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學苑論衡:社會保障重大問題研究深入推進

發布時間:2018-08-13 15:36:00 人民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hui) 保障學者圍繞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的重大理論與(yu) 實踐問題展開深入研究,達成一係列共識,取得豐(feng) 碩研究成果。

探索中國特色社會(hui) 保障道路。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社會(hui) 保障進入製度變革時期,走什麽(me) 樣的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道路備受關(guan) 注。1997年,鄭功成撰著的《論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保障道路》一書(shu) ,係統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保障道路的發展理念與(yu) 製度框架設計,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保障道路既要尊重社會(hui) 保障製度普遍規律,又要與(yu) 中國現實國情及傳(chuan) 統有機結合,遵循以家庭保障為(wei) 基礎、以社會(hui) 保險為(wei) 重點、以單位和社區保障為(wei) 補充,體(ti) 現社會(hui) 保障製度層次化、社會(hui) 化、公平化、一體(ti) 化的總體(ti) 思路。之後,宋曉梧等提出我國應明確各主體(ti) 責權,建立覆蓋全社會(hui) 的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目前,我國社會(hui) 保障走過了從(cong) 計劃經濟時代的國家負責、單位包辦、板塊結構、封閉運行到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主導、責任分擔、社會(hui) 化、多層次的發展道路,實現了從(cong) 國家—單位保障製到國家—社會(hui) 保障製的轉型。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保障道路的觀點,為(wei) 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hui) 保障製度提供了理論參考。

深入開展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戰略研究。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群眾(zhong) 利益密切相關(guan) ,社會(hui) 關(guan) 注度高,必須重視戰略研究。由全國200多位專(zhuan) 家學者參與(yu) 研討的《中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戰略:理念、目標與(yu) 行動方案》(2008年出版)及此後出版的四卷本著作,是這方麵的標誌性成果。該書(shu) 指出,我國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應堅守公平、正義(yi) 、共享的價(jia) 值理念,按照2008—2012年、2013—2020年、2021—2050年三個(ge) 時間段,先構建起“二免除一解除”製度支架,再實現製度全麵定型和穩定發展,最終實現製度可持續發展並不斷提高保障水平,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推動社會(hui) 保障製度沿著公平、普惠、可持續方向發展,在解除人民生活後顧之憂的同時,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並增進人民幸福感。近10年的中國社會(hui) 保障發展實踐,在許多方麵驗證了這一成果的科學性。當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繼續深入研究同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進程相適應的社會(hui) 保障改革與(yu) 發展戰略,是社會(hui) 保障學者肩負的重要責任。

養(yang) 老保險製度研究走向深入。養(yang) 老保險是最重要的社會(hui) 保障製度安排,選擇什麽(me) 樣的基本養(yang) 老保險模式、如何完善我國養(yang) 老保險製度體(ti) 係是社會(hui) 保障學界長期關(guan) 注的熱點問題。學者們(men) 普遍認為(wei) ,基本養(yang) 老保險應當堅持互助共濟和社會(hui) 公正原則。一些學者對不同養(yang) 老保險製度模式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作出分析評估,結合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本質和要求,提出完善我國基本養(yang) 老保險製度模式的建議。近年來,在加快推進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構建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方麵也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未來,完善我國養(yang) 老保險製度模式、明確多層次養(yang) 老保險體(ti) 係推進步驟,仍然是社會(hui) 保障研究的前沿課題。

探索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路徑。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關(guan) 乎全民切身利益,也是社會(hui) 保障學界關(guan) 注的焦點問題。在多年討論中,已經達成的普遍共識是,醫改要以解除人民疾病醫療後顧之憂和保障人民健康為(wei) 出發點,堅持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在醫改路徑研究方麵,一些學者主張由政府強勢主導並直接提供醫療服務;一些學者主張更多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還有一些學者主張在政府主導下合理選擇製度安排,如醫療服務應突出公益性,醫療保障應堅持社會(hui) 醫療保險製度,醫藥宜走市場化道路但需要政府監管到位並對醫藥產(chan) 品及價(jia) 格體(ti) 係進行適度調控。關(guan) 於(yu) 醫改路徑的研究仍需在實踐探索中不斷深化。

推動養(yang) 老服務全麵發展。我國在本世紀初進入老齡社會(hui) ,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是我國的一個(ge) 基本國情。在此背景下,推動養(yang) 老服務全麵發展的問題愈發受到學界重視。一些學者主張發揮好政府、市場、社會(hui) 、家庭四方麵作用,並根據老年人分層分類的需求采取公平但有區別的政策,突出居家養(yang) 老為(wei) 重、失能老人優(you) 先、養(yang) 老機構社會(hui) 化的原則,根據老年人分層分類需求實現精準遞送服務。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製度,保障失能人員基本生活權益,提升他們(men) 的生活質量。同時,還應督促家庭成員盡責,倡導老年人互助。如何發揮好各方麵作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如何優(you) 化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設計等,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點課題。(作者為(wei)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hui) 學院副教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