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為(wei) 2019年點亮第一縷世界級科技突破之光。
1月3日,經過26天、約40萬(wan) 公裏的漫長飛行,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麵,並傳(chuan) 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是國際上對月球進行科學探索的曆史性一步”“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進步備受世界關(guan) 注。世界各大媒體(ti) 爆發式、狂歡般的報道此起彼伏,發自內(nei) 心的祝賀和讚美撲麵而來,彰顯科技突破帶給人們(men)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回望剛剛過去的2018年,從(cong) 測定分子結構到宇宙探索,從(cong) 發現遠古動物到揭示細胞的秘密,一項項科技突破,不斷拓展人類時間和空間上的認知邊界,為(wei) 人類的發展進步貢獻力量。單細胞基因活性分析方法、全球首次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ti) 的真核細胞、首次克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ti) 細胞、“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啟人類首次穿越日冕的“觸日”之旅……科學殿堂星光閃耀,人類不斷獲取新知、不斷被科技賦能,昭示人類社會(hui) 向前發展的美好前景。
回望世界曆史上發生的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對世界格局產(chan) 生了深刻影響。曆史經驗一再提示人們(men) ,科學技術造福全人類的信念不能動搖。正如馬克思強調“科學絕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le) ”,不計其數的科學家將“沒有私欲地為(wei) 全人類服務”尊為(wei) 科學的價(jia) 值。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還曾明確表示:“科學不能或者不願影響到自己民族之外,是不配稱作科學的。”
無可否認,科技發展與(yu) 運用的征程上,並不總是撒滿迷幻、溫暖的玫瑰色。科技進步是崎嶇山路上跋涉的成果,科技成果共享之路上也不時需要披荊斬棘。有科幻小說家無奈地寫(xie) 下“未來已來,隻是分布得還不夠均勻”這樣的文字。一方麵,高新技術不斷製造著“未來感”,信息和技術的加速流通讓世界越來越扁平化;另一方麵,個(ge) 別國家加緊對新興(xing) 技術實施出口管製,甚至圍堵、封殺他國的科技創新成果,試圖人為(wei) 製造技術壁壘和數字鴻溝。當“技術博弈”甚至是“科技冷戰”這樣的詞匯出現在國際輿論場,人們(men) 不得不發出一聲歎息。
新的一年,人們(men) 渴望聽到國際科技合作的交響曲,嫦娥四號探月之旅就傳(chuan) 遞出這樣的喜人信息。嫦娥四號探測器上有中德合作的因子——搭載了德國研製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yi) ,可對月球表麵中子和其他粒子的輻射環境進行綜合測量。配合嫦娥四號執行任務的中繼星“鵲橋”,也扮演了給探月國際合作拉開新序幕的“大角色”——攜帶了由荷蘭(lan) 研製的低頻射電頻譜儀(yi) ,未來將開展在軌科學探測試驗,聆聽低頻宇宙之聲,尋覓宇宙大爆炸遺留的密碼。事實上,中國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向世界展示的開放姿態,已經吸引來大量國際合作夥(huo) 伴,真誠攜手,一路同行。
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類曆史上很多科技創新成果,都是在開放、交流、合作的環境中培育出來的,進而造福世界。當下,人們(men) 越來越認識到,國際科技合作有利於(yu) 推動世界經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在科技創新領域開展國際合作,讓科技創新成果為(wei) 更多國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堪為(wei) 全球共塑經濟新格局的重大戰略任務。
創造一個(ge) 良性競爭(zheng) 、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有助科技創新步步高。近代微生物學奠基人巴斯德曾說,科學無國界,它是屬於(yu) 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展望2019年的新科技革命浪潮,人們(men) 更應當理解到,共同擎舉(ju) 新科技革命的火把,可以為(wei) 全人類賦能、為(wei) 共同發展助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人民時評:校正科研激勵的指揮棒
一場中國科技界扭轉不科學評價導向的自我變革,正在逐步展開。[詳細] -
今日談:靠科技端牢“中國飯碗”
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地端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中。[詳細] -
網絡科技為理論學習插上翅膀
近日,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學習出版社、外文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等16家出版單位出版的111種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電子書,在咪咕閱讀、天翼閱讀、掌閱、京東閱讀、當當閱讀等5家電子書傳播平台正...[詳細] -
有的放矢:大力推進科研誠信建設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誠信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國家興旺發達的必需。[詳細] -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以全球視野推動科技創新
當今世界,人類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特別是科學技術領域,表現出很強的世界性、時代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