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溫暖而敞亮:女導演勾畫的電影風景

發布時間:2022-01-19 16:0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文藝觀潮】

  作者:周夏(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女性意識的提高,各國女導演的電影作品頻頻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贏得一種前所未有的關(guan) 注和成功。在這種潮流之下,國內(nei) 新人女導演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也帶來了一種新鮮流動、多姿多彩的電影風景。一種是演而優(you) 則導,章子怡在去年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父輩》中導演了處女作《詩》,出手不凡,獲得好評;賈玲執導的處女作《你好,李煥英》躋身中國電影票房前三名,創造了超50億(yi) 元的票房神話,打破了女導演的電影叫好不叫座的魔咒。還有一批科班出身的80後、90後新生代女導演,比如姚婷婷、劉雨霖、白雪、滕叢(cong) 叢(cong) 、楊明明、蘇倫(lun) 、王麗(li) 娜、殷若昕、董雪瑩、敬然、邵藝輝等,她們(men) 的電影作品嶄露頭角,引人注目,在情感關(guan) 係的表達上勇敢敞開自己。另外,中生代女導演進入創作的成熟期,各擅其長,比如陳力、苗月的主旋律電影,薛曉路的愛情電影,李玉開始嚐試商業(ye) 片,楊荔鈉完成“春”三部曲,戴瑋轉型多元探索。第五代女導演李少紅、胡玫、劉苗苗,港台導演許鞍華、張艾嘉等也持續有電影作品產(chan) 出。可以說,老中青三代女導演同台競技,迎來了女導演最好的時光。

  時代記憶的人情溫度

  近年來,主旋律電影創作煥發新的生機。在重要時間節點,對重大曆史事件的反映上,對英雄人物的描摹上,對時代記憶的書(shu) 寫(xie) 上,女導演從(cong) 未缺席。陳力執導的戰爭(zheng) 片《血戰湘江》《古田軍(jun) 號》和英模片《守島人》分別在建軍(jun) 9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dang) 百年的時間節點上映,苗月執導的《十八洞村》《秀美人生》展現了美麗(li) 的鄉(xiang) 村畫卷,生動講述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譜寫(xie) 新時代的主旋律。建黨(dang) 百年之際,章子怡自導自演的《詩》謳歌了一代航天人的奉獻精神,傳(chuan) 達了女性的家國情懷。曹金玲編導的紀錄片《武漢日夜》、薛曉路編導的故事片《穿過寒冬擁抱你》都聚焦2020年疫情突發的武漢,展現了困境中人與(yu) 人之間相互守望、彼此取暖的真情故事。

  縱觀女導演執導的主旋律電影,無論是宏大的革命曆史敘事,還是當下的日常微觀敘事,都努力把英雄還原成普通人,放置到真實的情感關(guan) 係中去,以小見大,以情動人,流露出人性的溫度。比如《古田軍(jun) 號》中毛澤東(dong) 和朱德時吵時好的兄弟情誼,《守島人》在艱苦環境中,王繼才和王仕花相守相伴的夫妻深情,《秀美人生》中的扶貧幹部黃文秀也是一個(ge) 渴望戀愛的姑娘。《詩》中的鬱師傅是一位處於(yu) 生死線上的火藥雕刻師,同時也是一位心思細密、疼愛孩子的母親(qin) ,在丈夫犧牲後,永擔重責,其間的親(qin) 子關(guan) 係細膩動人,詩意充盈。《穿過寒冬擁抱你》雖然拍攝的是非常時期的武漢,但是並不過度煽情,而是以浪漫的藝術手法表現了武漢普通市民麵對生死時樂(le) 觀豁達的精神,充滿了積極溫暖的正能量。

