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件藏傳佛教法器走出故宮博物院 盡呈“紫禁梵華”
中新網泉州12月30日電 (記者 孫虹)由故宮博物院和福建省世茂海上絲(si) 綢之路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紫禁梵華——故宮博物院藏藏傳(chuan) 佛教法器展”30日在福建泉州拉開序幕。127件深藏禁宮的精美法器集體(ti) 亮相,講述藏傳(chuan) 佛教珍品文物背後的曆史。
“這次展覽經過籌展團隊的精心構思、嚴(yan) 格篩選,最終確定的127件法器都是清宮法器的上乘之作。”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說,此次展覽融合了漢、滿、蒙、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有的展品還受到域外文化因素的影響,既是多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見證,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反映,充分展示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廣闊胸襟。
清代宮廷信奉藏傳(chuan) 佛教,乾隆時期尤其盛行,所以宮內(nei) 建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佛堂,至今很多佛堂內(nei) 依舊保持著幾乎完整的原狀陳設。故宮博物院現存藏品中有大量藏傳(chuan) 佛教文物,門類眾(zhong) 多,種類齊全,其中藏傳(chuan) 佛教法器文物有上萬(wan) 件,這些文物對認識和全麵了解清宮藏傳(chuan) 佛教有著重要意義(yi) 。
本次展覽精選127件(套)藏傳(chuan) 佛教法器文物珍品,分“禮敬祈願—禮敬法器”“供養(yang) 諸佛—供養(yang) 法器”“修持佛法—持驗法器”三個(ge) 單元展示。
每一件文物都是中華文明的講述者。當天,主辦方邀請故宮博物院宮廷曆史部副研究員鮑楠作主旨演講,讓觀眾(zhong) 對清宮藏傳(chuan) 佛教法器有更全麵、更係統的了解。
開幕式後,故宮博物院宮廷曆史部副主任文明帶著觀眾(zhong) 走進展廳,近距離接觸跨越百年“遠道而來”的國家寶藏,感受象征智慧與(yu) 感召的奢華靈物以及無法超越的中國古典工藝之美。
本次藏傳(chuan) 佛教法器展是繼今年“龍鳳呈祥——清代大婚慶典展”和“浮梁巧燒——故宮博物院藏明代禦窯瓷器展”之後,故宮博物院和福建省世茂海上絲(si) 綢之路博物館的再度合作。
福建省世茂海上絲(si) 綢之路博物館館長李仲謀表示,希望通過這一展覽,使藏傳(chuan) 佛教研究者和愛好者對清宮藏傳(chuan) 佛教法器的形式、性質、功能、意義(yi) 有更全麵、更係統的學習(xi) 和了解,同時也和閩南當地的漢傳(chuan) 佛教文化進行交流互鑒,深入認識佛教文化在中華民族曆史發展進程和中國古代藝術發展史上所發揮的積極作用與(yu) 深遠影響。
“紫禁梵華——藏傳(chuan) 佛教法器展”展期一年,將持續至2022年12月29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