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無人銀行”來了,AI時代加速

張敬偉 發布時間:2018-04-18 10:26: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近日,位於(yu) 上海黃浦區九江路303號的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無人銀行正式開業(ye) 。建設銀行在上海吃了“第一隻螃蟹”,其他銀行也會(hui) 在其他地方陸續布點自己的無人銀行,銀行的AI時代,在5G還未來臨(lin) 前就提前踏入社會(hui) 生活。

這對習(xi) 慣“刷臉”和“手指”的新新人類而言,一點都不違和。IT時代的人們(men) 已經習(xi) 慣了靠無線終端的生活方式——便捷、高效而且少了麵對麵社交的焦慮感。從(cong) 無線時代的消費到無人時代的金融,具有壓縮時空的特征——人們(men) 難以想象生活方式演進到類科幻的地步,即使深度融入信息化的年輕人,也沒有想到AI時代來得如此之快。

沒有一個(ge) 櫃員,沒有一個(ge) 保安,沒有一個(ge) 大堂經理,消費者通過刷臉取號、驗證身份證和機器人互動就能完成整個(ge) 業(ye) 務流程,一向門禁森嚴(yan) 的金融機構有了無人銀行,放大了公眾(zhong) 的驚奇感。不僅(jin) 如此,無人銀行還融合了銀行、圖書(shu) 館、遊戲廳、超市的生態係統,人們(men) 不再有排隊等候的焦灼,也不會(hui) 再對VIP和普通窗口的分野釋放怨氣,不會(hui) 為(wei) 櫃台服務質量低下而上火,當然也不會(hui) 因為(wei) 銀行工作人員的粗疏出錯而擔憂……如果說一些地方的無人超市是一個(ge) 市場噱頭,現在無人銀行帶給人們(men) 的則是震撼性的體(ti) 驗。

科技的進步讓人們(men) 的生活變得便捷,但也給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帶來危機感。這是人類社會(hui) 的辯證法,也是社會(hui) 生態和產(chan) 業(ye) 模式更新換代的原動力。這個(ge) 辯證法過於(yu) 宏觀和具有形而上的哲學意味,人們(men) 關(guan) 注的是現實。無人銀行的現實意義(yi) 有三:

一是對銀行業(ye) 改革具有倒逼促進作用。防範金融風險是今年和隨後幾年的重點任務。就內(nei) 而言,金融體(ti) 製機製麵臨(lin) 結構性和係統化改革,各類監管舉(ju) 措也將變得更加嚴(yan) 密。傳(chuan) 統的金融體(ti) 製機製短板要補上,大數據時代的金融治理更要完善。就外而言,金融開放的口子越來越大,中國銀行業(ye) 麵臨(lin) 著內(nei) 外兩(liang) 個(ge) 市場的全方位競爭(zheng) 。各大銀行“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時代一去不返,和全球金融機構一起直麵AI時代來臨(lin) 。加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人民幣成為(wei) 全球貨幣的目標,中國銀行必須擁有全球競爭(zheng) 力。這是時代要求,也是銀行使命。IT時代的移動支付已經倒逼中國金融機構加速改革,AI時代則促使各大銀行必須加速跟上時代步伐,借力科技動能實現彎道超車。

二是給銀行從(cong) 業(ye) 人員帶來深深的危機感。無人銀行,顧名思義(yi) ,大大節省了人力資源,機器人替代了人的工作,“機器人搶食”變為(wei) 現實。曆次工業(ye) 革命都麵臨(lin) 著機器奪人飯碗的危機感,文學和影視作品也不乏機器人過度使用造成災難的描述。可是,隻有適應新技術和新時代,人類社會(hui) 才能進步。無人銀行對銀行從(cong) 業(ye) 人員的衝(chong) 擊有多大?如果無人銀行代替三分之一實體(ti) 銀行,銀行將會(hui) 大規模裁員。無人銀行帶來的裁員潮如何應對,不僅(jin) 給銀行員工危機感,銀行業(ye) 和相關(guan) 職能部門也要提前做好準備。過去幾次工業(ye) 革命,人們(men) 很好地處理了人和機器搶食的問題(當然也有衝(chong) 突),如何解決(jue) 人和機器人的關(guan) 係,考驗人們(men) 的智慧。

三是AI時代的考驗是全方位的,從(cong) 政府到社會(hui) 再到市場,生產(chan) 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模式等等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現在不是討論AI時代是好是壞的問題,而是必須直麵AI時代,順應這場新的技術革命。無人銀行也許隻是AI時代的小試牛刀,無人駕駛等等也將成為(wei) 現實。因此,傳(chuan) 統的治理模式需要更新,人們(men) 的思維方式也要跟進。更重要的是,人類也不必為(wei) AI時代過於(yu) 焦慮。畢竟,無論是曾經的機器還是機器人,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科技發展的成果,人的智慧成果是為(wei) 了滿足人們(men) 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能成為(wei) 人類的主人。

無人銀行來了,AI時代加速,我們(men) 應該勇敢麵對新的科技革命。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守好互聯網平台的價值出口

    對用戶、市場、社會和國家肩負應有的責任,積極培育社會道德和主流價值觀,決定著平台自身的品性和未來最近,相關部門加大對視頻類、資訊類等應用的監管力度,今日頭條和快手等互聯網信息平台頻遭“點名”。日前,今日頭條旗下的...[詳細]
  • “一鍵注銷”應成互聯網基本配備

    注冊了多餘賬號很久不用,擔心信息泄露卻發現注銷不了?可能很多人都被這個問題困擾過。據報道,近日多款APP推出了注銷功能,網友紛紛留言點讚,但媒體實測發現,一些APP的注銷功能隻是“看上去很美”,用戶要達到注銷條件十分困...[詳細]
  • 網約車燒錢大戰降溫開啟質量競爭時代

    這般遠低於運營成本的惡性價格補貼,呈現出很強的臨時性和“亂戰”意味,不僅其之於企業的長遠利益需要被謹慎評估,其社會效益也該被理性審視。暫停核驗、聯合執法、頂格罰單……在相關管理部門的一係列措施幹預之下,網約車“燒...[詳細]
  • 拉薩市認定第二批21家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

    記者日前從市科技局了解到,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和扶持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經審查、公示、政審等程序,拉薩市日前認定了第二批21家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至此,拉薩市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已達4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培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