  情感關(guan) 係的多元呈現

  女導演擅長拍攝家庭倫(lun) 理片,也更容易捕捉日常微妙的情感關(guan) 係,但是拍攝的角度通常和男導演不一樣,尤其是在母女關(guan) 係的表達上有很多差異。母親(qin) 形象在男導演的心中是有光環的,男導演的習(xi) 慣思維是塑造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母親(qin) ,卻往往忽略了母親(qin) 的其他側(ce) 麵。長久以來,“母親(qin) ”一詞意味著一種忘我的犧牲精神,但恰恰相反,楊明明執導的《柔情史》、楊荔鈉執導的《春潮》都塑造了不那麽(me) 可愛可敬,甚至讓人生厭的母親(qin) 形象,言語刻薄、內(nei) 心空虛,母女關(guan) 係相愛相殺、非常緊張,卻揭開了親(qin) 密關(guan) 係中一些被遮蔽的真相。楊荔鈉在《春潮》之後繼續執導《春歌》,依然是講述母女關(guan) 係,但換成了一對老年母女,85歲的母親(qin) 照顧65歲阿爾茨海默病的女兒(er) ,這種聚焦老年母女關(guan) 係的題材相當稀缺。《你好,李煥英》中的“母親(qin) ”也有一定的新意,賈玲穿越回20世紀80年代,和年輕的母親(qin) 做閨蜜,這個(ge) 創意很浪漫,她的行為(wei) 目的就是為(wei) 了讓母親(qin) 開心。影片表達了母親(qin) 和女兒(er) 互相流動的愛,這不是傳(chuan) 統單向的付出,而是女兒(er) 對母親(qin) 的回報,用母親(qin) 的真名做片名,代表了賈玲更希望母親(qin) 做自己的初衷,並以此來寄托紀念亡母的深情。申瑜執導的《兔子暴力》則將犯罪元素融入家庭倫(lun) 理片中,女兒(er) 為(wei) 保護母親(qin) 不惜走上犯罪道路,刻畫了一對另類的母女關(guan) 係。女導演一係列的電影作品把母親(qin) 形象大大豐(feng) 富了,大銀幕上多了不少紮根在生活裏、充滿人間煙火氣、真實而立體(ti) 的女性。

  除了家庭倫(lun) 理片,女導演也擅長駕馭愛情片、青春片等類型,比如薛曉路執導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係列、蘇倫(lun) 執導的《超時空同居》、劉若英執導的《後來的我們(men) 》、姚婷婷執導的《誰的青春不迷茫》、白雪執導的《過春天》等,都展現了不同的青春成長和愛情狀態。戴瑋編導的新片《柳浪聞鶯》中則展現了20世紀90年代越劇舞台上的姐妹情,頗具東(dong) 方的古典詩情和美學意蘊。

  女性話語的個(ge) 性表達

  關(guan) 於(yu) “女性電影”的定義(yi) 向來有爭(zheng) 論,女導演拍攝的大女主電影也不一定是女性電影。嚴(yan) 格意義(yi) 上講,“女性電影”的標準是要表達女性視角下女性的真實話語,建構女性獨立的主體(ti) 性,創作主體(ti) 需要具備自覺的性別意識。從(cong) 這點上講,“女性電影”是具有解構意味的,這種表達是一種創新,也是有力度和尖角的。滕叢(cong) 叢(cong) 執導的《送我上青雲(yun) 》、殷若昕執導的《我的姐姐》,還有紀錄片《“煉”愛》都屬於(yu) 此類作品。《送我上青雲(yun) 》展現了一個(ge) 罹患癌症的高知女性所麵對的生活窘境;《我的姐姐》讓“姐姐”發聲,批判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引發了很大反響。

  在愛情關(guan) 係裏,也有女導演新的表達。董雪瑩執導的《“煉”愛》屬於(yu) 一種典型的當下社會(hui) 議題電影,導演跟拍了五位在大城市生活的女性,關(guan) 於(yu) 大齡女性婚戀問題展開一係列激烈的交鋒討論。90後女導演邵藝輝的新片《愛情神話》很有迷惑性,表麵看是嬌嗲甜的愛情片,內(nei) 裏卻裹著女性視角下的新鮮表達,在男女關(guan) 係中,三位女主角顯然占了上風,在飯桌上對女性生活的價(jia) 值觀重新定義(yi) ,並把男女關(guan) 係反置,大膽挑戰了傳(chuan) 統的性別思維模式。

  總之,女導演的新銳之作讓人驚喜,女導演隊伍的壯大對於(yu) 向來以男性為(wei) 主導的電影界無疑是一種糾偏,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了電影的生態格局,甚至在男導演的電影作品裏,我們(men) 都明顯感覺到了更多的女性話語。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9日 15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