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隻比珠峰大本營低100米 這裏是青藏公路海拔最高點

發布時間: 2024-12-26 09:30: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蜿蜒於(yu) 世界屋脊之上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是貫通四川與(yu) 西藏、青海與(yu) 西藏的重要交通命脈。1954年,兩(liang) 條公路正式通車。70年後的今天,青藏高原的道路建設已從(cong) 兩(liang) 條路編織成了高原道路網。青藏公路全線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同時它又是西藏運輸最繁忙的公路。總台記者近日到達了青藏公路海拔最高、環境最惡劣、條件最艱苦的唐古拉山口所在路段。

  零下20℃ 鏟雪除冰保青藏公路暢通

  青藏公路海拔最高點——唐古拉山口往南10公裏的109國道養(yang) 護保通點,被稱作“天下第一道班”。這裏海拔約5100米,隻比珠峰大本營低100米,管護的也是青藏公路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路段,所以才會(hui) 有“天下第一道班”的稱呼。

  往年這個(ge) 時候,青藏公路安多段已經下起了大雪,道路結冰經常引發大堵車。今年12月份,這一路段沒有出現持續的降雪,對往來的大貨車司機來說情況比較有利。青藏公路是西藏最繁忙的公路,高峰期每天的車流量有1.5萬(wan) 輛次。路麵上以20米長的半掛車、大件平板車、油罐車為(wei) 主,偶爾會(hui) 有一些私家車。

  雖然沒有下雪,但室外的氣溫已經降到零下20℃,風力達到了七八級。公路沿線的許多涵洞結冰嚴(yan) 重,冰層厚度超過50厘米,已經危及橋梁安全。這幾天,道班工人們(men) 正忙著在各個(ge) 涵洞除冰化險,保障橋梁的安全。在這個(ge) 被稱作“生命的禁區”的路段作業(ye) ,道班工人們(men) 需要克服高寒、缺氧等一係列困難。比如,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麵的一半,他們(men) 還要穿著水鞋在冰冷刺骨的冰水中一幹就是兩(liang) 三個(ge) 小時,手腳凍得通紅。

  總台報道團隊雖然是從(cong) 海拔3650米的拉薩一路開車過來,但是到達海拔5000米的地方,我們(men) 的同事還是出現了比較嚴(yan) 重的高反症狀,比如頭疼、失眠等等。

  一代代道班工人傳(chuan) 承發揚“兩(liang) 路”精神

  從(cong) 1954年青藏公路通車開始,這個(ge) 道班就已經成立了。70年來,三代人、一百五十多位道班工人在這裏工作 。一代代道班工人保障道路暢通,在鏟雪、除冰中,為(wei) 青藏公路的暢通作出了巨大貢獻,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拚搏、甘當路石,軍(jun) 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liang) 路”精神一代代地傳(chuan) 承了下來。

  109國道養(yang) 護保通點除了承擔保通暢的任務以外,道班工人們(men) 還在公路為(wei) 來往的司機師傅們(men) 修建了一個(ge) 服務站。走進這個(ge) 服務站,你會(hui) 感覺到濃濃的暖意。裏麵還有一個(ge) 小賣部,銷售方便麵、奶茶等產(chan) 品。服務站裏麵還提供免費的熱水、吸氧的服務以及抗高反的藥品。

  據悉,這個(ge) 服務站已經累計為(wei) 10萬(wan) 人次提供幫助和服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ge) 小小的服務站已經收到各式各樣的感謝信超過3000封。

  天下第一道班真是這個(ge) 高原雪域上非常溫暖的存在了。感謝這裏的工作人員長期堅守,讓遠行的人們(men) 在這裏能夠安心地休息,服務很熱情,環境也非常整潔。

  2012年7月7日,我從(cong) 雁石坪出發,翻越唐古拉山時遭遇大風冰雹,到一道班已經是8點多。我問道班有無住宿,員工熱情地接待說有,並且說是免費提供。我一人在外得到如此照顧,各種感動

  每一封感謝信語言都非常樸實,但都是司機師傅在這個(ge) 地方受到無微不至的關(guan) 懷,還有雪中送炭的幫助之後的真情流露,希望青藏公路能夠一直保持暢通,來往的進出藏貨物運輸更加安全高效、更加快捷。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