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數據安全該怎麽管

何星輝 發布時間:2019-05-31 10:29:00來源: 科技日報

  一輛在道路上自動駕駛的汽車,如果被黑客控製,它還能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嗎?在5月29日剛剛落幕的2019數博會(hui) 上,圖靈獎獲得者惠特菲爾德·迪菲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都表達了相同的憂慮。麵對即將到來的5G時代,怎麽(me) 樣給數據裝上“安全閥”,確保數據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自由流動?碰巧的是,由國家互聯網辦公室公布的數據安全管理辦法,開始麵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今後,我們(men) 還會(hui) 不會(hui) 被“定向推送”的廣告所困擾?

  是時候加強數據安全管理了

  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的總量超過了31萬(wan) 億(yi) ,占GDP比重達到34.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在這背後,是爆炸式增長的海量數據。據估算,2018年我國產(chan) 生了7.6ZB的數據量,約占全球總量的23%。

  數據正成為(wei) 取之不竭的資源,帶動了大數據產(chan) 業(ye) 的發展壯大,卻也給人們(men) 帶來了隱憂。

  在2019數博會(hui) 上,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指出,國家權威部門的統計表明,2018年,中國的網民個(ge) 人信息被不當侵犯和侵害的比例高達85.4%。

  數據治理上的缺位顯而易見,這也在客觀上要求國家從(cong) 頂層設計上推動製度層麵的規範化治理。

  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辛陽指出,數據安全問題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個(ge) 人隱私甚至社會(hui) 秩序和國家利益,這是數字經濟發展道路上必須麵對的挑戰。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郭莉在數博會(hui) 上更是擲地有聲:“安全是所有零前麵的一,沒有一,再多的零也失去了意義(yi) 。”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

  管理辦法提出,網絡運營者不得以改善服務質量、提升用戶體(ti) 驗、定向推送信息、研發新產(chan) 品等為(wei) 由,以默認授權、功能捆綁等形式強迫、誤導個(ge) 人信息主體(ti) 同意其收集個(ge) 人信息。此外,規定網絡運營者以經營為(wei) 目的收集重要數據或個(ge) 人敏感信息的,應當明確數據安全責任人。

  針對外界普遍關(guan) 注的“定向推送”問題,管理辦法規定,網絡運營者利用用戶數據和算法推送新聞信息、商業(ye) 廣告等,應當以明顯方式標明“定推”字樣,為(wei) 用戶提供停止接收定向推送信息的功能;用戶選擇停止接收定向推送信息時,應當停止推送,並刪除已經收集的設備識別碼等用戶數據和個(ge) 人信息。也就是說,對於(yu) 企業(ye) 的精準營銷行為(wei) ,今後,用戶可以說“NO”。對於(yu) 違反規定的,將受到關(guan) 閉網站、吊銷相關(guan) 業(ye) 務許可證或吊銷營業(ye) 執照等處罰。

  北京友友天宇係統技術有限公司CEO、中國雲(yun) 計算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姚宏宇表示,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價(jia) 值的最大化,但怎麽(me) 在安全和價(jia) 值之間找到一個(ge) 平衡點才是最關(guan) 鍵的,這也是大數據發展的一體(ti) 兩(liang) 翼,既要避免數據被濫用,也要避免防護過度。

  “在保障數據安全方麵,傳(chuan) 統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辛陽坦言,傳(chuan) 統上,主要在防黑客攻擊和網絡非法滲透上采取通用的網絡安全防護,但這些手段總體(ti) 上都是防外的,無法防護內(nei) 部違規竊取或越權使用問題。

  辛陽舉(ju) 例,用戶安裝APP等軟件,表麵上都是自身授權通過的,但是用戶要使用軟件,哪怕是霸王條款也必須全盤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數據泄露隻能通過防內(nei) 手段來處理,不過,目前技術難度較大、手段偏少,所以更多的要通過監管來保障數據安全。

  這也應了網絡安全行業(ye) 的一句口頭禪:三分技術七分管理。辛陽指出,管理辦法的出台,必將加大非法采集以及違規使用數據的成本,強化監管機構對數據安全的審查約束。

  南京中誠區塊鏈研究院安全總監馬強表示,管理辦法的出台體(ti) 現了國家在數據安全方麵的解決(jue) 思路,為(wei) 相關(guan) 問題的解決(jue) 提供了依據,但從(cong) 根本上,數據安全問題的解決(jue) 還需各方努力,特別有賴於(yu) 國人網絡安全意識的提升,不能用隱私換取便利。

  按照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王偉(wei) 平的說法,數據安全不純粹是一個(ge) 技術問題,它是一個(ge) 集國家政策、法律法規、企業(ye) 政策和技術要素相結合的係統工程,需要多方協同。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生物數據利用別再“出口轉內銷”

    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員、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主任李亦學初略估計,多達數千TB的生物學數據目前存儲在國外生物數據中心,背後則是成百億元的國家科技投入。[詳細]
  • 工業互聯網從概念走向落地

    全球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呈現出關鍵技術加速突破、基礎支撐日益完善、融合應用逐漸豐富、產業生態日趨成熟的良好態勢之時,我國工業互聯網也從概念走向落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