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體檢”實為推銷 年關將至老年朋友守緊錢袋子
【現實挑戰】免費體(ti) 檢、健康講座或者“知名專(zhuan) 家”上門問診……這些圍繞著健康的“免費午餐”竟然都是盯上老年人“錢袋子”的騙局
【應對策略】警方提醒老人,謹記八個(ge) “凡是”,不輕信、不透露、不匯款
年關(guan) 將近,詐騙時有發生,而圍繞老年人的常見騙術多圍繞著“健康”,打著免費體(ti) 檢、健康講座或者“知名專(zhuan) 家”上門問診等旗號,盯著老人手裏的“錢袋子”。那麽(me) ,具體(ti) 騙術都有哪些?老年人該如何提高防騙意識?
“免費體(ti) 檢”實為(wei) 推銷“保健品”
2021年7月25日,海澱分局花園路派出所接到事主王大爺報警,稱前幾天在家中接到一自稱是某康複中心的工作人員的電話,可以免費提供體(ti) 檢,於(yu) 是就約定好於(yu) 次日一早來家中接王大爺及其老伴到名為(wei) “北京某中醫醫院”參加免費體(ti) 檢,並在體(ti) 檢之後向其推銷產(chan) 品,稱能夠治療老年人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效果顯著。王大爺對此深信不疑,花了5萬(wan) 餘(yu) 元購買(mai) 了,回家服用後並無效果懷疑被騙,於(yu) 是報警求助。
經過偵(zhen) 查,8月10日,辦案民警迅速出擊,對“醫院”開展抓捕,一舉(ju) 抓獲潘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並成功阻攔在場參加體(ti) 檢的4名老年人,避免了財產(chan) 損失。經審查,犯罪嫌疑人潘某等11人對以“免費體(ti) 檢”為(wei) 由頭,後以患病為(wei) 由銷售假冒保健品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警方提示:老年人大多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治病還需到正規醫院開處方藥,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要相信有能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家中有老人的,要多關(guan) 心老人的身體(ti) 和心理健康,多和老人講一講社會(hui) 上常見的騙局,避免老人上當受騙。如果發現被騙,請保留證據後第一時間報警。
“健康講座”讓掏腰包都是騙子
2021年3月底,孫阿姨接到了一個(ge) 陌生的電話,對方自稱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員。在詢問孫阿姨近期的身體(ti) 狀況和是否購買(mai) 過相關(guan) 的保健品後,對方便稱孫阿姨前段時間購買(mai) 的保健品是假的,可以向廠家申請補貼,而且到現場還有免費的“健康講座”。第二天,孫阿姨參加了“健康講座”後,在對方的忽悠下又花了1萬(wan) 餘(yu) 元,買(mai) 了一份聲稱可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口服液。
4月初,該人又聯係到了孫阿姨,稱上次提到的假保健品補貼已經申請下來,但需要先交一部分個(ge) 人所得稅,孫阿姨沒有多想便交了2萬(wan) 餘(yu) 元。直到4月中旬,孫阿姨並沒有收到所謂的“補貼”,感覺有點不對勁,才報警求助。
接到報警後,海澱分局中關(guan) 村西區派出所辦案民警在掌握大量證據後,於(yu) 5月14日在某寫(xie) 字樓內(nei) ,將10餘(yu) 名團夥(huo) 成員控製,並在現場起獲大量口服液保健品。據嫌疑人交代,他們(men) 以事主購買(mai) 到了假保健品可以申請補貼、免費小禮品等名義(yi) 吸引老人參加“健康講座”,之後進行“看病問診”,推銷可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等老年常見病的“特效”保健品;如果老人購買(mai) 過其他保健品,便謊稱其買(mai) 到了假的保健品,自己可以向廠家申請補貼,但需要繳納一部分的個(ge) 人所得稅。大多老人經不住哄騙,被騙取了錢財。
警方提示:老年人應增強防騙意識,提高識騙能力,不輕信、不參加不法人員組織的所謂健康講座、健康公益等活動,不輕信所謂保健品能“包治百病”的謊言,不輕信虛假演示“神奇療效”的伎倆(lia) ,不要陷入不法人員設下的“申請補助”的圈套和騙局。
“知名專(zhuan) 家”上門問診卻被高額收費
海澱區中關(guan) 村街道轄區居民王阿姨接到了一個(ge) 電話,對方稱可以聯係醫院專(zhuan) 家免費上門問診。在了解王阿姨的身體(ti) 狀況後,打電話的男子和醫院的“專(zhuan) 家”很快便上門了。
