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區塊鏈火遍中國,出租車司機都知道它是互聯網經濟新風口。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了它在中國的熱度——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統計,中國去年申請225項區塊鏈技術專(zhuan) 利,占了全球(406項)的一大半,其次是美國(91項)和澳大利亞(ya) (13項)。這些專(zhuan) 利並不包括加密貨幣的領域。
有報道稱,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和金融服務商競相申請這種“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專(zhuan) 利,是看好它會(hui) 給金融和其他供應鏈帶來革命。與(yu) “炒幣”無關(guan) ,在區塊鏈的試水者看來,新技術可以補上至關(guan) 重要的一環——信用。
交易量不大,金融巨頭卻不敢掉以輕心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記錄體(ti) 係,區塊鏈的賬本,由參與(yu) 交易的所有結點共同記錄,因此,從(cong) 投資者到互聯網黑客,都對區塊鏈蘊含的前所未有的“無權威、防篡改”特質大感興(xing) 趣。
許多“炒幣”的人知道,中國擁有的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貨幣的“礦場(參與(yu) 區塊鏈計算的計算機)”之多,在世界上數一數二。與(yu) 此相仿,2012年到2017年,區塊鏈技術專(zhuan) 利申請最多的9家企業(ye) ,有6家來自中國。
不過,近五年來最活躍的專(zhuan) 利申請者,是總部位於(yu) 美國的支付巨頭萬(wan) 事達,其次是列支敦士登的n鏈控股。
研究機構廣州聯瑞指出,申請區塊鏈專(zhuan) 利的著名公司還包括美國銀行和英國電信等。美國銀行計劃開發一款支持人對人的支付係統,各方均可化名交易;英國電信的技術則可以檢測針對區塊鏈的攻擊;萬(wan) 事達則注重支付追蹤,以及上傳(chuan) 銷售數據到區塊鏈。
其實目前區塊鏈體(ti) 係的交易量,和主流的世界金融交易體(ti) 係相比,仍是九牛一毛。各巨頭積極於(yu) 專(zhuan) 利布局,也是為(wei) 了提防萬(wan) 一,避免在未來被設置障礙。
區塊鏈將說服你,這隻大閘蟹來自陽澄湖
在物聯網專(zhuan) 家、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總體(ti) 組組長沈傑博士看來,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和信用體(ti) 係,為(wei) 解決(jue) 一些征信問題帶來了機遇,由此還可以發掘金融價(jia) 值。
“農(nong) 產(chan) 品的流通中,數據是容易摻假和丟(diu) 失的。”沈傑舉(ju) 了個(ge) 例子,比如市場上有許多聲稱是陽澄湖生產(chan) 的大閘蟹,都有證書(shu) 或某些“權威”數據記錄來證明,但那麽(me) 多大閘蟹不可能都產(chan) 自陽澄湖,消費者怎麽(me) 知道哪些是真的?
“現在的農(nong) 產(chan) 品溯源,需要很多環節,從(cong) 種苗、藥劑到環境,各種數據要齊備,但現在國內(nei) 信用缺失的問題嚴(yan) 重,到消費者手裏無法確認是好的農(nong) 產(chan) 品。農(nong) 產(chan) 品不能賣高的價(jia) 格,農(nong) 民利潤也越來越薄。”沈傑說,“現在政府、電商作為(wei) 單一力量去推動溯源,成本很高。”
物聯網技術,利用大量設備采集物理世界信息,以更好地感知和管理,本來是很好的溯源手段;但如果隻有物聯網,各個(ge) 主體(ti) 傳(chuan) 遞數據到平台,仍不能排除造假和篡改的可能性。沈傑說:“要確保從(cong) 設備端到平台不可被篡改,就可以用到區塊鏈底層的征信機製。”
據報道,京東(dong) 等企業(ye) 正嚐試在農(nong) 業(ye) 中引入區塊鏈技術,做到一頭牛從(cong) 出生到屠宰到商場上架,每一步數據都上傳(chuan) 區塊鏈,做到可以信賴。
一塊田,或將被區塊鏈征信成為(wei) 資產(chan)
