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藏渝兩(liang) 地學生手牽手奔跑在山城街頭。通訊員 擁金卓嘎 攝
圖為(wei) 援藏教師在拉薩市第一中學給學生授課。記者 旦增蘭(lan) 澤 攝
圖為(wei) 昌都市邊壩縣第一小學學生在課間快樂(le) 地玩耍。記者 丹增群培 攝
圖為(wei) 拉薩實驗中學的學生在做課間操。(圖片由江蘇援藏指揮部提供)
圖為(wei) 昌都市類烏(wu) 齊縣重慶雙語幼兒(er) 園。記者 次旺 攝
圖為(wei) 那曲市班戈縣中石化小學學生在為(wei) 同學們(men) 分發午餐(6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圖為(wei) 參加冬令營研學交流活動的波密少先隊員在廣州塔用共享望遠鏡眺望廣州城市夜景。記者 謝筱純 攝
從(cong) 捐建學校到開設網絡課堂,從(cong) “組團式”教育援藏到組織區內(nei) 師生赴區外研學交流,從(cong) 知識傳(chuan) 授到文化交融,多年來,教育援藏已在高原各地結出累累碩果。
欲育英才,先育良師。為(wei) 更好地發揮援藏團隊效果,2016年教育部等四部委啟動實施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17個(ge) 對口支援省市已累計派出2100餘(yu) 人次,對口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學校。“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開展至今,西藏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方式、教育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學生綜合素質有了顯著提升。
一批批援藏教師來到雪域高原,與(yu) 西藏師生攜手並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促進兩(liang) 地師生的交往、交流、交融。為(wei) 每一個(ge) 離太陽最近的孩子搭建起一座座與(yu) 區外交流的橋梁、打開一扇扇夢想的窗戶,真正讓教育大愛灑滿雪域高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