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駐西藏3197哨所的“獨一味”
午後,駐西藏3197哨所終於(yu) 霧散雲(yun) 開。太陽破雲(yun) 而出,被濃霧籠罩的哨樓,逐漸在山巔顯露。
3197哨所鑲嵌在三麵絕壁的高地。陽光,透過林中縫隙,照射在哨長鄧東(dong) 城正在固定的木板上。
這一刻,這位哨長的手中,“祖國在我心中”幾個(ge) 大字格外鮮豔、亮眼。
35年前,第一批進駐哨所官兵登上3197哨所。除夕夜,全哨戰士吃了一鍋“數得清個(ge) 數”的餃子,苦是苦了點,卻沒有一名戰士動過下山的念頭。
35年前的“八一”前夕,守哨官兵就地取材、削成一塊木板,寫(xie) 下“祖國在我心中”幾個(ge) 大字,懸掛在哨所觀察點附近的一棵樹上。
光陰如梭。今年9月中旬,臨(lin) 近送菜,哨長鄧東(dong) 城算著日子給連隊文書(shu) 趙錦淏打去電話——讓他幫忙準備一塊木板,隨著物資一起送到哨所附近的半山腰。
那天,鄧東(dong) 城背著木板,攀登700多級台階上哨。沒有休息,他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新木板的加工製作。
取下掛在哨樓旁那棵大樹上的舊木板,量尺寸、臨(lin) 摹字體(ti) 、上色、抹桐油,官兵想方設法把“祖國在我心中”幾個(ge) 大字,拓印到新木板上。
幾十年來,哨所曆經風吹雨打,一茬茬官兵每隔5年更換一次木板——今年已是第7次更換。
來自河南省周口的上等兵李佰棋,從(cong) 小就喜歡聽革命英雄的故事。李佰棋的爺爺也是一名烈士。去年,李佰棋從(cong) 爺爺當年經過的那棵大槐樹下出發,來到爺爺生前所在的部隊守防。
上哨不久,李佰棋參加連隊季度體(ti) 能考核。
那次考核,一起下連的同年兵,各課目成績突飛猛進,連當初新兵結業(ye) 考核3公裏勉強及格的幾個(ge) 戰友,都已達到良好。
李佰棋因缺乏練習(xi) ,差點沒及格。考核後的講評,指導員李斌對成績進步快的戰友,挨個(ge) 點名表揚。站在隊列中,李佰棋的臉紅到了脖根。
回到哨所,早上還活力四射的李佰棋,像泄了氣的皮球,整個(ge) 人無精打采。
等一天工作接近尾聲,天黑了下來,鄧東(dong) 城把李佰棋叫到了大樹下。兩(liang) 人拉起了家常。
那次,李佰棋知道了作為(wei) 軍(jun) 人,最該有的夢想是“精武夢”。剛開始,3197哨所的活動範圍不足80平方米,精武熱情在“巴掌大”的地方激情燃燒,2800多級台階就是“哨所訓練場”。
現在條件好了,上級給哨所配發了跑步機等健身器材。中士秦祺平時最愛“擼鐵”,值班時每隔一個(ge) 小時,就會(hui) 舉(ju) 起啞鈴“提提神”。每次秦祺下山,體(ti) 能考核都在全連名列前茅。
高山哨所,照樣能練出精兵。聽了鄧東(dong) 城的話,李佰棋認識到,原來是自己剛上哨所時,為(wei) 了學業(ye) 務而忽視了體(ti) 能。
那之後,李佰棋業(ye) 務、體(ti) 能“兩(liang) 手抓”。有了秦祺這個(ge) 靠譜的體(ti) 能教練,加之自己刻苦努力,再次下山的李佰棋,體(ti) 能訓練成績終於(yu) 讓全連刮目相看。
前不久,在外學習(xi) 回來的李佰棋,因晚上才到連隊,不得已在山下留宿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上山後的李佰棋用剛剛采摘的竹筍炒了一盤菜。他邊吃邊說:“怪不得昨晚失眠,原來,我是想這哨所的‘獨一味’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雲中哨所”盛開民族團結之花
詹娘舍之名從藏語音譯而來,即“雪山孤島”的意思。該哨所駐地海拔4655米,因兀立山尖、雲遮霧繞,又被稱為“雲中哨所”,四周皆為85度坡度的懸崖峭壁。 [詳細] -
駐藏官兵踏雪巡邏 “雪地摩托”首次亮相海拔5100米
昆木加哨所海拔5100米,年平均氣溫隻有5攝氏度。連日來,哨所駐地迎來入春後的又一場大雪,擔負防區巡邏和觀察任務的官兵們,踩著厚厚的積雪再次踏上巡邏路。[詳細] -
雪域邊關,這裏有兵初長成
元宵佳節,皓月當空。在西藏山南軍分區崗拉哨所,深夜2點,新兵馬振武手持鋼槍,目不轉睛地盯著四周的風吹草動,半小時不到,他的麵罩上已經泛起冰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