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薩迦縣扯休鄉開展萬畝土地全程農機托管作業小記:土地托管讓村民有錢又有“閑”
“從(cong) 2017年起,結合良種推廣,通過農(nong) 機合作社帶動,我們(men) 家不僅(jin) 糧食產(chan) 量增加了,而且家裏的年輕人也可以安心在外務工。春播秋收等農(nong) 忙時節,也不用再急匆匆趕回來。靠著這幾年外出務工的收入,我家添置了一輛工程運輸車,日子越來越好了。”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扯休鄉(xiang) 吉雄村村民普瓊紮西說起農(nong) 田托管後的變化,滿意極了。
這幾年,西藏大力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社會(hui) 化服務試點示範工作,重點依托農(nong) 機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ti) ,將小農(nong) 戶引入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軌道,實現耕地的集約化、規模化利用,有效解決(jue) “誰種地”和“種好地”的問題,其中,薩迦縣扯休鄉(xiang)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社會(hui) 化服務走在了全區前列。
2021年,扯休鄉(xiang) 在包鄉(xiang) 領導、包村幹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的帶動下,多次召開村“兩(liang) 委”班子會(hui) 議和村民大會(hui) ,將社會(hui) 化托管服務模式的優(you) 越性層層宣傳(chuan) 至各村、各戶。今年,為(wei) 徹底解決(jue) 青稞收割半機械化效率低的問題,扯休鄉(xiang) 在原有農(nong) 機的基礎上,引進6套收割、脫粒、飼草打包分段式新型大機具,在全鄉(xiang) 9個(ge) 行政村試點推廣1.03萬(wan) 畝(mu) 全程農(nong) 機托管作業(ye) 服務,將耕地、播種、灌溉、植保、收割、脫粒等所有作業(ye) 環節全部交由農(nong) 機合作社來實施。
“以前作物的產(chan) 量全看家中的勞動力有多少,大家忙著幹農(nong) 活,無暇外出務工,家庭年人均收入還達不到全鄉(xiang) 平均水平。”吉雄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次多介紹,農(nong) 田實現全程農(nong) 機托管後,村民有時間外出務工了,每年至少能給家裏帶來2萬(wan) 餘(yu) 元的收入。
與(yu) 吉雄村一道經曆這種變化的,還有嘎吉林村、康木薩林村等,它們(men) 是扯休鄉(xiang) 青稞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的示範村。
同時,扯休鄉(xiang) 還通過“喜馬拉22號”“藏青3000”等新品種的推廣,植保無人機、分段式收割機等新裝備的應用,“千畝(mu) 千斤”高產(chan) 栽培模式、化肥減量增效等新技術的普及,最大限度降低每畝(mu) 投入成本。“全程農(nong) 機托管服務模式與(yu) 傳(chuan) 統種植方式相比較,每畝(mu) 耕地可降低作業(ye) 成本335.6元。”扯休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群培熱旦介紹。
不僅(jin) 如此,鄉(xiang) 裏從(cong) 農(nong) 田中解放出來的勞動力,還能以務工方式參與(yu) 田間生產(chan) 工作。僅(jin) 2021年秋收時節,人均工資收入就有4500元以上,實現了農(nong) 業(ye) 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的雙增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第二批北京援藏抗疫醫療隊:首善力量耀高原
京藏同心,攜手抗疫。自我市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先後派出兩批援藏抗疫醫療隊馳援抗疫。[詳細] -
國網西藏電力緊急搶修保供電
近日,西藏林芝、山南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雪天氣。受此輪天氣及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影響,西藏電網多座變電站、多條輸配電線路不同程度損壞,國網西藏電力及時啟動應對暴雪暴雨黃色預警二級應急響應,全力開展搶修工作。 [詳細] -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昌都市經濟社會發展綜述:產業強 生態美 日子好
伴隨著時代發展的鏗鏘足音,藏東大地走過了極不平凡的十載春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