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青年發展成就的鮮明體現

發布時間:2022-01-04 15:5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張曉冰(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黨(dang) 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積極支持青年發展。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製定出台新中國曆史上第一個(ge) 國家級青年發展規劃,采取了一係列政策舉(ju) 措推進青年全方位發展,取得了曆史性、開創性成就。站在建黨(dang) 百年的新曆史起點上,對我國青年發展進行國際比較、充分借鑒世界各國經驗,進而更好地推動我國青年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國際青年發展指數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正是通過對世界各國青年發展狀況進行定量評估,力求客觀反映各國青年發展麵貌。《報告》不僅(jin) 體(ti) 現了我國青年發展研究的不斷深化,也反映了我國青年發展理念、政策的優(you) 越性和先進性。

  一、《報告》突出了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

  青年發展能否優(you) 於(yu) 經濟發展、人類綜合發展,很大程度取決(jue) 於(yu) 是否堅持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報告》顯示,34個(ge) 發達國家中,青年發展優(you) 先於(yu) 經濟發展的國家僅(jin) 占11.76%,青年發展優(you) 先於(yu) 人類綜合發展的國家僅(jin) 占5.88%,分別比發展中國家低了19.61和21.57個(ge) 百分點。可見,發達國家的青年發展水平與(yu) 經濟發展水平、人類綜合發展水平之間的不一致性遠遠高於(yu) 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青年發展指數綜合排名與(yu) “人均GDP”和“人類發展指數(HDI)”相比,都處在優(you) 先的地位,這主要得益於(yu) 我國始終貫徹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目前我國15-34周歲青年人口達3.6億(yi) ,占全國總人口的26%。黨(dang) 和國家始終把青年視為(wei) 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首次明確提出了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要發展,青年首先要發展”。青年優(you) 先發展意味著更先進的發展理念、發展製度、發展模式和發展文化,在資源分配方麵優(you) 先滿足青年發展的基本需求。在“健康與(yu) 生活”一級指標中,我國排第十二位,大幅優(you) 先於(yu) 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及整體(ti) 青年發展水平,這充分體(ti) 現了國家高度重視青年基本的生命權、生存權、健康權,彰顯了國家始終關(guan) 懷青年、愛護青年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政策取向。

  二、《報告》體(ti) 現了青年政策導向

  享有政策福利的國家,青年發展勢頭往往更足,如推出了“青年行動計劃”的新加坡,綜合排名第一;頒布青年法的印度尼西亞(ya) ,其青年發展指數排名優(you) 先於(yu) 人均GDP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家庭與(yu) 社會(hui) ”“公共參與(yu) ”兩(liang) 個(ge) 一級指標排名靠前。由此來看,國家出台青年發展政策的重要性突出、紅利明顯。

  回首百年,我國青年政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結婚製度從(cong) 外在幹涉演變為(wei) 自由選擇,離婚製度從(cong) 絕對自由過渡到相對自由,兩(liang) 性關(guan) 係從(cong) 男尊女卑邁向性別平等,家庭地位從(cong) 去家庭化轉換到再家庭化,親(qin) 子關(guan) 係從(cong) 父母本位發展為(wei) 子女本位。深層次來講,製度更迭的邏輯在於(yu) ,性別平等蘊含著馬克思主義(yi) 的精華,家風建設反映了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現代家庭承擔了保護個(ge) 體(ti) 的責任,婚姻穩定保障了青少年的最大利益。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針對青年發展和青年事務進行了頂層設計,發布了《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修訂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頒布了民法典,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個(ge) 人信息法、家庭教育促進法,出台三孩政策和相關(guan) 配套舉(ju) 措。我國“就業(ye) 與(yu) 創業(ye) ”“家庭與(yu) 社會(hui) ”兩(liang) 個(ge) 一級指標基本同步於(yu) 青年發展,體(ti) 現了政策製定的科學性、專(zhuan) 業(ye) 性,以及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充分性。

  三、《報告》反映了高質量發展要求

  青年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求高質量發展,我國青年發展基本遵循了這一根本邏輯。在青年“公共參與(yu) ”指標中,我國排名第九,高於(yu) 不少發達國家的排名,也高於(yu) 中國的綜合排名,凸顯了我國青年公共參與(yu) 的優(you) 勢,反映了青年參與(yu) 社會(hui) 進程、在社會(hui) 發展中發聲的能力,這是我國注重青年高質量發展、保護青年公共參與(yu) 權利取得的重要成果。在“教育與(yu) 文化”指標中,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cong) 1970年的0.1%上升到2020年的54.4%,互聯網普及率從(cong) 2010年的34.3%上升至2019年的61.2%,也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極大普及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較快,麵臨(lin) 著資源要素約束趨緊,來自國際的技術、人才等領域競爭(zheng) 壓力增大等情況,落實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推動青年高質量發展是促進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使青年與(yu) 全體(ti) 人民一同在共同富裕方麵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它既需要保障青年優(you) 先發展,也需要保障青年群體(ti) 之間的平等發展。要在政策製定、分配資源時切實照顧新興(xing) 青年群體(ti) 、弱勢青年群體(ti) ,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青年發展。我們(men) 強調青年高質量發展,還意味著要依憲依法發展,以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hui) 為(wei) 目標,使青年更好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利,平等參與(yu) 各項社會(hui) 事務。

  四、《報告》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

  《報告》彰顯了每個(ge) 民族、每個(ge) 國家的青年發展都緊密相連,本質上是一個(ge) 命運共同體(ti) 。2013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首次向全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隨後多次係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內(nei) 涵,使之逐漸成為(wei) 國際共識。從(cong) 理論來源和價(jia) 值目標來看,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深刻蘊含了源於(yu) 馬克思恩格斯共同體(ti) 性質的國際主義(yi) 思想,受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天下主義(yi) ”“和合主義(yi) ”滋養(yang) 甚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社會(hui) 主義(yi) 特征。

  《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明確指出,要大力實施中國青年全球夥(huo) 伴計劃,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凝聚全球青年力量。據調查,99.5%的大學生非常讚同“疫情沒有國界,世界各國是休戚與(yu) 共的命運共同體(ti) ”,95.12%的大學生讚同“世界變得越來越撕裂,沒有國家能從(cong) 一個(ge) 撕裂的世界中受益,沒有任何國家是一座孤島”。青年發展需要國際視野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意識,要認識到每個(ge) 國家都需要為(wei) 人類的共同利益承擔責任,加大青年發展的國際合作力度,讓青年更加主動、自信地適應世界、融入世界,在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促進青年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世界。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深刻指出:“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接續奮鬥,必須抓好後繼有人這個(ge) 根本大計。”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曆史和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實現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興(xing) 旺發達、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曆史”。當代青年注定要在社會(hui) 發展大局中肩負時代使命,為(wei) 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不懈奮鬥。要進一步強化黨(dang) 管青年原則,踐行青年優(you) 先發展理念,構建新時代背景下的青年責任觀,著力培養(yang) 一代又一代堪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