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積極作出了中國貢獻。”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中國40年改革開放,不僅(jin) 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新時代,中國向世界發出新的開放宣言,承諾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如何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wei) 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本版從(cong) 今日起推出“邁向更高層次的‘開放中國’”係列評論,和讀者一起展望新時代的“開放中國”。
——編 者
一個(ge) 致力於(yu) 為(wei) 世界提供公共產(chan) 品的中國,一個(ge) 致力於(yu) 構築共同發展平台的中國,一個(ge) 有著更自信心態、更積極姿態的“開放中國”,將照亮整個(ge) 世界的期待
“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展現中國對改革開放的承諾”“這個(ge) 博覽會(hui) 對國際貿易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將在上海拉開帷幕,世界對此高度評價(jia) 、充滿期待。當此“保護主義(yi) ”抬頭、“逆全球化”湧動之時,黃浦江畔的這次盛會(hui) ,將為(wei) 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強大的“中國能量”。
來自1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企業(ye) 、15萬(wan) 名采購商齊聚,世貿組織、聯合國工發組織等國際組織參與(yu) ,設立國家展、企業(ye) 展,舉(ju) 辦國際貿易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不僅(jin) 提供貨物和服務交易,而且承載了國家形象展示、全球性重大問題探討等多重功能,將成為(wei) 一個(ge) 國際合作的綜合性公共平台。這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ju) ,也是中國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ju) 措。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大有大的樣子,大也有大的擔當。40年來,中國的發展得益於(yu) 匯入世界經濟大潮的進程;今天,發展起來的中國,同樣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為(wei) 世界的繁榮發展助力。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將通過擴大進口,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參與(yu) 全球價(jia) 值鏈,加強“利益融合”。這一盛會(hui) ,也將助推中國向全球擴大市場開放,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發展開放型經濟,從(cong) 加快自身開放向推動全球共同開放轉變。
猶記2017年孟夏,在北京舉(ju) 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向世界宣示了這一重大舉(ju) 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與(yu) “一帶一路”這樣的相遇,可謂意味深長。“一帶一路”建設,作為(wei) 一個(ge) 務實合作的平台,已經成為(wei) 造福世界的公共產(chan) 品。這一倡議提出5年來,這條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越走越寬,切實給參與(yu) 國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放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曆程中看,提供國際公共產(chan) 品,搭建合作新平台,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自然結果,也是助推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新舉(ju) 措、新要求。40年前,人們(men) 用“築巢引鳳”比喻中國的對外開放,即通過引進其他國家的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結合自身資源和勞動力優(you) 勢,來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今天,人們(men) 用“鋪路架橋”來形容“一帶一路”建設給參與(yu) 國家帶來的發展,用“放水養(yang) 魚”來形容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給世界帶來的機遇。中國和各國一起,共同努力建造著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視曆史為(wei) “教科書(shu) ”的中國人深知,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上下五千年,我們(men) 有過開放包容涵養(yang) 出的盛唐氣象,也有過閉關(guan) 鎖國招致的落後與(yu) 苦難。和平與(yu) 發展是時代潮流,在這樣的潮流中前進的人們(men) 都堅信,“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ge) 一個(ge) 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曆史潮流的”。正因如此,中國由對外開放的受益者,成長為(wei) 國際責任的承擔者和全球性公共產(chan) 品的提供者,也成長為(wei) 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貢獻者和倡導者。“一帶一路”的朋友圈不斷擴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應者雲(yun) 集,構建開放型經濟的“中國方案”引來廣泛共鳴,正是因為(wei) 契合了各國求富裕、謀發展的願望,順應了包容互惠、合作發展的潮流。
有人判斷,當今世界走到了一個(ge) “十字路口”。的確,有新一輪科技和產(chan) 業(ye) 革命孕育的機遇,也有區域衝(chong) 突、氣候變化、恐怖活動帶來的風險,有國家築起保護主義(yi) 高牆、退回單邊主義(yi) 老路,也有國家希望在互聯互通中走向更好的未來。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個(ge) 致力於(yu) 為(wei) 世界提供公共產(chan) 品的中國,一個(ge) 致力於(yu) 構築共同發展平台的中國,一個(ge) 有著更自信心態、更積極姿態的“開放中國”,將照亮世界的期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廣東(dong) 考察時指出,實踐證明,改革開放道路是正確的,必須一以貫之、鍥而不舍、再接再厲。40年來,中國開放的腳步始終沿著人類社會(hui) 開放發展的大趨勢前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未來,中國將會(hui) 勇敢地把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推開,闖出自己風光無限的未來,也為(wei) 世界開啟一條有著更多可能性、有著更多確定性的道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改革開放實踐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必須緊密結合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這一最重要的社會實踐。[詳細] -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中國智慧(人民要論)
內容提要: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努力,我國形成了具有獨特優勢、適應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的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詳細] -
思想縱橫:以製度和技術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創新成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習近平同誌指出,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詳細] -
運用大數據提升治理水平(大家手筆)
當今時代,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大數據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成為新的社會生產要素,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人民生活等方方麵麵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