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科技成果屬於(yu) 誰這個(ge) 問題一直是科研圈子中的“灰色地帶”,由於(yu) 曆史原因,我國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一直屬於(yu) 所屬單位,這和外國慣例有著很大的不同,也大大影響了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yu) 電子學部主任王湧天激動地拿出手機,在一個(ge) 近300人的長江學者微信群裏寫(xie) 下:“請注意今天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大利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大家都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這一問題,至此,科技成果的使用和所有權問題終於(yu) 有了頂層的認定。
一樣的科技成果,不一樣的獲得感
幾年前,王湧天和他在美國亞(ya) 利桑那大學任終身教授的博士畢業(ye) 生聯名就一項與(yu) VR相關(guan) 的科研成果在美國申請了專(zhuan) 利,現在已有美國著名企業(ye) 付費使用這項專(zhuan) 利技術,每年都會(hui) 支付專(zhuan) 利使用費。
按照美國大學的規定,發明專(zhuan) 利的所有權歸發明人,所以王湧天的學生可以直接在個(ge) 人銀行賬戶中收到對方支付的專(zhuan) 利使用費,而王湧天的這筆費用則按規定打到了他所在的高校,按照橫向科研經費管理。
“其實並不是我們(men) 科研人員要把專(zhuan) 利使用費揣到自己的口袋。但是我國向來強調職務發明,重視單位權益,不像美國等國家這麽(me) 尊重發明人。這是個(ge) 觀念問題。”王湧天說。
的確,近年來政府陸續公布了一係列旨在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和與(yu) 此相關(guan) 的科研人員創業(ye) 的政策。這些政策對於(yu) 科技成果的分紅激勵、人事關(guan) 係保留等一係列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然而盡管成都、廣州等地區已經開始做出嚐試,但對於(yu) “科技成果所有權的分配”這一核心問題依然缺乏全國性的明確規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則讓不少科研人員看到了“曙光”。王湧天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看到這句話,我真是太高興(xing) 了!”他認為(wei) ,長期以來,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的問題一直影響著科研人員對於(yu) 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何建華表示,對於(yu) 科技成果轉化,這個(ge) 能產(chan) 生“權益”的東(dong) 西如何界定確實比較困難。
“比如說,你是在單位裏利用了單位的科研條件和國家的支持作出的這些成果,這項科研成果的轉化,的確是跟單位有關(guan) 的。那麽(me) 成果在利益分配上應該是個(ge) 什麽(me) 機製,一直不是很清晰。現在國家出台了鼓勵政策,但一些細節還不明確,導致很多科研人員不明白其中的分配方式。”何建華說。
他進一步表示:“多少應該是屬於(yu) 單位的,多少應該是屬於(yu) 個(ge) 人的,怎麽(me) 界定?一直以來既沒有明確的規定,也沒有可以操作和遵循的實例。因此,一個(ge) 科研成果做出來了,但大家覺得這個(ge) 權益比較難界定,科研人員就不太願意過多地去努力推廣科技成果,單位也是一樣,導致對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性不高。”
科技成果應當屬於(yu) 誰
事實上,一直以來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被視為(wei) 國有資產(chan) ,而不合規的科研成果轉化可能被視為(wei) “國有資產(chan) 流失”,鑒於(yu) 這一前提,高校和科研機構保持了一種高度謹慎的態度,科研人員個(ge) 人對於(yu) 這一成果的轉化要經過漫長的報批和協商。
王湧天表示:“在很多方麵,我國政策都在不斷完善,但是對於(yu) 這個(ge) 事情一直不是很明確。所有權不明確,就很容易發生經濟糾紛,甚至會(hui) 背上‘侵占國有資產(chan) ’的罪責,這造成有些科研人員對於(yu) 成果轉化‘畏手畏腳’。”
據了解,2015年以來,國家修訂頒布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國務院出台了《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若幹規定》,國務院辦公廳製定了《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這被稱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三部曲”。
《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國家財政支持的科技項目所產(chan) 生的科技成果,在轉化應用中的收益淨收入50%以上可由發明人享受。法律賦予了科研人員更多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但是所有權依然是國有性質,這就導致科技成果轉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如果依然按照科技成果國有資產(chan) 管理的相關(guan) 規定,實際分配在科技人員受益時,就會(hui) 遇到許多政策之間不協調、不配套的情況。
事實上,我國很多科研成果都是所屬單位組織的,是職務性成果,這也決(jue) 定了在處置所有權時,單位也往往占有相應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萬(wan) 鋼表示,目前很多科研院所對於(yu) 科技成果轉化的收益分配都是按比例分給個(ge) 人和單位的,也不可能個(ge) 人都占有。
