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西藏邁出紮實步伐
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期間,賦予西藏發展新使命:“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在推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上不斷取得新成就,奮力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西藏既充分考慮其高質量發展與(yu) 全國的共性,又突出高原經濟的特色優(you) 勢,將文化旅遊、清潔能源、綠色工業(ye) 、現代服務等七大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重點發展,努力做到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2021年,西藏全區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800億(yi) 元,同比增長8.7%,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西藏網上零售額189.7億(yi) 元,同比增長61.1%,在實物網絡銷售中,食品酒水零售總額占27.8%,珠寶禮品、醫藥保健分別占17.3%和14.9%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地處世界屋脊的西藏,在中央支持、全國支援下,度過了非凡巨變的十年。360多萬(wan) 西藏兒(er) 女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致力於(yu) 探索符合高原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期間,賦予西藏發展新使命:“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在推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上不斷取得新成就,奮力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1年召開的西藏自治區第十次黨(dang) 代會(hui) 明確提出,著力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圍繞這一目標,西藏既充分考慮其高質量發展與(yu) 全國的共性,又突出高原經濟的特色優(you) 勢,將文化旅遊、清潔能源、綠色工業(ye) 、現代服務等七大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重點發展,努力做到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隨著新發展理念得到踐行、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不斷夯實,西藏呈現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速轉型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斷湧現、政策和資源優(you) 勢得到有效轉化、發展更多賦能民生改善的新局麵。
補上發展短板弱項
西藏發展相對滯後,高質量發展亟需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近年來,西藏堅持既算經濟賬,更算民生賬、民心賬,大力推進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領域設施建設,一些製約西藏發展的堵點難點正得到有效破解。
“道路通則百業(ye) 興(xing) ”。在遙遠的“雪域孤島”劄達縣楚魯鬆傑鄉(xiang) ,巴卡村村民對這句話有著切身感受。
“上世紀90年代,村裏組織群眾(zhong) 在河穀地帶種藏細柳。根據阿裏地區的氣候,植樹一般在4、5月份,這時楚魯鬆傑往往正被大雪封山。”巴卡村巴角組組長歐珠多吉說,一次買(mai) 家都聯係好了,結果大雪封山半個(ge) 月,苗木砍下來卻無法外運。
2020年底,楚魯鬆傑鄉(xiang) 邊境柏油公路正式鋪通。“道路好了,加上保通措施,苗木運得出去了,去年賣了91萬(wan) 元。今年苗木長勢很好,預計能賣100萬(wan) 元,80%用來分紅。今年群眾(zhong) 投勞一個(ge) 多月能分紅3萬(wan) 多元。”歐珠多吉說,村民苗木致富夢終於(yu) 實現了。
如今,西藏公路通車總裏程達到12.07萬(wan) 公裏,拉林鐵路建成投運,“複興(xing) 號”飛馳雪域高原,拉那高速公路通車運行,貢嘎機場T3航站樓投入運營,國際國內(nei) 航線達到150條,川藏鐵路建設、青藏鐵路和拉日鐵路電氣化改造等正有序推進中。
主電網已覆蓋全區全部74個(ge) 縣(區),建成和在建電力裝機容量不斷提升,已實現從(cong) 緊缺限電到富餘(yu) 輸出的曆史性轉變;全區200多萬(wan) 農(nong) 牧民喝上了清潔的飲用水,實施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等,建成一批水利樞紐,全區糧食產(chan) 量連續7年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935元,連續19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徹底擺脫了束縛西藏千百年的絕對貧困難題;城市人均居住麵積全國最多,達51.33平方米……近年來,西藏基礎設施建設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西藏最大的雲(yun) 計算數據中心,坐落於(yu) 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這裏占地麵積64.5萬(wan) 平方米,總投資118億(yi) 元,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容納7萬(wan) 個(ge) 機櫃。
“隨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西藏可以利用自身低溫低氧等氣候特點,承接東(dong) 部發達地區的算力需求,同時不斷開拓南亞(ya) 市場。”該公司總裁蔣寧說。
