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職場劇還可以再真一點
由張黎導演,陳坤、辛芷蕾主演的商戰題材電視劇《輸贏》正在北京衛視、浙江衛視播出。根據1月3日的統計數據,該劇在CSM63城的收視數據突破了2%,僅(jin) 次於(yu) 在播熱劇《小敏家》,勢頭猛烈。
《輸贏》根據付遙同名小說改編,原作出版於(yu) 2006年,被認為(wei) 是互聯網銷售界的“教科書(shu) ”。在這部《輸贏》之前,付遙還有一部小說《創業(ye) 時代》,也曾被改編為(wei) 電視劇,但毀譽參半。《輸贏》著重展示勢均力敵的對手關(guan) 係,同為(wei) 互聯網軟件公司的兩(liang) 大王牌銷售,“南周銳北駱伽”在商業(ye) 競爭(zheng) 中狹路相逢,由此產(chan) 生出職場和愛情故事。和《創業(ye) 時代》試圖還原整個(ge) 互聯網時代的創業(ye) 變革浪潮不同,《輸贏》更多聚焦於(yu) 互聯網銷售這個(ge) 工種本身,從(cong) 兩(liang) 位頂尖銷售的競爭(zheng) 入手,去展示互聯網銷售和營銷工作的真實麵貌。
這部劇的男女主角並沒有落入俗套的相逢場景,而是一開場就被扔進了你死我活的競標現場。陳坤飾演的周銳臨(lin) 危受命,從(cong) 捷科華東(dong) 區空降華北區,需要接下大單拯救華北區的業(ye) 績,而一向在華北區域占據領先優(you) 勢的惠康銷售駱伽,則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該劇將很多筆墨用在二人的談判策略、技術競標以及各種心理暗戰,沒有忽略互聯網銷售這個(ge) 職業(ye) 自帶的技術門檻,也試圖以劇中人的選擇來強調銷售行業(ye) 的基本準則。
在鏡頭語言方麵,可以看到擅長用藝術手法豐(feng) 富鏡頭表現的導演張黎,在這部商戰劇中注入了不少個(ge) 人色彩。本就是攝影師出身的張黎,為(wei) 該劇增加了很多帶有意味的鏡頭。節奏快、強對比,是《輸贏》剪輯和影像最突出的特征。劇中的色調、打光、構圖、景別甄選等,也都進一步增強了故事的戲劇張力,映襯人物的內(nei) 在情感。透過蟹腳比喻勝券在握的錯位鏡頭,大量交叉剪輯的個(ge) 人特寫(xie) ,都用鏡頭語言代替了常規的電視劇交代鏡頭,增強了劇集的可看性。
不過,《輸贏》中依然存在一些商戰劇難以避免的問題,如職場劇與(yu) 愛情戲的比例分配,如商戰專(zhuan) 業(ye) 部分的可靠性。該劇編劇常方源認為(wei) ,“愛情和職場並不衝(chong) 突,在最初創作中,我們(men) 也從(cong) 很多角度去考量過比例的分配,怕愛情多了丟(diu) 了職場,又怕職場多了丟(diu) 了愛情。”從(cong) 目前的呈現來看,男女主的商戰戲與(yu) 感情戲相互交織,而對於(yu) 周銳本人的“神化”讓該劇的商戰部分略有減分。
劇中先後出現了周銳被人打破了頭依然帶著滿臉血簽約的情節,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慷慨陳詞,為(wei) 了延長測試時長甚至將對手關(guan) 進小黑屋等神操作。這些情節的設計到底有多少現實的可能,還是為(wei) 了戲劇而戲劇,其實一直貫穿在主角人物的塑造中,影響著這部劇作為(wei) 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根基。選擇專(zhuan) 業(ye) 還是選擇好看,依然是國產(chan) 商戰劇未能解決(jue) 好的根本性問題。(記者李夏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