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飯、一份冒菜背後的馬攸木抗擊疫情故事
新利平台訊 “真香、真過癮,太感動了!”這是馬攸木臨(lin) 時安置點的一名群眾(zhong) 在品嚐馬攸木疫情防控組工作人員分發的米飯、冒菜後的肺腑之言。
圖為(wei) 海拔4900米的馬攸木疫情防控安置點 攝影:劉紅
馬攸木臨(lin) 時安置點位於(yu) 全國海拔最高的邊境檢查站——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阿裏邊境管理支隊馬攸橋邊境檢查站周邊,海拔4900米,處於(yu) 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與(yu) 日喀則市交界的無人區,常年平均氣溫-11℃。
圖為(wei) 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民警搭建隔離帶 攝影:劉紅
圖為(wei) 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民警搭建隔離帶 攝影:劉紅
潘修竹於(yu) 今年8月1日來到阿裏地區,現任阿裏邊境管理支隊邊管處副處長。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請纓,前往馬攸橋邊境檢查站疫情防控最前沿,擔任馬攸木疫情防控組組長。
8月25日,潘修竹在對馬攸木臨(lin) 時安置點群眾(zhong) 進行走訪時了解到,很多群眾(zhong) 希望吃上一口“火鍋”驅驅寒。雖然還是8月,但馬攸木2-3℃的氣溫確實很冷。
圖為(wei) 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民警為(wei) 滯留群眾(zhong) “配送”冒菜 攝影:劉紅
“一碗米飯、一份冒菜”,這看似一份便餐,但對於(yu) 已在馬攸木臨(lin) 時安置點停留10餘(yu) 天的群眾(zhong) 而言卻並不普通,這是集中了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民警和防疫人員物資後,盡最大努力為(wei) 50餘(yu) 名安置群眾(zhong) 改善調劑的夥(huo) 食。同時,潘修竹也積極走訪了解當前安置群眾(zhong) 生活所需,協調為(wei) 藏族群眾(zhong) 調配糌粑、酥油等食品。
圖為(wei) 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民警向滯留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疫情防控政策 攝影:劉紅
馬攸橋邊境檢查站為(wei) 安置群眾(zhong) 發放了米、麵、油及蔬菜等物資,疫情防控組每天定時為(wei) 安置群眾(zhong) 配發泡麵、麵包、火腿腸、壓縮幹糧等。而這些隻是馬攸木疫情防控組在開展疫情防控、服務群眾(zhong) 工作的一個(ge) 縮影。
自西藏疫情發生以來,為(wei) 積極配合政府開展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阻斷疫情傳(chuan) 播途徑,大量群眾(zhong) 在4900米的全國最高邊境檢查站按下了阿裏之行的暫停鍵。但疫情無情人有情,馬攸木疫情防控組全體(ti) 人員切實將停留群眾(zhong) 當親(qin) 人,將群眾(zhong) 的“愁、難、急、盼”問題當做自己的困難來解決(jue) 。潘修竹第一時間聯係當地政府,申請搭建了50餘(yu) 頂救災帳篷,同步發放棉被、供給水電、提供應急食品等,切實將馬攸木臨(lin) 時安置點搭建成了一個(ge) 溫暖的“家”。
圖為(wei) 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民警為(wei) 滯留群眾(zhong) 搭建的帳篷登記編號 攝影:劉紅
整齊的帳篷、醒目的編號、規範的警戒區域劃分,這是馬攸木臨(lin) 時安置點規範科學管理的外在展現。通過對帳篷逐一進行編號,劃分區域設立警戒區、搭建“微信群”、定期發布《溫馨提示》等措施,進一步嚴(yan) 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並通過加強防疫常識宣講、疫情防控政策解讀及最新疫情防控成果宣傳(chuan) ,增強了安置人員抗疫必勝的信心和決(jue) 心,引導群眾(zhong) 主動理解和配合防疫措施,積極做好自我約束,確保防疫措施落實落地。(新利平台 通訊員/張拴根 劉紅 記者/次旦拉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日喀則集中力量拔點攻堅阻擊疫情
截至27日17時,日喀則市薩嘎縣、亞東縣、康馬縣、仁布縣、定結縣、昂仁縣、聶拉木縣、崗巴縣、謝通門縣共9個縣實現社會麵清零。[詳細] -
近期西藏中東部降水頻繁 宜抓住晴好天氣及時秋收
西藏自治區氣象局8月28日發布消息,預計8月29日~9月4日一周內,西藏中東部降水頻繁,東南部局地強度大。[詳細] -
西藏疫情防控:實現社會麵清零的地市繼續采取分級分區管控措施
8月27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九場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8月27日16時,林芝市、昌都市、山南市、那曲市、阿裏地區實現了社會麵清零目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