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小心遇“坑”!食品和醫療成寵物消費糾紛高發領域

發布時間:2022-01-05 15:58:00來源: 法治日報

  食品和醫療成為(wei) 寵物消費糾紛高發領域 為(wei) 寵物買(mai) 單小心遇“坑”

  由於(yu) 自己養(yang) 的寵物狗生病需要治療,天津市民李寒前後去了4次寵物醫院,花了1萬(wan) 多元為(wei) 狗做了4次手術。後來他得知,被寵物醫院坑了。

  李寒的遭遇不是個(ge) 例。《2020年中國寵物行業(ye) 白皮書(shu) (消費報告)》顯示,食品和醫療是寵物消費糾紛的高發領域;實體(ti) 店是消費糾紛的高發區;質量問題是引發消費糾紛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隨著擁有量的增加、寵物主對寵物關(guan) 愛程度及消費品質的提高,寵物周邊服務行業(ye) 日益發展。不過,《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寵物服務機構各種亂(luan) 象頻發,不少寵物店或寵物醫院存在各式各樣的“坑”。

  自行定價(jia) 缺乏標準

  寵物醫院收黑心錢

  從(cong) 2021年10月開始,李寒養(yang) 的寵物狗出現不適,需要導尿,他便帶著狗去了位於(yu) 天津市津南區的一家寵物醫院就診。

  李寒回憶,醫生檢查完狗的情況後,說了很多專(zhuan) 業(ye) 術語,而後告訴他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狗的具體(ti) 情況。

  經過一上午折騰,李寒帶著滿滿一袋藥品和長長的賬單,抱回了自己的狗。可就在他邁出寵物醫院大門時,醫生又叫住了他:“你家狗的情況比較特殊,一次肯定不能完全治愈,你下周再來一次。”

  就這樣,李寒帶著狗前後在該寵物醫院經曆了4次手術,沒想到回到家後不久,狗的病情再次發作。無奈之下,李寒換了一家寵物醫院治療。這家寵物醫院的醫生告訴他,本來一次手術就能解決(jue) 的問題,被硬生生拆分成4次,這種痛苦對於(yu) 寵物狗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李寒說,他在前一家寵物醫院前後共花費1萬(wan) 多元,包括辦一次充值卡、一次會(hui) 員卡,手術一共花了6000多元。第二家寵物醫院的醫生告訴他,他花了很多冤枉錢。

  遭遇類似情況的還有重慶的劉琳。2021年8月,劉琳帶著家裏的貓前往一家寵物洗護醫院做寵物絕育,被醫院告知有10項指標不合格,不能進行手術。為(wei) 了讓貓咪指標恢複正常,劉琳前後花了近2000元買(mai) 藥,但仍被醫生反複告知不達標。

  之後,劉琳換到另一家寵物醫院給貓做了一次全身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貓沒有任何問題,符合絕育手術的所有條件。這家醫院的醫生告訴劉琳,上一家醫院的醫生提到的多個(ge) 指標對手術沒有任何影響,隻是為(wei) 了多開些藥掙錢罷了。

  記者調查發現,寵物醫院的亂(luan) 收費問題一直是被廣大寵物主吐槽“掉進坑裏”最多的話題之一。

  在廣西某家寵物醫院工作的黃成告訴記者,寵物店和寵物醫院中的各種食品、藥品以及周邊物品的價(jia) 格千差萬(wan) 別,缺乏統一定價(jia) ,基本是靠寵物醫院自行定價(jia) 。

  “像‘妙三多疫苗’,每家店的價(jia) 格都不一樣,多數在160元至180元這個(ge) 價(jia) 格區間,但我之前工作的寵物醫院就把這款疫苗的價(jia) 格賣到200多元。”黃成說。

  故意售賣病貓病狗

  疲勞戰術拖垮買(mai) 家

  河北滄州的寵物愛好者張漢在一年前購買(mai) 了一隻狸花貓,結賬時被寵物店要求簽署購買(mai) 協議。愛貓心切的張漢沒顧上仔細閱讀協議便草草簽了名,等到小貓抱回家幾天後,問題就來了。