近年來,西藏不斷推動信息化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加快布局5G、綠色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融入國家“東(dong) 數西算”布局,推動數字技術加速嵌入公共服務、社會(hui) 治理等環節,進而激發更多發展新動能。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西藏移動電話基站數超過6.06萬(wan) 個(ge) ,5G終端用戶數達到107.97萬(wan) 戶,光纜線路達27.14萬(wan) 公裏,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超過19G/戶/月。
在完善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的同時,西藏不斷創新招商引資舉(ju) 措,出台稅收、金融、土地等優(you) 惠政策,越來越多企業(ye) 選擇到“世界屋脊”尋覓商機、投資興(xing) 業(ye) 。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西藏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2535億(yi) 元,落實規劃投資3937億(yi) 元,市場主體(ti) 超過40萬(wan) 戶。
創新招商方式,西藏還建立起援藏工作隊招商意向投資企業(ye) 信息庫。今年5月,第一批“援藏幹部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26個(ge) ,涉及光伏、風電、大數據中心、旅遊、製藥等領域,計劃投資額超過72億(yi) 元。
深挖產(chan) 業(ye) 富民潛力
聚焦高原資源稟賦和特色,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明確提出,大力推進文化旅遊、清潔能源、綠色工業(ye) 、現代服務、高原生物、邊貿物流、高新數字七大產(chan) 業(ye) 發展,努力在做大規模、做響品牌、延長產(chan) 業(ye) 鏈上下功夫,讓產(chan) 業(ye) 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
走進被譽為(wei) “藏戲第一村”的山南市乃東(dong) 區昌珠鎮紮西曲登社區,一幢幢藏式小樓鱗次櫛比,在村中林蔭小道上,在麥浪翻滾的田野裏,隨處可見拍照留影的遊客。
紮西曲登社區煥發新活力,得益於(yu) 當地政府和湖北援藏共同實施的人居環境提升和旅遊民宿打造項目。如今,紮西曲登社區的64戶群眾(zhong) 開辦了家庭旅館,共有床位440張,年接待遊客2萬(wan) 人次。
“民俗旅遊增加了群眾(zhong) 的收入,也拓展了社區的知名度。”社區居委會(hui) 主任尼瑪次仁表示,村裏準備成立旅遊公司,統一經營藏戲演出、民宿、旅遊接待服務等。
因為(wei) 擁有深厚獨特民族文化、雄奇壯闊自然風光,西藏是眾(zhong) 多遊客心中的“詩和遠方”。為(wei) 進一步擦亮“世界旅遊目的地”名片,西藏聚焦旅遊業(ye) 提檔升級,支持建設了一批旅遊基礎設施與(yu) 公共服務設施,實施了一批重大文化保護工程項目、補短板建設項目以及邊境旅遊和鄉(xiang) 村旅遊項目,不斷挖掘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
據統計,西藏現有中國優(you) 秀旅遊城市1座,國家地質公園3個(ge) ,國家旅遊度假區1個(ge) ,風景名勝區16處,國家曆史文化名城3座,國家3A級以上景區100多處,具備旅遊接待能力的鄉(xiang) 村旅遊點300多個(ge) 。2021年,西藏旅遊人次和收入分別達到4150萬(wan) 人次、441億(yi) 元。
在林芝市波密縣的原始森林裏,細心的人會(hui) 發現,一些大樹下插著一排排五顏六色的標牌。
“標牌下麵都是‘金疙瘩’,是野生種質的藏天麻。”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產(chan)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斌解釋說,在內(nei) 地野生天麻資源已非常稀少,而在波密原始森林裏野生天麻資源豐(feng) 富。當地農(nong) 技部門和公司技術人員收集野生藏天麻,在最大限度保留其優(you) 良特性、遺傳(chuan) 多樣性的基礎上進行繁育、利用。
“一旦品種繁育實現突破,產(chan) 業(ye) 也隨之邁入發展新階段。公司已帶動4個(ge) 村發展種植基地1700多畝(mu) ,2021年實現產(chan) 量18萬(wan) 斤,預計今年的產(chan) 量能達到30萬(wan) 斤。”董斌說,下一步,公司計劃主要從(cong) 事藏天麻育種、回收、銷售,而將種植更多交給當地合作社和示範戶,更好帶動群眾(zhong) 增收。
高原生物產(chan) 業(ye) ,是西藏發展勢頭較快的產(chan) 業(ye) 之一。西藏是生物多樣性最典型的區域之一,高原生物資源稟賦和比較優(you) 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西藏深化農(nong) 牧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兩(liang) 江四河”河穀經濟帶建設,高標準建設一批特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和產(chan) 業(ye) 帶。
如波密藏天麻一樣,從(cong) 無都有,從(cong) 弱到強,西藏農(nong) 牧業(ye) 逐步形成那曲犛牛肉、林芝蘋果、芒康葡萄酒、白朗蔬菜、察隅獼猴桃、崗巴羊肉等一張張“亮麗(li) 名片”,並逐步走出高原,品牌帶富效應日漸凸顯。
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再邊遠的鄉(xiang) 鎮也能收到快遞,藏醫藥備受青睞,高附加值新作物落地生根,農(nong) 民家門口變身“產(chan) 業(ye) 工人”“職業(ye) 農(nong) 人”……西藏各地產(chan) 業(ye) 發展正不斷出現令人驚喜的新景象。
清潔能源是西藏最具潛力的產(chan) 業(ye) 之一。《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白皮書(shu) 顯示,西藏水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wei) 1.74億(yi) 千瓦,位居全國第一,同時西藏太陽能、地熱能等綠色能源豐(feng) 富。
根據自治區發展規劃,西藏將著力建設國家清潔能源基地,打造新型電力係統示範區、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示範區“一基地、兩(liang) 示範”,為(wei) 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發揮獨特作用、貢獻重要力量。
