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是“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安全運行10周年。最新數據顯示,該工程累計向柴達木輸送電量565981.136千瓦時,累計向拉薩輸送電量866250.84萬(wan) 千瓦時,雙向累計送電逾143億(yi) 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170萬(wan) 噸。
青藏聯網工程中國是第一條通往西藏的“電力天路”,工程東(dong) 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穿越昆侖(lun) 、跨越唐古拉,全長2500多公裏,該工程由750千伏交流、±400千伏直流、藏中220千伏環網三部分組成。其中,柴達木至拉薩段±400千伏柴拉線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凍土裏程最長的直流輸電線路。
2011年12月,青藏聯網工程正式投運,打通了西藏能源輸送瓶頸,解決(jue) 了西藏電網長期以來的缺電問題,為(wei) 西藏豐(feng) 水期“水電外送”和枯水期“送電進藏”提供了穩定的綠色通道。2015年6月,工程順利通過反轉試驗,西藏水電實現曆史性首次外送,自此,每年夏秋季,西藏富餘(yu) 水電通過這條能源大動脈送至青海,為(wei) 西藏贏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更大範圍內(nei) 優(you) 化了中國西部地區清潔能源資源配置。
青藏聯網工程穿越高寒荒漠、高原草甸、沼澤濕地、高寒灌叢(cong) 等不同生態係統,沿線分布有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建設期間,施工單位采用多種方式保護生態,目前通道及杆塔基礎周圍植被均已自然恢複。此外,為(wei) 降低運維巡檢對脆弱生態的影響,國網青海電力采用“無人機+直升機+人工巡視”立體(ti) 巡視手段,有效減少對沿線生態環境的幹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