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經典94版諸葛亮是怎麽煉成的

發布時間:2022-01-18 16:44:00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作者:劉長宇

  在五千年的中國曆史長河中,留下了無數璀璨的文學作品。上世紀80年代初,當時的電視工作者提出“中國文學名著影視化”的構想,隨即中央電視台開始製定拍攝四大名著電視連續劇的計劃,先後完成了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4版《三國演義(yi) 》、98版《水滸傳(chuan) 》四部影視劇。劇中誕生了許多經典角色,如六小齡童的孫悟空、歐陽奮強的賈寶玉、鮑國安的曹操、李雪健的宋江等。這些角色鮮活而富有生氣,仿佛從(cong) 小說中走出來的一般。其中94版《三國演義(yi) 》中的諸葛亮是一個(ge) 避不開的經典形象,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離不開導演的精心設計和演員的精湛表演。

  首先,以神塑形。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yi) 》和其他三部不同,小說中人物都是曆史上真實存在,且有史料可查的。西晉陳壽《三國誌》中記載: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長八尺,容貌甚偉(wei) ,時人異焉。短短數語,除將青年諸葛亮的身高、容貌等外形特征清楚描寫(xie) 之外,還流露出其卓爾不群的飄逸之感。在表演過程中,演員充分借鑒傳(chuan) 統曲藝塑造人物的方法,用虛實的神韻增強外形的塑造。手握鵝毛扇的姿勢,采用中國傳(chuan) 統戲曲中人物寫(xie) 意的表現方法:中指和無名指實靠,食指和小指微翹虛掩的手勢,巧妙表現出魯迅筆下“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妖”的色彩。扇扇子的動作,采用扇尖輕擊左肩,表現出一種高雅的風度和氣質。堅定的眼神配上些許儒雅的動作,將諸葛亮“運籌帷幄決(jue) 勝千裏”的氣定神閑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次,以情感人。《三國演義(yi) 》屬於(yu) 長篇章回體(ti) 曆史演義(yi) 小說,因此在表現人物時也充分借鑒了文學創作中人物的塑造方法:利用細節的巧妙設計,在規定情境中讓人物流露出豐(feng) 富而充沛的感情,達到以情感人的效果。在《臥龍吊孝》一集中,最初設計是在紙錢飛舞當中,諸葛亮呼喊著:公瑾(周瑜),慢走,我來也。密謀了一夜的東(dong) 吳大將們(men) 準備殺掉諸葛亮,老將程普順勢拔出劍刺向諸葛亮的時候,趙雲(yun) 從(cong) 身後跳出,揮劍將對方的劍打落,緊接著魯肅走出來迎接諸葛亮入內(nei) 。當做完案頭工作之後,諸葛亮的扮演者唐國強提出增加一個(ge) 小動作的建議:諸葛亮應該將打落的劍拾起來,還給程普。一個(ge) 小細節飽含了溢於(yu) 言表的潛台詞:我諸葛亮滿懷真誠之心來憑吊公瑾(周瑜),你們(men) 卻要殺我,你們(men) 殺吧。其中蘊含了諸葛亮的氣度、真誠和委屈等複雜的感情,讓角色更加真實、鮮活和立體(ti) 。在《火熄上方穀》一集中,諸葛亮用計將魏將司馬懿引入包圍圈,準備用火將其燒死。就在此時,電閃雷鳴天降暴雨,淋熄大火救了司馬懿。此時的諸葛亮緩緩閉上眼睛,什麽(me) 話也沒說,任憑雨水拍打,將諸葛亮當時無奈、悲涼、灰心等複雜的情緒充分表現出來,而匡扶漢室的雄心壯誌隨著流淌的雨水帶走了,在這樣無聲的畫麵中“景襯托人,人化入景”,達到了人、景、情的高度融合。

  最後,塑魂立人。中國自古就有“祖先崇拜”的傳(chuan) 統,一般需要具備“忠孝仁義(yi) 禮智信”儒家精神的先賢才能受到後世的瞻仰。巴蜀地區從(cong) 古至今,老百姓在寒食節、清明節都有祭奠諸葛亮的習(xi) 俗。晉朝、唐朝等多個(ge) 封建王朝的君主對諸葛亮極之推崇,甚至還為(wei) 其修祠立碑。為(wei) 什麽(me) 這樣一位戰爭(zheng) 的“失敗者”卻被後世瞻仰膜拜?唐高宗說:諸葛亮之所以入祀武成王廟就在於(yu) 他以“王業(ye) 不偏安”而帥弱旅北伐強魏,有武且有德,能征而道正。康熙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wei) 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爾。由此可見,諸葛亮被後世崇敬的主要原因不在於(yu) 神機妙算的智慧,而在於(yu) 那顆至死不渝的忠心,這就是塑造諸葛亮的魂。“忠”由心而出,導演的巧妙設計,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表現推到極致。《六出祁山》一集中,諸葛亮廢寢忘食,深夜還在挑燈看地圖。士兵悄悄進帳給他送飯時,聽見他不住的咳嗽聲,忍不住流下淚來,對他說:“丞相,您年紀大了,身體(ti) 又不好,再這樣不吃不喝可如何是好。”這個(ge) 片段從(cong) 士兵的視角出發,運用側(ce) 麵描寫(xie) ,烘托表現了諸葛亮廢寢忘食、為(wei) 國操勞的忘我精神。《秋風五丈原》一集中,彌留之際的諸葛亮躺在病榻上,身體(ti) 的痛苦讓他陷入夢境,夢見曹睿和孫權投降稱臣,不料突然驚醒後才知一切皆為(wei) 虛幻。這個(ge) 情節地設計將夙興(xing) 夜寐的興(xing) 漢使命融化進了自身的血液之中,深刻詮釋了“用生命報效國家”的犧牲精神。同一集中,病入膏肓的諸葛亮仍拖著病體(ti) 伏案工作,右手抖得厲害,即使左手托著也無法寫(xie) 字。薑維在一旁見狀,跪地請求:“丞相,您別再作踐自身了,我代三軍(jun) 將士求您了。”將正麵描寫(xie) 和側(ce) 麵描寫(xie) 的方式相結合,全麵而深刻地表現出諸葛亮“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

  “人人心中有,人人心中無”的諸葛亮影視化塑造難度不小,94版形象能夠成為(wei) 時代的經典,絕不是一個(ge) 偶然。通過導演和演員的共同努力,讓角色經曆了由外到內(nei) 、由形到心的鍛造,實現了“形”“情”“魂”的高度融合。神韻的表現,輔助了諸葛亮外形的塑造;細節的設計,讓豐(feng) 滿的情感給角色增添溫度;精神的展現,讓演員和角色合二為(wei) 一。今天,94版諸葛亮形象讓我們(men) 不僅(jin) 獲得了藝術的審美享受,更讓我們(men) 感受到一種富有家國情懷、拚搏不屈的精神和力量。

  (此文係四川省社會(hui)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區域文化研究中心2021年度一般項目“QYYJC2015”階段性成果)

  (作者係四川文理學院文學與(yu) 傳(chuan) 播學院青年教師)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