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協同工作機製建立 加快推動高校科技創新重點任務落實
6月11日,科技部、教育部簽署了科教協同工作協議書(shu) (簡稱協議書(shu) ),議定建立科技部、教育部協同工作機製。
科技部部長王誌剛、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科技部副部長李萌主持會(hui) 議。協議書(shu) 明確,科技部、教育部將加強政策措施協調,並定期舉(ju) 行高校校長座談會(hui) ,聽取對科技工作的意見建議。
座談中,北京大學林建華、清華大學邱勇等高校校長,圍繞開展科技人才分類評價(jia) 、加強政策銜接配套、服務國家總體(ti) 戰略、科研人員減負、建立高校法人擔責機製,發揮高校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等方麵,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
協議書(shu) 提出,科技部、教育部將建立完善重大政策落實機製,壓實高校法人主體(ti) 責任;支持引導高校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持續培養(yang) 匯聚創新人才,夯實創新發展人才基礎;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供給,為(wei) 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擴大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不斷強化創新服務;緊扣新戰略新形勢新需求,重視發揮高校智庫的谘詢作用。
王誌剛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近年來,科技部、教育部會(hui) 同各所高校,在加強基礎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擴大高校院所自主權、知識價(jia) 值導向分配政策等重點工作中,通力協作、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係列積極的、顯著的進展。
王誌剛強調,推動高校科技創新工作,要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落實兩(liang) 院院士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李克強總理、劉鶴副總理重要講話要求,加快推動高校科技創新重點任務落實。
王誌剛指出,科技能力決(jue) 定了國家能力的高度,科技領域的改革都是圍繞著人開展的,要進一步為(wei) 科研人員減輕負擔,簡化管理、激發活力,為(wei) 科研人員營造幹事創業(ye) 的良好環境;校長們(men) 要切實把責任擔起來,切實把各項改革政策落實到位,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要著力加強基礎研究,更加注重前瞻引領性重大突破;要著眼支撐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建設,進一步明確在國家創新體(ti) 係中的職責定位,加強與(yu) 企業(ye) 技術創新的合作對接;要不斷完善人才發展環境,培育造就高水平人才隊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學以致用:科學精神不是空中樓閣
有一種看法流傳很廣:對“無用之學”的追逐是科學精神的發軔之處。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小淳不這麽認為。他眼中的科學精神既有對理性、純粹、無私的讚美,也絕不回避實用和創新。作為一名出身於天文學研究的自然科學史學...[詳細] -
科學精神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征
不實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同樣,不實幹,半點科學精神也沒有。沒有一種思想、一種理論、一種精神是靠“喊”出來的,必須靠實踐,靠實幹,靠實實在在的奮鬥。如果有,那它一定不是一個好的思想、好的理論、好的精神。科學精...[詳細] -
科技強國助圓民族複興夢
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大到鐵路貫穿、橋梁飛架、飛機上天、巨輪出海,小到機械零件、集成電路等,工程科技的發展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了無限可能。[詳細] -
中國科技事業加速超越
“中國要強盛、要複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這樣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