  “剛抱回家還沒覺得有什麽(me) ,結果過了3天還是不願意吃東(dong) 西,病懨懨的。我就帶著貓去寵物醫院做了檢查,化驗單上全是不合格的指標,醫生說店家賣給我的是病貓。”張漢說。

  那時他才拿出購買(mai) 協議仔細看內(nei) 容,發現其中明文規定,寵物在一天之內(nei) 出現問題可以無條件退換,而如果超過一天則商家沒有義(yi) 務對買(mai) 家的損失進行賠償(chang) 。

  據記者了解,“星期狗”“後院貓”等稱呼經常被寵物主用來形容從(cong) 寵物店中購買(mai) 到的自帶疾病的寵物。購買(mai) 心愛的寵物抱回家,以為(wei) 它能陪伴自己十幾年,但往往事與(yu) 願違,這些病貓、病狗隻能陪伴主人一個(ge) 星期。商家利用大多數寵物主對小動物健康狀態缺乏判斷,從(cong) 而“偷工減料”,不給寵物注射疫苗,故意售賣病貓、病狗等。

  廣東(dong) 省廣州市荔灣區有一家“穆某寵物”的寵物用品店,從(cong) 2021年4月開始,就有大批寵物主投訴該店在售賣寵物的時候,要求買(mai) 家簽署購買(mai) 協議,協議上麵雖然寫(xie) 著“有問題包換不包退”,看似很體(ti) 貼買(mai) 家,實則暗含套路。

  據一位寵物主透露,這家店所銷售的動物都沒有疫苗證書(shu) ,幾乎所有貓狗都是病懨懨的。該店常用的套路就是給買(mai) 家不停地換貓,但每一隻都是病貓,企圖用疲勞戰術將買(mai) 家拖垮。

  對於(yu) 寵物店的類似行為(wei) ,相關(guan) 部門已經有所關(guan) 注。2021年10月,廣州荔灣區市場監管局對穆某寵物店銷售的寵物貓、狗存在欺詐消費者行為(wei) 作出罰款51.5萬(wan) 元並吊銷營業(ye) 執照的行政處罰。

  捆綁銷售虛假宣傳(chuan)

  銷售套路“編出花”

  “品種寵物價(jia) 格高,本店辦卡滿兩(liang) 萬(wan) 元即送純種布偶貓一隻。”這是廣西一家寵物店在其開業(ye) 時打出的廣告,吸引了大批愛貓人士前來消費。

  李曉就是參與(yu) 領養(yang) 的寵物主之一。據他介紹,純種布偶貓在貓類中屬於(yu) 貴價(jia) 品種,所以看到活動消息時,他覺得自己“賺了”,於(yu) 是辦卡領養(yang) 了一隻“純種布偶貓”,結果養(yang) 了一段時間發現,貓咪不但沒有任何疫苗記錄,而且壓根不是布偶貓。

  “這隻小貓長得越來越不周正,等到小貓4個(ge) 月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根本不是布偶貓,就是一隻普通白貓。我還要帶它打疫苗、驅蟲,前前後後花的錢快趕上買(mai) 一隻真正的布偶貓了。”李曉抱怨道。

  在寵物店工作的黃成向記者透露,其所在的寵物店也存在各種各樣的銷售套路。

  “入職的時候,寵物店老板就告訴我,進店的客人隻要是沒有經驗的,能賣多少東(dong) 西就給他推薦多少,不要管他用不用得上。”黃成說。

  黃成注意到,其所在店鋪有大量無牌的寵物用品,很多都是老板從(cong) 不知名地方進的貨。

  當他問起這些用品的用途時,老板是這樣回答他的:“客人來了需要什麽(me) ,你就把這個(ge) 東(dong) 西往他們(men) 的需求上使勁套,問起價(jia) 格來先往高了報。如果客人接受不了,你再以給他們(men) 優(you) 惠價(jia) 的名義(yi) 把價(jia) 格往下調。”

  黃成對此深感無奈:“很多寵物主是帶著愛走進我們(men) 店的,他們(men) 一定想不到等著他們(men) 的可能是一個(ge) 個(ge) ‘坑’。”

  (記者 韓丹東(dong) 實習(xi) 生 王意天 文中李寒 劉琳 黃成 張漢 李曉均為(wei) 化名)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