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理論價值和時代貢獻

謝新洲 發布時間:2018-06-05 15:14:00 人民日報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深刻把握信息革命發展大勢,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科學總結我國互聯網波瀾壯闊的發展實踐,提出了關(guan) 於(yu) 互聯網發展治理的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習(xi) 近平同誌在今年的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hui) 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豐(feng) 富內(nei) 涵,推動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更加成熟和完善。習(xi) 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作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乃至世界互聯網發展治理進程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價(jia) 值與(yu) 時代貢獻。

  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的創造性運用

  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所處的時代還沒有互聯網,不可能對認識和駕馭互聯網給出現成答案。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分析和把握互聯網規律,成為(wei) 當代馬克思主義(yi) 發展的重大理論課題,也是信息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必須解決(jue) 的迫切問題。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堅持唯物史觀,深刻闡明人類社會(hui) 發展正在經曆信息革命。中華民族在農(nong) 業(ye) 社會(hui) 曾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卻與(yu) 近代以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ye) 革命的重要機遇失之交臂。當前,信息化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從(cong) 生產(chan) 力與(yu) 生產(chan) 關(guan) 係、經濟基礎與(yu) 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出發,深刻闡明網信事業(ye) 代表著新的生產(chan) 力和新的發展方向,互聯網日益成為(wei) 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影響著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hui) 、生態、軍(jun) 事等領域的發展,深刻改變著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網絡日益成為(wei) 信息傳(chuan) 播的新渠道、生產(chan) 生活的新空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化繁榮的新載體(ti) 、社會(hui) 治理的新平台、交流合作的新紐帶、國家主權的新疆域。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我們(men) 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曆史機遇,為(wei)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這些重要思想和論斷,突出強調了互聯網在國家安全、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運用唯物辯證法,堅持全麵、發展、聯係地看待和發展互聯網。互聯網裂變式、革命性發展中涉及的一係列問題是辯證統一的,必須堅持統籌兼顧,將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作為(wei) 一體(ti) 之兩(liang) 翼、驅動之雙輪,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全麵係統地研究解決(jue) 網絡內(nei) 容建設、網絡安全、核心技術突破、信息化驅動、網信領域軍(jun) 民融合、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等問題。同時,互聯網發展治理存在著技術創新與(yu) 維護安全、保障自由與(yu) 構建秩序、信息共享與(yu) 隱私保護、資源匯聚與(yu) 數字鴻溝、開放合作與(yu) 自主可控等矛盾。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從(cong) 矛盾論出發,強調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要堅持辯證分析和科學對待,正確處理好發展與(yu) 安全、自由與(yu) 秩序、開放與(yu) 自主、繼承與(yu) 創新、管理與(yu) 服務、網上與(yu) 網下、國內(nei) 與(yu) 國際等方麵的對立統一關(guan) 係,並提出了係統的解決(jue) 方案。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從(cong) 本體(ti) 論和認識論出發,揭示了互聯網的社會(hui) 空間屬性。人們(men) 對互聯網屬性的認識,經曆了從(cong) 工具論到媒體(ti) 論再到產(chan) 業(ye) 論的持續深化過程。然而,這些認識都隻能反映互聯網某個(ge) 時期、某一方麵的屬性。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則高屋建瓴地揭示了互聯網的社會(hui) 空間屬性:互聯網全麵融入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的方方麵麵,形成了一個(ge) 客觀存在的、與(yu) 現實社會(hui) 密不可分的網絡空間。這無疑打開了人類科學認識互聯網屬性的大門。以此為(wei) 基礎,國家主權從(cong) 陸海空天擴展到網絡空間,網絡治理在社會(hui) 治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網絡安全成為(wei) 國家安全密不可分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強大引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成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我國互聯網發展實踐的科學總結

