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進入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的力量昂揚向上

吳鬱德 李芳 發布時間:2018-08-04 11:35:00 宣講家網

“為(wei) 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千難萬(wan) 難,隻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隻有行動才有出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翻閱五千年燦爛文明孕育滋養(yang) 的古老國度,每一頁都在求索與(yu) 抗爭(zheng) 、奮鬥與(yu) 崛起的交織輝映中堅韌前行,磅礴的力量昂揚向上。立足於(yu) 悠久文明根基之上、紮根於(yu) 現實基本國情之上,特別是40年風雨艱辛探索之後,中國人民譜寫(xie) 了一曲又一曲自強不息、開拓奮進的壯麗(li) 史詩,神州大地升騰起不屈的奮鬥前行氣勢,華夏故園贏得了矚目的發展功勳,這一切源於(yu) 進入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wei) 的力量昂揚向上。

(一)

日月不變,何以有光?40年改革激蕩,40年風雨探索,40年蓬勃發展,40年春華秋實,時間是最客觀的記錄者。40年改革開放,書(shu) 寫(xie) 了一個(ge) 個(ge) 關(guan) 於(yu) 當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事業(ye) 發展進步的“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之樹綻放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絢爛之花。

曆史,總會(hui) 透過一些重要時刻,為(wei) 其標注下鮮明的印記。

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hui) 的一場革命。1978年有兩(liang) 個(ge) 大事件值得銘記,11月24日,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個(ge) 村民餓著肚子簽下生死文書(shu) ,對集體(ti) 土地大包幹,這股充滿蓬勃生機的民間力量,成為(wei) 改革開放的第一聲春雷,打破了實行了20年的人民公社大鍋飯製度。此後不到一個(ge) 月,即12月18日至22日,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召開,徹底否定“兩(liang) 個(ge) 凡是”,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yi) 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標誌著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偉(wei) 大覺醒;把黨(dang) 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道路。 這次全會(hui) 通過了兩(liang) 份關(guan) 於(yu) 農(nong) 業(ye) 的文件,第一次提出了要發展多種形式的責任製,其中包括“聯產(chan) 計酬責任製”,這為(wei) 日後的農(nong) 村土地改革奠定了基礎。第二年,安徽開始了“包產(chan) 到戶”試點,1980年,鄧小平出麵鼓勵這種做法。到1984年,全國範圍內(nei) 都實行了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7億(yi) 多人口擺脫貧困,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yi) 元躍升至2017年的82.7萬(wan) 億(yi) 元,並成為(wei) 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正如國際友人所講的那樣,“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成功典範”。從(cong) “摸著石頭過河”到“建立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從(cong) “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改革開放推動了“以階級鬥爭(zheng) 為(wei) 綱”向“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的轉變、從(cong) 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ti) 製機製的轉變、從(cong) 閉關(guan) 鎖國轉向全方位開放、從(cong) 人治走向法治、人民生活從(cong) 貧窮落後轉向小康,激發出億(yi) 萬(wan) 人民的創造偉(wei) 力,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今天,中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大工業(ye) 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chu) 備國。這是中國自身的奇跡,也是世界史上的奇跡,彰顯出這場革命震撼世界的磅礴偉(wei) 力。而每一個(ge) 個(ge) 體(ti) 也在革新的氣候下生長,在開放的環境中舒展,不斷實現自我的價(jia) 值,彰顯生命的尊嚴(yan) 。

(二)

世界每一天都迎來新的陽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群眾(zhong) 堅定走自己的改革開放發展道路,中國闖出了一條人類文明史上絕無僅(jin) 有的跨越式發展的“人間正道”。實踐證明,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要振興(xing) ,就必須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曆史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在曆史綻放的時刻綻放。

思想不破冰,行動行不通——改革開放發力點從(cong) 解放思想開始。 偉(wei) 大的思想理論,總能訴說時代深藏的心曲。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決(jue) 定改革突破的力度。40年改革開放的曆史,就是堅持解放思想、理論創新的曆史。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後,我們(men) 黨(dang) 實事求是地認識我國社會(hui) 發展階段,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cong) 根本上糾正了過去超越發展階段帶來的失誤,提出了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理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思想創新和體(ti) 製創新,從(cong) 社會(hui) 性質和社會(hui) 發展階段上對我國國情做出了全局性、總體(ti) 性的準確判斷,先後創立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正確回答了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什麽(me) 樣的黨(dang) 、怎樣建設黨(dang) ,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等重大課題,著力破除傳(chuan) 統思維、用習(xi) 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導航,破除慣性依賴、用新路徑換擋,破除瓶頸製約、用新政策驅動,整個(ge) 社會(hui) 透出人心向上的偉(wei) 大力量,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為(wei) 改革開放順利推進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證。今天,思想的火種點燃了新征程的火炬,引領8900多萬(wan) 黨(dang) 員、13億(yi) 多人民,向著曆史深處的一個(ge) 個(ge) 時間節點邁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行穩致遠,走向光明的未來。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