“以往,物理世界的實體(ti) 在流通中的價(jia) 值挖掘是不充分的。”沈傑說,“比如我在農(nong) 村有一塊田,但沒有人投資,它隻是一塊田。如果它數字化了,就可以交易,可以分享權益。”
沈傑認為(wei) ,物聯網本可以將這塊田,映射為(wei) 數字資產(chan) 。但過去要讓金融機構用上物聯網數據不那麽(me) 容易,而區塊鏈讓傳(chuan) 感器數據和金融的結合有了場景。
“物聯網加區塊鏈,可以幫助銀行和保險公司獲得可靠的數據,解決(jue) 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農(nong) 民和金融機構之間建立了征信機製。”
沈傑介紹了一個(ge) 正在推進的案例,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yu) 漁業(ye) 。物聯網傳(chuan) 感器能夠監測和管理魚塘的水質,同時還可以幫助金融機構采集農(nong) 民數據,給予貸款。在農(nong) 民拿到更多利潤的同時,提升產(chan) 品的品質,做到可追溯。
而且區塊鏈的數據有跨平台的可信度。“阿裏巴巴芝麻信用積分,出了阿裏巴巴的體(ti) 係就沒有意義(yi) 。”沈傑說,區塊鏈技術依靠多主體(ti) 之間的協同和數據傳(chuan) 遞,將讓數據的金融價(jia) 值像物理世界一樣實在。
從(cong) 醫療保險到遊戲積分,信任不再難
江蘇恒為(wei) 信息科技公司是較早涉足區塊鏈技術研發的一家公司,企業(ye) 負責人徐鈺淳說:“你可以把區塊鏈通俗地理解為(wei) ‘全網公開的分布式電子賬本技術’,它實現了低成本的信用體(ti) 係建立和價(jia) 值傳(chuan) 遞,能解決(jue) 金融、公益、監管、打假等很多領域的痛點和難點。”
徐鈺淳說,利用區塊鏈技術,可實現在醫療、醫保和醫藥“三醫聯動”中,健康醫療數據查詢和使用記錄不可篡改;而在金融方麵,利用區塊鏈技術可實現企業(ye) 征信數據的真實性和可追溯性,實現供應鏈溯源防偽(wei) 、自動化智能合約、訂單履約追蹤、應收款項管理、抵質押品認證等功能。
或許正因為(wei) 區塊鏈公開透明的天生特質,正好契合中國缺乏信任的應用場景,從(cong) 而引發企業(ye) 研發和申請專(zhuan) 利的熱情。
沈傑認為(wei) ,在一些已經數字化的領域,區塊鏈的信用優(you) 勢會(hui) 更快顯現。
“一個(ge) 是數字版權,比如互聯網音樂(le) 的知識產(chan) 權,區塊鏈應用發展可能比較快;一個(ge) 是博彩業(ye) ,過去互聯網上博彩難以避免欺詐的可能,有了區塊鏈,信用可以建立。”沈傑說,“另一個(ge) 可能是遊戲的虛擬收入,比如積分,過去離開了遊戲這些積分就沒用了,區塊鏈可能推動各種遊戲的互通。”
沈傑說,數字化的銀行票據等領域也在積極試水區塊鏈。他認為(wei) ,現在還是區塊鏈技術的早期,大家一股熱情去推動發展;但創新進入深水區後,一個(ge) 點或一條線的突破都不夠,需要生態和係統性觀念的配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WiFi密碼分享有風險 破解或違法
最近幾天,兩款分別名為WiFi萬能鑰匙和WiFi鑰匙的免費軟件熱度很高。可惜的是,它們出的是“惡名”。據報道,這兩款軟件被舉報“竊取各類WiFi密碼”。舉報稱,軟件會將所有的WiFi信息放進它編織的後台程序裏,隻要消費者下載並使...[詳細] -
“基因編輯”必須管 但別“一刀切”
“基因”界又出了大事:據新華社消息,美國農業部近日發表聲明,對未利用植物害蟲的新技術育種模式,培育出的農作物將不進行監管,其中包括基因編輯技術。這意味著,美國在放開“基因編輯作物”市場化之路。一時間,國人很“蒙圈...[詳細] -
3D液體結構打印成功
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化學方法,可在一種液體中對另一種液體進行控製,使其形成管狀結構。這種利用全液體材料打印三維結構的方法,可用來打印液體電子設備,為柔性可拉伸設備提供動力。相關報告...[詳細] -
人類看到一百四十億光年外恒星
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2日在線發表的兩篇天文學論文,科學家們在百億光年外的星係內發現了兩顆“閃爍”的恒星,被認為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觀測——人類利用引力透鏡看到了原本根本無法觀測的超遠距離恒星,其中一顆距離我們14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