  我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多年來,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互聯網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曆史性成就,網絡空間日漸清朗,網絡信息技術與(yu)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人類互聯網發展史上書(shu) 寫(xie) 了光輝篇章。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正是在我國互聯網發展的沃土中孕育的,是在解決(jue) 互聯網現實問題的偉(wei) 大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和完善的。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立足實踐、尊重實踐。對於(yu) 互聯網這樣一個(ge) 新興(xing) 領域的各種探索和嚐試,我們(men) 既沒有盲目排斥和拒絕,也沒有一味縱容和放開,而是始終堅持積極、審慎、穩妥的態度,堅持實事求是、興(xing) 利去弊、揚長避短、為(wei) 我所用。比如,在網絡治理方麵,鼓勵公眾(zhong) 通過互聯網參與(yu) 公共事務,讓公權力運行更加公開透明。在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對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業(ye) 態給予支持,對“野蠻生長”問題加以規範。同時,處理好新舊事物之間的關(guan) 係,通過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實現網絡與(yu) 社會(hui) 有機融合,推動移動支付、電子商務、共享出行等互聯網應用迅猛發展,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發展奇跡。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具有明確的問題導向。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正視我國網信事業(ye) 發展實踐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了明確的解決(jue) 思路和路徑。比如,互聯網已成為(wei) 輿論宣傳(chuan) 主陣地,但一些媒體(ti) 尚未完全適應信息時代輿論宣傳(chuan) 的客觀需要。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強調要推進網上宣傳(chuan) 理念、內(nei) 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把握好時度效,不斷鞏固全黨(dang) 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再如,針對我國網絡治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的問題,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強調要加強黨(dang) 中央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推動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ti) 係,各地區各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網信工作、主動提高用網能力,同時充分發揮企業(ye) 、院校、智庫以及社會(hui) 組織的作用,匯聚全社會(hui) 力量齊心協力推動網信工作的進步。還如,針對互聯網核心技術受製於(yu) 人的問題,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強調要下定決(jue) 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從(cong) 產(chan) 業(ye) 體(ti) 係、技術研發、製度環境、基礎研究等多個(ge) 角度入手實現技術突破。正是在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指引下,網信領域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體(ti) 現鮮明的價(jia) 值取向。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迭代給人類帶來很多社會(hui) 問題和倫(lun) 理難題。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立足中國國情,汲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精華,體(ti) 現了鮮明的價(jia) 值取向,為(wei) 解決(jue) 這些問題和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比如,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強調在網信事業(ye) 發展中貫徹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在網絡空間治理中認真聆聽網民聲音,發揮輿論監督作用;走好網上群眾(zhong) 路線,了解群眾(zhong) 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guan) 切、解疑釋惑;讓互聯網成為(wei) 我們(men) 同群眾(zhong) 交流溝通的新平台,成為(wei) 了解群眾(zhong) 、貼近群眾(zhong) 、為(wei) 群眾(zhong) 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wei) 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再如,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堅持把依法治網作為(wei) 網絡空間治理的基礎性手段,確立了法治在網絡空間的主導地位。強調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要把傳(chuan) 統法律法規延伸到網上,同時加強網絡空間的立法、執法、守法,對網上詐騙、網絡色情、網絡暴力、侵害公民個(ge) 人信息安全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wei) 要依法懲處,確保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在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引領和推動下,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已成為(wei) 普遍共識。

  應對全球網絡空間挑戰的係統方案

  互聯網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也給世界各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帶來許多新的挑戰。網絡空間這麽(me) 大、問題挑戰這麽(me) 多,應該如何應對成為(wei) 擺在世界各國麵前的重大課題。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逆曆史潮流而動,單純從(cong) 自身的利益和喜好出發塑造全球網絡空間治理結構。互聯網發展的曆史注定將由世界各國共同書(shu) 寫(xie)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順應這一趨勢,強調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ti) 係變革、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倡導各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在開放中合作、以合作求共贏,實現全球網絡空間的“美美與(yu) 共”。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思想在網絡空間的具體(ti) 體(ti) 現,貫穿著“天下一家”“協和萬(wan) 邦”的和諧理念,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

  從(cong) 各國實踐看,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維護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是互聯網發展治理的重要任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係統部署、全麵推進我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不斷開創互聯網發展治理新局麵。從(cong) 高規格成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並進一步改為(wei)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hui) ,到推進全國網信工作體(ti) 係建設、形成“一盤棋”格局;從(cong) 製定發布《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等一係列戰略性、製度性文件,加強網信領域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到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一批法律法規相繼出台,在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指引下,中國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治網之路,為(wei) 世界其他國家平等自主地發展互聯網、治理互聯網提供了重要參考和借鑒。

  從(cong) 世界範圍看,網絡空間國際治理已經成為(wei) 全球治理的新興(xing) 領域和重要方麵。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信息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的網絡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的意願和利益,世界範圍內(nei) 侵犯個(ge) 人隱私、侵犯知識產(chan) 權、網絡犯罪等問題時有發生,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yi) 活動等成為(wei) 全球公害。麵對這些問題和挑戰,習(xi) 近平同誌創造性地提出了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倡導尊重網絡主權、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並用“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yu) 、成果共同分享”深刻詮釋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內(nei) 涵。這是我國推動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探尋網絡空間國際治理體(ti) 係建設的重要創新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hui) 的廣泛讚譽和積極響應。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正不斷為(wei) 解決(jue) 網絡空間發展治理這一關(guan) 乎人類前途命運的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作者為(wei) 北京大學新媒體(ti) 研究院院長)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