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指出:“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wei) 大革命,正是這個(ge) 偉(wei) 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偉(wei) 大飛躍!”改革開放之所以是一次偉(wei) 大革命,說到底,是因為(wei) 它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繼續。
黨(dang) 的十九大後不久,2018年1月5日,在新進中央委員會(hui) 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men) 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我們(men) 是革命者,不要喪(sang) 失了革命精神。”“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men) ,一場社會(hui) 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ge) 漫長的曆史過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是從(cong) 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wei) 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曆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chuan) 承發展中得來的”,並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人民進行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章程》規定:“黨(dang) 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是一個(ge) 非常漫長的曆史過程,我們(men) 現在的努力以及將來多少代人的持續努力,都是朝著最終實現共產(chan) 主義(yi) 這個(ge) 大目標前進的。2016年,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95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用三個(ge) “革命”概括闡述了我們(men) 黨(dang) 走過的波瀾壯闊的曆程:一是“完成新民主主義(yi) 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二是“完成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確立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消滅一切剝削製度,推進了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三是“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wei) 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極大增強社會(hui) 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三大裏程碑”的重要論斷,指出:“建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三大裏程碑。”由此可見,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一以貫之的偉(wei) 大社會(hui) 革命,是向著共產(chan) 主義(yi) 最終目標前進征途中的一個(ge) 階段,因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wei) 大革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強調:“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迎來了從(cong) 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wei) 大飛躍!”這表明,整個(ge) 改革開放的戰略部署和重大舉(ju) 措都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個(ge) 主題逐步深化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高舉(ju) 的改革開放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旗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men) :方向決(jue) 定前途,道路決(jue) 定命運。”“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這與(yu) 他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提出的“我們(men) 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我們(men) 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改弦易張”等重要論述一脈相承。這些重要論述,也將中國的改革開放同其他國家的所謂改革區分開來。曆史和實踐告訴我們(men) ,並非所有的改革都具有推動社會(hui) 前進的革命性質,事實上存在著性質不同的改革主張和改革實踐,有的甚至具有完全相反的性質。
革命是社會(hui) 矛盾運動的產(chan) 物,是解決(jue) 矛盾、推動社會(hui) 前進的鬥爭(zheng) 。40年的改革開放是充滿矛盾鬥爭(zheng) 的砥礪奮進的曆程。“改革的曆程也不是那麽(me) 一帆風順的,也經曆過曲折。”“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hui) 主義(yi) 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改什麽(me) 、怎麽(me) 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wei) 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men) 堅決(jue) 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jue) 不改。”這就指明了不論怎麽(me) 改革、怎麽(me) 開放,都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
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曆程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一根本成就,是在同各種否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思潮和主張的鬥爭(zheng) 中取得的。我們(men) 黨(dang) 對這一鬥爭(zheng) 始終保持清醒頭腦,駕馭得當,有了問題及時糾正,才使得改革開放保持了正確方向和革命性質,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的關(guan) 鍵,是我們(men) 把黨(dang) 的基本路線作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生命線,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liang) 個(ge) 基本點統一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我們(men) 在新時代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新的偉(wei) 大革命,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必須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行動指南,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中奮力譜寫(xie)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深刻把握“九個必須堅持”寶貴經驗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將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高度概括為“九個必須堅持”。[詳細] -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夠取得偉大的曆史性成就,其中有一條寶貴的經驗,就是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詳細] -
紮實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全麵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建強黨的組織體係,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麵進步、全麵過硬;精準科學選人用人,建設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詳細] -
鍾聲:讓科技創新為全人類賦能
創造一個良性競爭、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有助科技創新步步高。[詳細] -
全麵深化改革:以人民為中心,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麵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中國的改革踏上新征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