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件青銅器珍品長沙展出見證“王者歸來”
中新網長沙12月30日電 (記者鄧霞)12月30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主辦的原創大展“王者歸來——中國古代青銅器巡禮”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共展出皿方罍、象紋獸(shou) 麵紋大鐃、三星堆青銅人頭像等在內(nei) 的280件(套)青銅器珍品。
青銅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扮演著極為(wei) 重要的角色,與(yu) 城市、文字共同構成國際公認的文明形成三大標誌。在中國古代,被稱為(wei) “金”或“吉金”的青銅器幾乎與(yu) 早期文明相伴而生,是揭示早期中華文明塑成、發展、興(xing) 盛的最重要代表性物證。
此次展覽薈萃了280件(套)青銅器珍品,既有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眾(zhong) 多館藏之寶,也有湖南省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典藏的青銅瑰寶。展覽分為(wei) “王的時代”“國之大事”“廟堂之下”“古典餘(yu) 輝”四個(ge) 單元,向觀眾(zhong) 詮釋青銅器在王政、國事、貴族生活及文化傳(chuan) 承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凸顯青銅器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意義(yi) 。
據介紹,展出的280件(套)青銅器中,商周青銅器直觀地體(ti) 現了三代相傳(chuan) 的王朝製度的建立與(yu) 傳(chuan) 承,是宗法製度、禮樂(le) 製度的重要物質載體(ti) ,是天子祭祀、賜土封王、諸侯交往、開疆擴土等國家大事的見證者與(yu) 記錄者,也是貴族階層宴飲日用的身份象征。漢唐至宋元明清的青銅器,則體(ti) 現了對夏商周的追慕和對禮樂(le) 文化的繼承與(yu) 發揚,也融合了新時代的工藝特征及時代精神。
記者在現場看到,西漢時期的彩繪雁魚釭燈美觀又實用,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欣賞。它由雁首及長頸、雁身及雁足、燈盤、燈罩四部分組合而成,表麵施以彩繪,勾畫出翎羽、鱗片等,是造型藝術和使用功能完美結合的青銅器佳作。講解員介紹說,它可以說是2000年前的環保燈,釭燈通過調整燈罩來控製亮度和光照角度,煙塵通過雁首及長頸進入雁身,雁身裏麵會(hui) 灌滿水,煙塵就會(hui) 融於(yu) 水中,不會(hui) 汙染空氣。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5月18日。主辦方表示,希望借展覽回望中國文化的起源,喚醒觀眾(zhong) 骨子裏的禮樂(le) 文化記憶,與(yu) 華夏兒(er) 女的“初心”再度相逢。(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