簡單地號脈、拔罐後,“專(zhuan) 家”給身患風濕關(guan) 節炎的王阿姨打了一針,並稱如果想要治好其風濕關(guan) 節炎和心血管疾病,需要交5萬(wan) 多元進一步治療。王阿姨交了錢,卻發現自己的病症並沒有得到緩解,她意識到可能遭到了詐騙,於(yu) 是選擇報警。
辦案民警經過偵(zhen) 查,發現嫌疑人作案沒有固定區域,每次上門問診都會(hui) 有一人在外放哨。在掌握大量證據後,辦案民警將四名嫌疑人抓獲。經查,嫌疑人之前從(cong) 事過保健品相關(guan) 行業(ye) ,了解一些老人身患的病症。為(wei) 了多掙錢,他們(men) 聯係老人,謊稱可以請來知名專(zhuan) 家上門看病,通過簡單的號脈、拔罐等治療後,嫌疑人向事主索要高額的費用。
警方提示:通過電話了解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謊稱可以聯係醫院知名專(zhuan) 家上門問診,實則隻是簡單的號脈、拔罐、打針等,繼而收取數萬(wan) 元“治療費”。廣大群眾(zhong) 特別是老年人,購買(mai) 藥品或者保健品應當認準國家相關(guan) 認證字號;就醫要到正規醫院;如果遇到專(zhuan) 家上門問診、熱心人推銷等情況,要提高防範意識,多和家人溝通交流,多方查證辨識真相。子女或親(qin) 友應多關(guan) 心家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情況,定期帶老年人去正規醫院體(ti) 檢,並向其宣傳(chuan) 防騙知識,避免落入詐騙分子的陷阱。
延伸:其他常見騙術
社保欠費需要補繳
2021年4月6日,市公安局海澱分局曙光派出所轄區的張女士急匆匆地來到社區警務室:“警察同誌,我剛剛接到一個(ge) 電話,說我社保卡欠費15萬(wan) ,您能幫我核實一下嗎?”社區民警阿芒一聽,便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判斷老人很有可能遇到了電信詐騙。
原來,張女士剛剛接到了一個(ge) 自稱是“北京醫保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稱她的社保卡在上海使用過並欠費15萬(wan) 元,現在需要補繳,但是張女士根本沒有去過上海。
阿芒警官斷定這是一起冒充社保中心的電信詐騙,告知老人不要相信,更不要匯款。叮囑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泄露個(ge) 人信息,接到陌生電話要求匯款時千萬(wan) 不要直接匯款,謹防上當受騙。
警方提示:遇到此類情況要堅決(jue) 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要求把資金轉到指定賬戶或提供銀行卡號和密碼等信息的都是騙子。如果您接到類似電話請直接掛斷或立即撥打報警電話核實,以免中了騙子的圈套。
自稱“公檢法”人員要求轉賬
2021年3月24日12時,在朝陽區農(nong) 展館附近的中國光大銀行裏,一位神色慌張、不知所措的老人,稱自己急需用錢要將自己銀行賬戶內(nei) 現有的50萬(wan) 理財產(chan) 品贖回。因懷疑老人被騙,銀行工作人員立即向屬地派出所反映此情況,派出所民警火速趕到了現場。
經了解,3月19日,老人接到自稱是天津市公安局民警的電話,稱其被卷入一場違法犯罪活動中,名下的銀行卡也涉嫌違法,均要被凍結處理,要求她將個(ge) 人賬戶中的所有資金全部轉入對方提供的“安全賬戶”中配合調查,並要購置一台能“監測位置”的新手機,到酒店房間進行溝通,不能與(yu) 家人、親(qin) 戚等討論“國家機密”。慌亂(luan) 之下,老人便來到銀行辦理轉賬匯款業(ye) 務,並且不聽從(cong) 周圍人勸說,執意轉賬。
“你來,我在派出所門口等你。”為(wei) 了讓老人快速認清騙局,民警多次撥通電話與(yu) “騙子”對話,憑借一句擲地有聲的“邀約”,嚇退了機關(guan) 算盡的假警察,老人50萬(wan) 元養(yang) 老錢“安然無恙”。
警方提示: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要你先交錢的;凡是通知“家屬”出事先要匯款的;凡是在電話中索要個(ge) 人和銀行卡信息的;凡是叫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凡是自稱領導(老板)要求匯款的;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登記銀行卡賬號、密碼等敏感信息的,都是詐騙。
文/賈祥偉(we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