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興文化”

發布時間:2018-09-28 13:49:00 經濟日報

文化興(xing) 國運興(xing) ,文化強民族強。文化建設是“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xing) 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興(xing) 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這一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為(wei) 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繁榮興(xing) 盛指明了方向。“興(xing) 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繁榮發展具有強大價(jia) 值引導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

馬克思主義(yi) 是指引文化建設正確方向的根本指針

馬克思主義(yi) 是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也是指引文化建設正確方向的根本指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捍衛馬克思主義(yi) ,決(jue) 不能有絲(si) 毫偏離和含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上強調,要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關(guan) 於(yu) 文化建設的思想。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ge) 民族進步的力量;價(jia) 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ge) 社會(hui) 活力的來源。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興(xing) 文化”,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運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指導文化建設,自覺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動文化建設更好適應時代、跟上時代。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是“五位一體(ti) ”、戰略布局是“四個(ge) 全麵”,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明了在新時代以什麽(me) 樣的立場和態度對待文化、朝著什麽(me) 方向和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我們(men) 要立足中國,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鞏固馬克思主義(yi) 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社會(hui) 發展各方麵,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在世界範圍內(nei) ,各國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當前,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們(men) 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增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自信,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建設,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充分彰顯。

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貫穿於(yu) “興(xing) 文化”實踐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ti) 的,決(jue) 不能當作口號,而是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具體(ti) 地貫穿到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弘揚中,貫穿到對革命文化和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繼承發展中,貫穿到對世界優(you) 秀文化成果的借鑒吸收中,更好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興(xing) 文化”要求文化生產(chan) 必須紮根生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文化生產(chan) 的目標,用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強人們(men) 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

燦爛輝煌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要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極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yu) 當代文化相適應、與(yu) 現代社會(hui) 相協調。

革命年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用鮮血和汗水寫(xie) 就了輝煌曆史,孕育出鮮明獨特的革命文化。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內(nei) 涵、意義(yi) 和當代價(jia) 值,從(cong) 革命精神中汲取精神養(yang) 分,教育滋養(ya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堅定理想信念,走好新的長征路。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代表了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的價(jia) 值追求和時代訴求。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就要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ang) ,培養(yang) 能夠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要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凝聚共識的作用,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

當今世界,國與(yu) 國之間的聯係日益密切。我們(men) 要以博大的胸懷和開放的姿態,積極吸收借鑒國外有益文化成果。同時,積極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走出去”,把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jia) 值、世界意義(yi) 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wei) 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為(wei) 人類的文明和發展作出中國貢獻。(作者: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劉愛玲)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