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做好消費複蘇文章
作者:匡賢明(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關(guan) 於(yu) 2022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求,需要繼續做好消費複蘇這篇文章。
我國消費仍有巨大的潛力。2021年我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4萬(wan) 億(yi) 元,重返40萬(wan) 億(yi) 元的關(guan) 口,比上年增長12.5%,兩(liang) 年平均增長3.9%。從(cong) 居民消費水平看,2021年城鄉(xiang) 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2019年增長11.8%,兩(liang) 年平均名義(yi) 增長5.7%,有效扭轉了2020年下降的局麵。在消費結構方麵,全國城鄉(xiang) 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居民消費總支出的比重,2021年比2020年回升了1.6個(ge) 百分點。這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衝(chong) 擊的居民消費結構在逐步修複。
但受多方麵因素影響,消費增速下降、消費複蘇尚未完全到位的特點還較突出。當前,我國釋放消費潛力、穩消費還麵臨(lin) 較大壓力。比如,2021年12月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僅(jin) 為(wei) 1.7%,環比出現0.18%的負增長;在服務消費方麵,2021年服務消費占比仍比2019年低1.7個(ge) 百分點,尚未恢複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
應當說,消費增速下降,既有疫情衝(chong) 擊的影響,也有非疫情因素。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提出10個(ge) 方麵的舉(ju) 措。在加快落實好這些舉(ju) 措的基礎上,各地各部門應針對破除製約消費複蘇的因素,加大綜合施策力度,推動消費潛力釋放,增強發展內(nei) 生動力。
第一,加快完善疫情精準防控體(ti) 製機製,減少對服務型消費的衝(chong) 擊。2021年消費增速下行,疫情不時散發衝(chong) 擊是重要因素之一。這對聚集性、接觸性的服務業(ye) 帶來了比較大的衝(chong) 擊。加快構建精準化的疫情防控體(ti) 係,是落實中央提出的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要求的關(guan) 鍵。比如,2021年國慶檔票房達到43.87億(yi) 元,創下票房曆史第二好成績。這也表明,隻要精準防控做好了,穩消費是完全有條件的。從(cong) 各地情況看,盡管精準化程度在逐步提升,但有的地方仍需加快優(you) 化。為(wei) 此,要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提升防疫精準化水平,盡量減少對服務業(ye) 的衝(chong) 擊,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第二,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規模近13.1萬(wan) 億(yi) 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8萬(wan) 億(yi) 元,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4.5%。穩消費,需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流通”,全麵推動吃住行及旅遊、娛樂(le) 等生活性服務業(ye) 在線化,促進線上交易和線下服務結合,提供個(ge) 性化、便利化服務;支持企業(ye) 開展線上促消費活動;鼓勵商貿流通企業(ye) 發展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模式,支持百貨商超、連鎖便利店、專(zhuan) 業(ye) 市場等發展電子商務,促進線上線下一體(ti) 化轉型。
第三,充分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擴大服務消費有效供給。滿足城鄉(xiang) 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既要依靠國內(nei) 市場,也離不開國際市場作用,離不開進一步擴大國際優(you) 質商品和服務進口。這就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加快發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ye) 務,發揮進口博覽會(hui) 、消費品博覽會(hui) 等重要展會(hui) 平台作用,擴大優(you) 質商品進口;在服務領域,盡快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麵清單,優(you) 化海南跨境服務貿易清單,擴大服務進口,更好地滿足城鄉(xiang) 居民對高端服務消費的需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