業(ye) ’的思想。有了這樣的想法,無論組織把自己放在哪個(ge) 崗位,我都用心努力,爭(zheng) 取把手上的工作幹到最好。”任興(xing) 華說。
普蘭(lan) 邊防連官兵不僅(jin) 自己傳(chuan) 承先遣連精神,還通過各種形式向社會(hui) 各界宣傳(chuan) 。“先遣連遺址也成為(wei) 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今年以來,連隊已經接待了50多批上千人次參觀學習(xi) 。”劉誌龍說,前來參觀的同誌都反映深受教育、收獲很大。
每一個(ge) 來到普蘭(lan) 邊防連的人,都會(hui) 發現連隊的巨大變化。進藏英雄先遣連遺址還是低矮土坯營房,如今,官兵居住在三層樓房裏,不僅(jin) 各種生活設施齊全,床頭就有供氧設備。休息時間,戰士們(men) 還可以在活動室組織各種文藝活動。
“過去,冬天基本隻有蘿卜、白菜、土豆這老三樣。現在,我們(men) 不僅(jin) 有三個(ge) 大棚供應各種蔬菜,還有無土栽培的植物工廠可以供應10多種綠色蔬菜。就是冬天,也能基本保證連隊需要。”任興(xing) 華興(xing) 奮地說。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多次榮立集體(ti) 二等功、三等功,被評為(wei) 基層建設先進連隊……一個(ge) 個(ge) 榮譽,一麵麵錦旗,都證明著普蘭(lan) 邊防連無愧於(yu) 進藏英雄先遣連傳(chuan) 人的稱號。“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先遣連精神永不過時。不管哪一代官兵,我們(men) 永遠做先遣連的傳(chuan) 人。不論在哪個(ge) 崗位,我們(men) 都要把黨(dang) 交給的工作幹好。”劉誌龍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