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走過了一段極不平凡的發展曆程。從(cong) 創新驅動發展方麵講,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麵實施,科技創新取得曆史性成就。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是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戰略抉擇。
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實現發展方式與(yu) 發展動能轉變。當前,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生物醫藥、空天海洋等科技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日新月異,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新變化。世界科技革命與(yu) 產(chan) 業(ye) 變革為(wei) 我國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抓住新機遇,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關(guan) 鍵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新時代,我國發展要從(cong) 注重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轉變為(wei) 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從(cong) 依靠自然資源和資本等要素驅動轉變為(wei) 依靠科技、體(ti) 製、管理、業(ye) 態和文化等創新驅動;從(cong) 依賴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規模擴張轉變為(wei) 去落後產(chan) 能,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綠色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定製化轉型升級;從(cong) 依靠產(chan) 業(ye) 規模和低價(jia) 格競爭(zheng) 優(you) 勢轉變為(wei) 依靠創新產(chan) 品設計、發展先進工藝、提供個(ge) 性化服務,從(cong) 而提高產(chan) 品和服務的品質,引領新需求、開拓新市場、創造新價(jia) 值。
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必須推進體(ti) 製機製創新。習(xi) 近平同誌強調,“要全麵推進體(ti) 製機製創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動資源向優(you) 質企業(ye) 和產(chan) 品集中,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聚集,使創新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體(ti) 製機製創新對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意義(yi) 。為(wei) 此,要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立法,加強執法監督,切實保護財產(chan) 權和知識產(chan) 權,形成創新探索自由包容、創新人才和資源自由流動的創新環境,形成統一開放、競爭(zheng) 有序、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建立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ti) 係;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在創新資源配置、成果評價(jia) 處分、收益分配等方麵形成新機製;完善激勵製造業(ye) 創新發展的稅收和投融資政策;不斷推進科技評價(jia) 製度改革,基礎前沿研究應主要由國內(nei) 外同行評價(jia) 和接受時間的驗證,應用研究與(yu) 技術創新應依據應用實效和市場進行評價(jia) 。
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必須重視創新教育。國家富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要堅持素質教育,堅持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在傳(chuan) 授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育學生進行探索創新的興(xing) 趣、想象力,培育學生的創新創造和創業(ye) 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自信,使學生不斷提高探索研究、創新創造的能力,樹立科學精神、創造精神、工匠精神和創業(ye) 精神;不斷優(you) 化教育結構,適應經濟社會(hui) 創新發展的大趨勢,在培養(yang) 凝聚一流科技、法律、金融、管理和商務人才的同時,還要大力發展適應和麵向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的工程和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一大批職業(ye) 素養(yang) 一流、創新敬業(ye) 的工程師、經濟師、數據師、計算師、技師和技術工人。在創新教育中,必須堅持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時代精神的創新文化,營造有利於(yu) 創新創業(ye) 的社會(hui) 氛圍。(作者為(wei)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創新能力向哪兒要
近年來,中央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麵對如此光榮的使命,我們應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理性判斷我國科技發展所處的階段及其與國家發展需求之間的...[詳細] -
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
建設網絡強國,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信息時代特征提出的戰略目標。近年來,我國網信事業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信息領域所掌握的核心技術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這成為我國網信事業發展的重要製約。突破...[詳細] -
搞創新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在兩院院士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講‘創新從來都是九死一生’,說明創新之艱難。”聽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科院院士李林深有感觸:我們搞創新一定要耐得住寂寞。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多次...[詳細] -
深入推進科技創新重大任務落實
23日,記者獲悉,新組建的科技部印發2018年黨組1號文——《關於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進科技創新重大任務落實深化機構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