“我國的傳(chuan) 統是講究集體(ti) 榮譽,但是近年來,我國在科技成果收益的分配比例上做了很大的調整,給予科技人員的比重越來越多。同時根據項目國家投入、單位投入的力度不同,分配比例也不同。”萬(wan) 鋼說。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學院副院長曹阿民表示:“一直以來,科技成果轉化的所有權遇到的問題是,研發是有國家支持和單位支持的,如果都歸個(ge) 人,單位不可能同意。”
“但我覺得,這一條如果落實好,就會(hui) 讓每一位科研人員更加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垃圾專(zhuan) 利也會(hui) 隨之減少。因為(wei) 成果是自己的,真的想轉化的話,他一定想把成果做好,為(wei) 自己負責。”曹阿民說。
撥開迷霧,還需政策細化
事實上,為(wei) 了激發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的熱情,我國一些地區和科研院所已經開始了政策上的探索。
2016年,成都出台《促進國內(nei) 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若幹政策措施》,《措施》鼓勵高校院所與(yu) 發明人以股份等方式,對職務科技成果分割股權。發明人可享不低於(yu) 70%股權。此外,廣州也在2015年的相關(guan) 政策中規定,3年內(nei) 不實施轉化的科研成果,研發團隊或完成人可依法取得所有權。
西南交通大學印發的《西南交通大學專(zhuan) 利管理規定》,也就是科研人員熟知的“西南交大九條”,探索實施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製,讓職務發明人擁有職務發明專(zhuan) 利權,極大地激發了職務發明人的成果轉化熱情。
此外,中科院等機構也已經在推動科研成果所有權方麵的改革,按照目前中科院的相關(guan) 規定,如果團隊人員不脫離中科院體(ti) 係,直接帶技術進入公司,中科院和技術研發團隊對半分配該技術股權;如果以停薪留職等形式進入公司,則按照個(ge) 人研發團隊占比85%。
然而,在不少科研人員看來,這樣的理念雖好,但還缺全國性的細化方案。
王湧天認為(wei)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為(wei) 科研人員撥開迷霧,為(wei) 今後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希望政府有關(guan) 部門盡快推動這項改革,落實相關(guan) 政策,更加尊重發明人,明確科技成果完成人權益,讓科研人員有充分動力,無後顧之憂,加速把科技成果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為(wei) 經濟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而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綜合信息係統研究中心副主任易建強看來,這樣做無疑會(hui) 鼓勵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也不存在國有資產(chan) 流失的問題了。“但問題是,從(cong) 國家到科研單位層麵,這個(ge) 審批如何過關(guan) ?想法很先進,但恐怕具體(ti) 的審批落實、細化則有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
何建華表示,科技成果轉化向個(ge) 人傾(qing) 斜、激勵,這個(ge) 大方向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這個(ge) 成果涉及其他部門的配合和支持,這些提供條件的部門如何得到應有回報,則又是一個(ge) 新問題,“因此,現在還需要一些可執行的細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公眾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哪些科學?
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發布了一份報告,對臉書(Facebook)上30個科學相關的頁麵中130923條信息以及跟蹤這些頁麵的4400萬用戶進行了考察,並且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詳細] -
我國成功研發智能輔助駕駛係統
記者26日從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獲悉,該部近日成功研製“基於深度學習的智能輔助駕駛係統”,憑借方寸幾厘米大小的嵌入式芯片,可以實現對環境的實時準確智能感知,在目標識別準確率方麵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開數據顯示,智能駕...[詳細] -
藏族人群高原適應機製有新說
10年前西方學者研究發現,高海拔藏族人群與低海拔人群相比,血液一氧化氮水平高出10倍以上。因此醫學界一直認為,一氧化氮升高是藏族人群特有的高原適應生理特征。果真是這樣嗎?我國比較基因組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成果澄清了這...[詳細]
- "中國版"原油期貨來了投資者一手至少需要5萬元
- 福布斯30歲以下傑出青年亞洲榜:中國第二 僅次印度
- vivo X21屏幕指紋版評測 順應潮流設計拍照出眾
-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公布,有你的老師嗎?
- 公眾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哪些科學?
- 內部人士:樂視網可以接受破產重整或賣資產抵債
- 臉書隱私問題引擔憂 喬布斯8年前就發出警告
- 美國挑起貿易戰 奧地利在華企業看好中國市場
- 海信計劃今年落地3000家無人超市
- 惡意騙自媒體補助 河北石家莊警方打掉詐騙團夥
- 意義重大!法院判三星不得使用華為專利
- 餐館垃圾桶有"智能身份證"不讓餐廚垃圾進黑作坊
- 宏碁Chromebook Tab 10發布 比蘋果新款ipads早一天
- 雲南將建23家職業示範煤礦 讓20餘萬職工告別職業病
- 武漢過敏門診迎高峰 專家呼籲清明發布"花粉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