昌都市發改委主任陸方說,地處藏東(dong) 的昌都市水風光互補資源豐(feng) 富,清潔能源開發潛力較大,結合自治區總體(ti) 布局,將通過“水光互補”“水風光儲(chu) 互補”開發模式,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和清潔能源接續基地建設。
賦予高質量發展多層次內(nei) 涵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西藏堅持所有發展都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yi) ,都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yi) ,都有利於(yu) 提升各族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眾(zhong)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wan) 顆子。秋天的江孜縣,麥浪滾滾。這裏是西藏的糧倉(cang) 。
今年69歲的紫金鄉(xiang) 努堆村村民巴加,看著田間沉甸甸的青稞穗,滿心歡喜。他告訴記者,家裏24畝(mu) 土地一部分進行了流轉,剩餘(yu) 自種的均由合作社提供耕、種、收一條龍機械化服務,他和老伴兩(liang) 人就足以完成田間生產(chan) ,收入更是翻了番。
努堆村村委會(hui) 主任普貴介紹,村裏成立的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購買(mai) 了深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30多台大型農(nong) 業(ye) 機械,不僅(jin) 統一管理村裏土地,還為(wei) 周邊村莊8000多畝(mu) 土地提供機械化服務。
在西藏,農(nong) 牧業(ye) 是與(yu) 群眾(zhong) 最息息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近年來,隨著龍頭企業(ye) 、合作社、種植養(yang) 殖大戶在雪域高原各地不斷湧現。西藏傳(chuan) 統農(nong) 牧業(ye) 朝著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邁進,在減輕勞動強度、解放更多勞動力的同時,也帶動著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
從(cong) “二牛抬杠”到現代化機械耕種,從(cong) 一家一戶散養(yang) 到現代化養(yang) 殖基地引領……隨著各項產(chan) 業(ye) 發展,西藏各族群眾(zhong) 交往交流交融持續深化,大家一起為(wei) 美好發展願景不斷努力,朝著幸福新生活接續奮進。
走進林海雲(yun) 霧間的魯朗國際旅遊小鎮,柏油路縱橫交錯,酒店、民宿與(yu) 自然融為(wei) 一體(ti) ,商業(ye) 街上分布著手工藝店、小超市、“雙創”基地、特色餐飲店等。
“從(cong) 附近居民開辦家庭旅館的‘小打小鬧’,到廣東(dong) 省對口援藏人員對小鎮旅遊進行整體(ti) 設計改造,魯朗旅遊獲得了較大提升。”魯朗鎮紮西崗村村民平措介紹,如今,在魯朗開辦民宿、酒店上班、經營餐飲的既有附近村民,也有來自其他省份的各族群眾(zhong) 。還有多位驢友被這裏的風土人情所深深吸引,留下來開辦客棧。
和魯朗百姓一樣,不少群眾(zhong) 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中感受著穩定增收帶來的踏實感。
位於(yu) 瀾滄江上遊的曲孜卡鄉(xiang) 、納西民族鄉(xiang) 、木許鄉(xiang) ,是昌都市芒康縣的葡萄主產(chan) 區。這裏葡萄種植規模超過1萬(wan) 畝(mu) ,通過將葡萄出售給葡萄酒廠或自釀葡萄酒出售,戶均年增收超8000元。
“這裏出產(chan) 的玫瑰蜜葡萄色澤暗紅,粒大味甜,經過篩選、清洗和自然發酵等過程,變身為(wei) 麵前的這杯美酒。”熱情好客的農(nong) 家樂(le) 老板果拉卓瑪介紹說,當地納西族群眾(zhong) 自釀葡萄酒已有上百年曆史,不少外地遊客專(zhuan) 門購買(mai) 自釀葡萄酒帶回家。從(cong) 自釀自喝的簡單幸福,到作為(wei) 土特產(chan) 出售的增收幸福,納西族群眾(zhong) 心裏感到踏實。
百姓錢袋子鼓起來,生活品質隨之升級。西藏自治區商務廳統計顯示:2021年,西藏全區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800億(yi) 元,同比增長8.7%,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西藏網上零售額189.7億(yi) 元,同比增長61.1%,在實物網絡銷售中,食品酒水零售總額占27.8%,珠寶禮品、醫藥保健分別占17.3%和14.9%。
著力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西藏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尋帶動,在立足高原實際中覓優(you) 勢,在深挖後發優(you) 勢中努力追趕,在推動成果共享中感受幸福,高質量發展的雪域畫卷越繪越精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西藏:譜寫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記者從2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西藏”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經濟發展勢頭強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鑄牢,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祖國西南邊陲和諧安寧。[詳細] -
奮力譜寫新時代美麗西藏建設新篇章
仲夏惠風和暢,雪域萬物競秀。在第51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俯瞰高原大地,一幅充滿希望、鼓舞人心的美麗西藏新畫卷,正以舒展姿態徐徐鋪展。[詳細] -
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譜寫好新時代西藏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新篇章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